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813288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材料三

2、】“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者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选自梭伦的三首诗(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 (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梭伦改革。(7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3、,尤易措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

4、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

5、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材料二】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身“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6分)(2)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

6、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6分)4(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73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里改革

7、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5分)5. (10分)“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民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各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

8、的土地和其它附属地作为私产。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请回答: (1)上面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结合你所学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 (2)有人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6(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在闭关自守时期,日本人已了解欧洲人在数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但没有注意文学、哲

9、学和社会科学。同样,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占据这块空间。” 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

10、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他们首先致力于金融机构、商品交易所、航运公司,铁路和电报线路的建设。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行业。少数富贵人家,即通常所称的财阀,正是以这种方式扼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

11、化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并分析在当时的世界潮流下的对日本崛起的影响?(8分)(3)有人将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模式称之为原发性内发型,你认为日本应该属于什么模式?其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5分)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现在之中等教育不能担负其对于中国民族之使命大多数中等学校,不过率然相与模仿欧洲制、美国制或日本制而已”“专重形式,不切实际,依赖讲解教本(有时离开教本),偏重强记,不注重于引起求知之兴趣,忽视知识与思维之归纳的与实验的方面,不注重养成学生之自动与责任心,凡诸缺点,固亦为许多小学校所同具,但在中等学校较为普遍而重大,其影响亦为严重。”“中等学校似嫌过于整齐

12、划一。职业科之学生与普通科之学生相较,为数太少。再则,中等学校之课程能注重实科,即以农业、工业、商业上之工作为其教材,且即以此种人类基本的兴趣为其他各种学科之中心者,为数亦复寥寥。”“在高中普通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所占之时间仅及全数七分之一。但其招人批评,尚不在此种科学之列入课程表次要地位,而在此种科目的教学方法。此处缺点,亦即在讲授时间太多,观察及实验之时间太少也。”“学生之行动太无纪律,学生与教员间之关系,时常成一种不自然的紧张状态,熟谙中国教育情形者,对此没啧有烦言智育上过于热烈之环境实不利于清晰之头脑。中国许多中学学生,由其精神及神经过于紧张,不免有所怨望及愤激;娱乐及户外活动太少

13、;除上课外,学生与教员鲜有亲密忘形之接触;团体生活太少,其责任心遂亦不能养成。” 1932年12月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 材料二 “中国国家教育之弱点即在中等学校,中国教育界莫不承认之。”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发表,使国民政府清楚看到了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寻求改革的方法。考察结束后不久,教育部长即通令全国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的方案。(1)根据材料一,归纳当时中国中等教育存在的主要缺点有哪些?(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当时推动全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7分)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答题纸1、(15分)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二,反映了

14、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 (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梭伦改革。(7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3、(15分)阅读下列材料:(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6分)(2)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6分)4(15分)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体现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里改革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5分)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1)上面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结合你所学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 (2)有人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