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2940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学宝典诗经:周颂思文阅读 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解释 文:文德,即治理国家、进展经济的功德。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 克:能够。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立:通“粒”,米食。此处用如动词,哺育的意思。烝民:众民。 极: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贻:遗留。来:小麦。牟:大麦。 率:用。 陈:遍布。常:常规,此指农政。时:此。夏:中国。 译文 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 丝毫无愧于配享上天。 哺育了我们亿万民众, 无比恩惠谁不铭刻心田? 留给我们优良麦种, 天命用以保证百族绵延。 农耕不必分彼此疆界, 全

2、国推广农政共建乐园。 鉴赏 维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过八句。究其缘由,便是周朝历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须赘述。就此篇而论,后稷的传奇性经受和“诞降嘉种”、“是获是亩”赐民百谷的无量功德,在同属诗经的生民中便有详尽的表达与颂扬。生民即使未能创作于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话颜色的内容则必定早就广泛流传于民间。 周颂(包括思文)都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周代先王的颂扬尤为热闹。周武王以“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在牧野伐灭“俾暴虐于百姓,以*宄于商邑”(尚书牧誓)的纣王,建立起西周王朝,救万民于水火。王室为光宗耀祖,百姓为感谢解放,这就造成了对

3、新政权、自然也包括对新政权先王们热忱讴歌的盛况。 或许正是基于上述缘由,历代众多学者形成了思文为周公所作的强有力的共识。诗篇是盛朝的颂歌,是盛朝的大圣人,这一共识的形成也极自然。诗经中的多篇都归之于周公,此处不具论,而思文一篇却未必如是。 孔疏引用国语,说“周文公(即周公旦)之为颂曰思文”,其实不确。国语周语上载芮良夫所说的一段话中,原文是:“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并未言是周公所作。到了韦昭注中,才成为“言周公思有文德者后稷,其功乃能配于天”。但是韦注本意只是说思文的内容乃反映周公所“思”,并非即指为周公所作,应当不难辨别。看来,是孔疏将国语原文与注文误融为一体,牵

4、涉周公,并认定思文出自周公之手。这一误认,影响大而深远,以致成为后世诸多学者的共识,虽无伤大雅,总不免让人感到一丝圆满。说无伤大雅,是由于思文的确也表达了周公的思想。周公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三世,于强国、灭商、平乱,功勋卓着,而重农保民又是其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可见,就理解思文的意旨而言,的确可以、而且应当联系周公;但是,就此认定周公为,终究不行取。要确认周公为思文的,还必需有早于或至少与国语同时确实凿证据,由于现有确实认不过是基于国语的不行靠的误认。诗经中凡无确凿充分证据而定为周公所,均可作如是观。 据毛诗序所言,思文是“后稷配天”的乐歌。后稷之所以“克配于天”,在生民序中说得再明白不过:“

5、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也。”“后稷配天”的祭祀称为郊,即祭上帝于南郊的祭典。古人祭天(亦即上帝)往往以先王配享,由于人王被视为天子,在配享中便实现了天人之间的沟通,王权乃天授进一步确认,于是原本空泛的祭天便有了稳固政权内容的详细落实,而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活动。这种天人沟通的努力,今日看来虽然过于原始、刻板,但在古代,尤其是政治相对清明、经济进展顺当的时期,其统一思想、分散人心的作用却不行低估。试想,祭祀的程序随着乐歌(这里是思文)曲调缓缓进展(据王国维说周颂),简短的歌辞一再回环重复,气氛是何等庄重,人们会感觉置身于奇妙力气的掌握之中,参加盛典的骄傲荣幸和肩负上天使命

6、的虔诚在此间亲密融合。 正由于如此,后稷开创农事、哺育万民的功德也是在上帝授意下完成的:“帝命率育。”从创作构造上看,“天”、“帝”之间是一种紧扣和照应;就创作意旨而言,又是天人沟通印象的有意识加深。在“人定胜天”观念形成之后,天人沟通、天人感应的思想仍旧绵延不绝,并且时时占据着正统地位,何况在其形成之前。在思文产生的当时,天人沟通应当具有甚至不需要任何艺术手段(自然不是说思文毫无艺术性)就具有的剧烈的感染力气。 西周当时已经是君临天下的政权,“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自然是这种权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万民的一种怀柔。兴盛的、向上的政权不会在立威的同时遗忘立德,西周政权也保持着这种明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