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热往哪里传1 (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25976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 热往哪里传1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 热往哪里传1 (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特色一、将抽象的热传递过程具象化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活动以观察、认识为主,如观察蚂蚁和小猫、认识水和空气等。热,看不见抓不住,热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抽象思维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课将热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看到”,引导学生理解“传”的过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二、学生活动材料较课本安全、易得教学内容热在物体间传递热在物体内传递教材活动一:热在水中的传递活动二:热在铁棒中的传递温度计、铁架台、热水、冷水、水槽、烧杯酒精灯、铁架台、铁棒、凡士林、火柴本课活动二:热在杯子兄弟间怎样“跑”活动一:热在铜尺上怎样“跑”热水、杯子四兄弟热水、烧杯、铜尺三、补充完善教材

2、活动内容1、增加更开放的活动三和生活应用环节。在两个指定活动后,增加了一个更开放的活动三:不用热水让底层图案显示出来。顺利完成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热传递的多种方式,也是对前面两个活动的迁移应用。最后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2、油墨和温度计一样,都是进行“热往哪里传”探究活动的工具,但本课可以独立成型,适合于学生没有任何热学基础、师生第一次见面的借班上课。并且在下一课物体传热的本领中,本课器材可以延续使用,一样能达到探究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效果。3、本节课活动设计意图教材不足本课完善活动一热水量少温度高、水温下降快,冷水量多、耗时、现象不明显。温度计、铁

3、架台使用要求高。活动二省去温度计、铁架台等操作复杂的仪器。40左右的热水效果就非常明显,安全高效。活动二凡士林涂抹的多少也会影响火材梗下落的顺序。酒精灯火焰温度高,加热后的铁棒不能直接用手碰触感受,且较难实现固体温度的测量,学生对铁棒两端温度差无直观感受。活动一50左右的热水相较火焰安全。学生能用手同时触摸加热后的铜尺两端,通过比较,对铜尺两端存在的温度差有直观感受。铜比铁传热性能好,节省学生活动时间。 4、本节课不足及完善:温度计使用缺失,“手摸”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基于温度计使用的重要性,建议单独使用1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分析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

4、小学生所要学习的6个主要概念中,本课所属内容为最后一个概念。而在热学概念中,课标中明确56年级关于“热传递”的学习内容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本课内容位于三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中后部分。前部冷热现象和温度的测量是本课的基础与铺垫。本课首先通过魔术引入,告知黑色油墨的用途遇热变色,引出课题。然后通过热在铜尺上的传递让学生认识“热在物体内的传递”,热在杯子兄弟间的传递认识“热在物体间的传递”,和课本的两个活动遥相呼应、异曲同工。最后进行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将知识顺利迁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碰

5、到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活动三:不用热水,你有几种方法让铁尺上的变色纸变色?设计意图:1、让学生跳出使用热水做热源的局限。2、应用本节课所学来解决问题。3、为下一节课铜、铁、铝、木等不同材料传热本领的探究做铺垫。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热往哪里传教学详案年 级三年级课 题热往哪里传执 教张黎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用看、摸的方法来观察和感知事物,进而思考事物变化的内在联系。2、知道热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过程方法1、能通过观察、思考等多种途径理解热会传递,并能解释一些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热传递现象。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看见”热传递的过程,帮助学生

6、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变。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获得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和探究事物的精神。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平常的小事,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理解热传递的过程。教学难点将“热传递”这一抽象的过程具体化,然后再提炼、概括回归生活应用。教学用具1、教具:课件、两杯水(热水、冷水)、魔术杯、板书卡片。2、学具:保温水杯(装热水)、80ml烧杯、毛巾、水槽、实验盒(2把尺、2个箭头)、塑料杯、实验记录单、冰绿茶、笔。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7、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引入:(5分钟) 1、你怎样分辨哪一杯是热水,哪一杯是冷水? 2、魔术表演活动一:热在铜尺上怎样跑?(2+5+3分钟) 介绍学习小伙伴:热水、烧杯、水槽、毛巾特殊的朋友:小铜尺(有黑色油墨)问题1:将小铜尺斜插如装有60ml热水的烧杯里,小铜尺上的黑色油墨会有什么变化?可是油墨在上面,不在热水里呀问题2:是大家一起变,还是按顺序第1个变、第2个变、第3个变呢? 既然大家这样猜测,那我们就来做一做吧问题3:做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实验结论分享:(看到了什么样的变色顺序?摸到哪边温度高、哪边温度低?你们认为热在铜尺上从哪里跑到哪里?)板书小结:温度高 温度低在一个物体上,热从

8、高温部分传到了低温部分。活动二:热在杯子兄弟间怎样跑?(2+4+2分钟)在多个物体上,热又是从哪里传到哪里呢?我们的杯子四兄弟要迫不及待的出场了!介绍“四兄弟”:老大A最高,躲在最里面;老四D最矮,站在最外面。问题1:在A里面倒入热水,A、B、C、D上的感温黑色油墨会出现什么现象?问题2:做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实验结论分享:思考与讨论(2分钟):打开实验记录单,对比两次实验你能归纳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请代表上来帮老师把这个箭头贴在黑板上。PPT展示小结:热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活动三:玩一玩、比一比(3分钟)1、视频播放:让感温油墨变色,不

9、用热水行吗?2、不用热水,让底下的图案显现出来,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生活与应用(2分钟)1、快速解冻可乐,你有什么妙招?2、生活中还有哪些热传递的例子?用眼睛看用手摸会变色喝热水学生有很多猜测。倒入热水60ml放入铜尺边看边记录拿出铜尺摸两端摸完要记录学生动手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先猜再做3组学生派代表进行汇报。引出“看”、“摸”的方法来观察事物。油墨遇热变色。引出课题。通过提问启发,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第1步:猜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看、摸等多种方法观察事物,理解热会传递,并且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引导学生完善实验细节,理清实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热

10、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总结两次实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数据的能力,从而概括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顺利迁移到实际应用。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 热往哪里传 温度低温度高教学反思关于热传递的相关知识在各大教材所处的位置和内容分别是:原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热往哪里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热传导;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热传导、热对流。去年粤教版改版后,热往哪里传一课放在三年级下册,对于刚接触科学课程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从确定本节课的内容和题材后,备课组就一直在思考:关于较为抽象的热学知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到底要掌握到哪种程度才算是达到了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备课组翻阅2017版小学

11、科学课程标准,发现“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这一学习内容在56年级才有具体要求: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课标P28)。那么,刚接触科学、实验素养才刚刚得到一些提升的三年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课本中温度计测量水温、在火柴梗涂抹凡士林、安全使用热水和酒精灯等操作,并且通过两个实验得出热在物体内和物体间的传递?不管各大教材和课标中将热学放在哪个年龄段学习,备课组一致肯定的是:在三年级教学中,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就是我们定义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教材的经典实验示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较为成熟。我们的努力方向并不是推翻教材,而是经过多番大胆且慎重的尝试,希望丰富教材的教学内容,因为我们与教材的目标一致,那就是以生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