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86221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1. 归因的概念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 难以理解的行为、事件和现象,因此人们总是不断地向自己 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问答就构成了归因活动 所谓归因(attributen),从字面上看是指原因的归属,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归因指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 神文化现象等做出解释、说明的过程。狭义的归因专指心理 学意义上的归因,即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 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定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认 知活动。这也是一种决策活动,面对一种结果,往往存在多 种可能的候选因素,到底哪种因素是造成该结果的原因,需 要借助比较

2、、推断而做出决策。因此,心理学中的归因一般 指人们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结果做出解释的过程,只有对日常 社会行为做出的归因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归因理论综述归因问题的提出初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是社会心理学 中人们对社会行为做原因推论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近 20 年来尤为如此(姒刚彦, 1990)。讨论的重点是人们对 多种多样心理的、行为的和社会实践发生的原因进行解译和 评价,这种解释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国外的归因研究开始于 60年代,经过近40年的研究发 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归因 的概念得到了拓展。最早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知觉中对个体 的品质归因,近年来

3、主要强调活动者的品质归因与知觉者对 环境的知觉和理解之间的连续性,说明研究范围有了较大扩 展,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原因结果分析。二是在推理规则上 把内容特定的知识表征和应用作为问题解决与适应行为的 基础。三是模式已从“错误与偏见”到新的综合。四是从规 则或算法到加工。当代研究围绕以上四个趋势有三个不同的 研究方向1: 一是ANOVA模式的重新复活。二是关于语言 和交谈对归因影响的研究。三是关于信息加工模式的问题。“Abramson 等人的研究认为,归因方式是导致个体抑郁 的重要因素之一”2。如果一个人习惯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 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而把积极的行为结果归 因于外部的、不稳定

4、的、特殊的原因,那么,他就更有可能 表现出抑郁的症状:相反,如果一个人习惯把消极的行为结 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原因,而把积极的行为 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那么,他得抑郁 症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这一发现对学生抑郁症的防治工作 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Weiner 的归因效果理论提出,许多研究者开始在归因理 论的原则框架内重新审视一些问题3。由于归因影响其情感、 期望和随后的学习行为,因此,根据学生的归因方式,就可 以预测他的学习动机、成功期望和学习行为。Chalip (1980)的研究表明,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比倾向于外源性归因的人在应激的情境下成绩下降得更少,使 自己

5、的行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能力也更强。Anshel (1979)的研究发现,在完成跟踪旋转任务时, 如果给予积极的反馈,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比倾向于外源 性归因的人成绩更好。但是,在给予消极反馈的条件下,则 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可能比倾向于外源性归因的人成绩 更差。关于内外源对运动成绩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但是, 现有研究得到的总结论是,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比倾向于 外源性归因的人成绩更好(祝蓓里, 1992)。国内归因研究起步比较晚, 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到了 90 年代以后,才有了对归因理论的系统深入研究。特别是刘 永芳博士通过对归因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验事实的回顾, 发现了归因理论的两种不同

6、倾向:一是强调逻辑推断的理论 一是强调非逻辑成分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归因过程的 “背景效应”,通过一系列研究,“背景效应”得到了进一步 证实,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验证和补充。从发展方 向上看,目前研究实现了几个转变:研究领域从临床研究转 向教学实验;研究对象从个体转向团体,研究的被试年龄由低变高,研究的情景由失败情景转向失败和成功情景并重。3.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归因理论认为,人类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对行为结 果原因的推断是其行为的基本动因,原因知觉会影响情感反 应期望和行为反应,它的提出为自主学习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归因作为一个变量,对自主学习的理解起到更深层次的认识 用其

7、解释的原理探索影响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让我们认识 到,需要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采取相 应措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富有成效的自我效能感和归因 信念,纠正归因上的错误观念,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只有 找出问题所在,我们才能在自主学习方式方法上得到进步。 学生把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 气等因素,并提出归因的可控性、内外部、稳定性三个维度。 学生采取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对未来成功的期望、情绪反应 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坚持性及学业成绩。研究表明,个体 的归因对其自主学习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如果个体把自 己的学习成

8、功归因于能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 样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 外部不可控因素,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 响其学习主动性。那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原因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消极、焦虑、低自尊。自主学 习者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业失败归因于可以弥补或纠正的原 因,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本文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只有少数人对归因与自主学 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前所述,我国学者陈永发做了归因、 学科自我概念与成绩关系的研究;2000 年齐莫曼研究了个体 归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因于 能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更

9、容易激发自主学习;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把学 业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主动性等。参考文献:1 Antaki,Brewin c.Attributions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M.New York,1982:18-23.2 Stuart,J.H.Biddle,et al.Attribution dimension: conceptional clarification and moderator variables.3 Stuart,J.H.Biddle,et al.Attribution dimension: conceptional clarification and moderatorvariab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