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5160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概念详解之——溶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概念详解之溶液一、溶液概念: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定义扩展: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的负7次方米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的负9次方米10的负7次方米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colloi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负9次方1n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乳浊液:一种很细的液体分散于另一种(或数种)与之互不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乳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为

2、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乳浊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出现液体上下分层的现象。如油水混合物、石油原油、橡胶的乳胶、油漆就是乳浊液。悬浊液:大于100纳米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多为很多分子的集合体。悬浊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出现分层(即分散质粒子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下来)如面糊,泥水,氢氧化铜,碳酸钙。】二、溶液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

3、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 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 三、组成成份: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 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四、溶液性质:(重点)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4、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知识扩展-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注意: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五、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下集详解)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5、。 六、溶液的用途: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

6、植物需要的养料。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分割线A1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 )A相同的 B不相同的C上面浓下面稀 D下面浓上面稀2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 )A会沉降出来 B会浮起来C不会分离出来 D会分离出来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是无色的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C均一、稳定的液体

7、一定是溶液 D一种物质混进水后就成了溶液5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6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 B上浮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7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会分层 C澄清、透明的 D混合物8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久置后,溶质( )A浮于液面 B浮于中间层C不会分离出来 D会沉于底部9下列关于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只能有一种物质作溶质的混合物B溶质和溶剂开始混合时是混合物,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为澄清、透明的纯净物了C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D溶液是一种物质或一种以上

8、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10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的原因是( )A液体里分散着的是大量分子集合体 B液体里分散着的是固体小颗粒C液体里分散着的是液体小颗粒 D分子集合体的直径小于分子而大于原子分割线B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溶液的一组是( )A碘酒、盐水 B冰水、稀硫酸C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 D可口可乐、豆浆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液态氧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菜油与水 B粉笔灰与水C泥土与水 D碘与酒精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 C医用酒精 D蒸馏水5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9、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6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食盐水 B、汽水C、蔗糖水 D、松香的酒精溶液7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A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C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8.蔗糖水是溶液,是因为( )A由两种物质组成 B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C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D是无色透明的液体9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芝麻油 C味精 D蔗糖10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冰水混合物 D牛奶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溶于水,酒精是溶质B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有氧气C少量高锰酸

10、钾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常作消毒杀菌剂D碘不能溶于酒精中,碘与酒精不能形成溶液12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溶液,腌咸蛋用的盐水是氯化钠溶液, 其中溶质是 ,溶剂是 ;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 蔗糖、香精的水溶液,其中溶质是 ,溶剂是_ _; 药用2%的碘酒溶液,其中溶质是 ,溶剂是 ; 家用米醋的溶质主要是 ,溶剂是 。13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分割线C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11、)。A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C食盐水是溶液,糖水也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不是溶液D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感觉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喝到的糖水中含糖越来越少2下到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 D碘酒3各种洗涤剂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D用沐浴露洗澡4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A冰水 B泥水 C汽水 D牛奶5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洗涤久

12、置石灰水的试剂瓶B用酒精清洗残留碘的试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漆6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B通入直流电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7.从一瓶食盐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c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值( )A.大于c B.等于c C.小于c D.无法确定8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 、 三个因素有关。 (2)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常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9衣服沾有油污,用水很难洗去,若往油污上倒一些汽油,就很容易洗去。这是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