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219908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50396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江门市中考模拟试题语 文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1分) 足蒸暑土气,

2、。(白居易观刈麦)(1分) 整整下了三天的暴雨使这条大河一改往日的温柔,水面就快与两岸平齐了。汹涌的江流不时翻着浪花急速向前,正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名句“,”所描绘的那样。(2分) 满眼风光北固楼。?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默写杜牧赤壁。(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他不想让din pi( )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我生性zh ni( ),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多么宁静的世界哟,wn li j j (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我的心在shu g ln xn( )的胸腔里咚咚直跳。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新修订的

3、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改“突出”为“以”)B.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至少安排1个课时左右用于毛笔字学习。(删去“日前”)C. 春季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优惠活动,游客用普通话背诵出岳阳楼记在10分钟内可免费领取价值80元的门票。(将“在10分钟内”移到“游客”之后)D. 继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莫言又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改“脍炙人口”为“炙手可热”)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

4、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写人物神态或心理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忐忑 眼巴巴 笑吟吟 怏怏不乐 胸有成竹 怡然自得B组: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200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电视台曾举行过一次业余歌手大奖赛。18岁的罗琳娜经过努力,拼入了决赛。当在第三轮被淘汰出局时,她忍不住泪流满面。主持人按惯例让她发表一下离别感言。罗琳娜突然破涕为笑,说:“其实,我成功了!下面共坐了12位尊敬的评委老师。第一轮,有6位老师支持了我;第二轮,有8位支持了我;最后一轮尽管我被淘汰,不过支持我的老师却增加到了9位。所以,我每次都有了新的进步,超越了自己。”如今,那次大赛

5、的金牌得主早已销声匿迹,不为人所知,但罗琳娜却出人意料地成为美国流行乐坛璀璨的明星之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8字)(2分) 罗琳娜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二、(45分)(一)邹忌讽齐王纳谏(12分)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6、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徐公何能及君也

7、 及:比不上 B. 孰视之 孰:仔细地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在,真的 D. 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8. 邹忌借比美时周围人曲意奉迎自己的小事,指出齐威王“”的处境,其实是为了委婉地提出像诸葛亮出师表中“”一样的主张。采纳这项建议后,齐国很快就取得了“”的战略优势。(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9. 下列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 对于邹忌的询问,妻、妾、客的回答内容相似,但心理各不相同:妻出于偏爱,妾源于敬畏,客则由于有所求。B. 在进谏时,邹忌由比美的小事类推到治理国家的大事,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启示我们给人提建议时要

8、注意方式方法。C.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一句表明邹忌的分析果然正确,侧面印证了邹忌的自知之明,也突出了齐王纳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D. 从本文看,齐国的成功不仅因为有像邹忌一样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臣,更因为有齐威王这样从善如流、言出必行的明君。(二)(10分) 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

9、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

10、于浮泛。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四十年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

11、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作者:师力斌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1月23日)10. 请给本文拟一个论点式标题: (3分)11. 删去第段划线句可以吗?为什么?(4分)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浅阅读”是指不求深度、简单随意、快速浏览式的阅读方式,主要以休

12、闲、娱乐为目的,比如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B. 作者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浅阅读”,既肯定其获取信息、提升修养的作用,又指出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方面的局限。C. 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论证,很有说服力地论证了“阅读的深浅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的观点。D. 第段中红楼梦和资本论的例子完全可以换成其他经典作品的事例,只要该作品内容厚重、丰富,且符合“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的特点。(三)母亲的宝物(15分)余显斌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

13、摇头说:“什么也没说。”妻子说:“这太瘆人了。”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着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母亲一

14、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A.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嘛。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

15、人家不想去,就不去。”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再接你回来好吗?”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 。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的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它,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到:“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吗?”他摇摇头。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得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种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