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99990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佳木斯市汤原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25分)1. (8分) (2019八下鄞州期中)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关关雎鸠,_。(诗经周南) (2) 蒹葭萋萋,_。(诗经秦风) (3) 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郑风子衿 (5) 复行数十步,_。(桃花源记) (6) 气蒸云梦泽,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 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中强调“中国同拉美等国家虽然相隔甚远,但亲如邻居”,这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言:“_,_。” 2. (12分) (2017七下灌云月考) 阅读西游记

2、片段,完成下面小题。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

3、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 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_;_。(2)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3)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3. (5分) (2018七上衢州月考)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

4、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请以“那一刻,我_”为题作文。文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8七下湘桥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ng zhng_。这么du qio_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ng mng b l_。那里装的是什

5、么xin l qing jing_?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9八下南岸期末) 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岁月是一首歌,哆来咪发唆,哼了,醉了;生活是一道菜,苦辣酸甜咸,品了,叹了;_。红尘过往,人生之事岂能尽如我意,我们理应用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释: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

6、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曹刘:指曹操、刘备。孙仲谋:指孙权。(1) 词人在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下阕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主要特点?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7. (6分) (2017七上苏州期中)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

7、的意思。去后乃至_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元方入门不顾_(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敬辞的是( ) A . 令堂B . 赐教C . 奉劝D . 愚见8. (22分) (2018七下慈溪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

8、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伎: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 . 但微颔之/但当涉猎C . 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D . 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 用现代汉语翻译

9、下列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岂汝先人志邪?(4)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 读完两文,你认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9. (12分) (2019八上阳江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秋瑾:单纯中的高贵1907年7月15日清晨,秋瑾走出仅关了她三天的山阴县署牢房,走向刑场轩亭口。她的脚上了铁镣,两手反绑,身后是几个士兵端枪警戒,两旁还有山阴县都戎府、省派练军、山阴与会稽两县巡警弹压。秋瑾身穿玄色生纱长衫,足蹬皮鞋,就像平时在街头漫步。她没有喊激昂的口号、发临终的血誓,也没有绝望或伤感,有的只是平静和

10、从容,以及在这种平静而从容之中透出的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最初的激发,来自于对自己婚姻的不满。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用钱捐了个小京官,带着秋瑾去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有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秋瑾与吴芝瑛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为自己“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后,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秋瑾的思想发生了

11、飞跃,与整天热衷于官场应酬的丈夫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1904年,秋瑾不顾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秋瑾所在的学校恰好与同盟举行筹备会议的地方在同一条街上,秋瑾就是这时结识了孙中山,她对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非常信服。此后,秋瑾的思想受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影响颇多。这年12月8日,陈天华投海自尽。秋瑾受到很大震动,决定立即回国,直接参加反清斗争。秋瑾与徐锡麟一起谋划“皖浙起义”。徐锡麟在安庆率先起事而败露后,秋瑾本来是有充裕的时间和许多机会可以脱身的。1907年7月12日早晨,潜伏在杭

12、州武备学堂的光复会员的密信就到了,告知浙江常备军两队官兵已经出发来绍。此时,大通学堂的学生中有人提出即时起义;秋瑾的副手王金发则极力劝说秋瑾急速逃走,到嵊县山区躲避,以图改期举事。但这些建议均为秋瑾所否决。她以“谋为日后之应援”为由,命令大通学堂的党人学生全部撤离,又严词催促不愿离去的王金发赶快逃走。7月12日晚上,秋瑾像往常一样回家。这天是秋家祭祖的日子,全家人举行了祭祖仪式,又一起吃了晚饭,饭后,秋瑾还和家人聊了一会天。然后,秋瑾将哥哥秋誉章叫到旁边的房间,告知他一切,并要他带家人逃走,接着烧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13日下午四时左右,来抓她的士兵在大通学堂的前门胡乱鸣枪,而后门并无人包

13、抄和把守。在这个时候,还有不忍离去、坚决要陪伴秋瑾的学生劝她从后门乘船逃走。但是,秋瑾平静而从容地坐在办公室里,纹丝不动。秋瑾确实是要以她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这一切,不管是出于献身的庄严,还是要用鲜血唤醒昏睡的同胞。秋瑾的决定绝非一时的冲动。早在1906年10月,秋瑾、徐锡麟等光复会党人在杭州密商起义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必死的打算,相约埋骨西子湖畔。1907年5月,秋瑾再赴石门向她的盟姐徐自华募集起义经费。此前,两人同游西湖时已订下著名的“西泠埋骨之盟”。这次临分手时,秋瑾告诉徐自华,自己“已作牺牲之准备,埋骨西泠之约千万不可失信”,徐自华慨然应允。可见秋瑾为死后的埋骨之地也已作了托付。早在7

14、月10日,秋瑾得知徐锡麟起义失败身死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她长时间把自已关在办公室,不见人、不吃饭、不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在做什么、想什么。其实,在她当天写的绝命词中可以看出端倪:”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这首词集中表达了秋瑾关于革命的理想图景。【注】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别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摆仑:拜伦。(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秋瑾的革命之路,完成下表。 时间主要事件1903年结识吴芝瑛,接触新思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读了陈天华书,启蒙开智,有了反清的思想。1904年-1905年_1905年回国直接参加反清斗争1906年_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一起谋划“皖浙起义”,起义失败,从容就义。(2) 简析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中的“单纯”和“高贵”的理解。 10. (13分) 阅读课文我的老师选段,回答问题。有一件小事 , 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