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63382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仁学思想初探摘 要孔子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他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仁”是先天的内在善性,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同时也是人的现实的理想品格。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与礼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仁属于内在的自觉,礼为外在的规范和强制,并倡导通过中庸之道的方法来实现仁与礼的和谐与统一。孔子的仁学思想所包含的人与人的关系、互助的道德意蕴、倡导社会和谐的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于今仍有其重要的启悟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也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意义所在。关键词:孔子;仁;礼;中庸;社会秩序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的“仁学”思想至今仍显示出其深刻的真理

2、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评论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盛赞孔子至圣的贤人作风及其“仁学”思想所具有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力。本文试就孔子的“仁学”思想予以粗浅的探讨。一 孔子仁学思想的渊源 殷周以来,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使得社会中坚的民众力量凸显了出来。各国政治生活的实践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特别是人们总结了夏、殷兴亡的历史教训,对传统的天命神权思想进行了修正。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曰:“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

3、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命。”昭公十八年又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传统的“祈天永命”思想已不合时宜。在统治者看来,民心比天命更为重要,而又更难把握。“天命靡常”四书五经,诗经卷六,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126页乃是由于“民心无常”。而要取得民心,就要施行所谓“德政”。因此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天受命;反之,不敬德,失民心,则会从“受命”转化为“坠命”。这些均反映了殷周之际以民心向背来衡量天命、以君主的贤明作为来巩固王权的思潮和时代特征。这一思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强大思潮。所谓“夫民,神之

4、主也”四书五经,春秋三传,春秋卷二,左传桓公六年,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72页, “天道远,人道迩”四书五经,春秋三传,春秋卷十三,左传昭公十八年,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455页。这就是说,社会政治生活要以人为本,一切要靠自己,天和神鬼不能干预。决定统治阶级能否执政的关键是人心向背的问题。这就是中国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它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想的核心问题既然是人的问题,于是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当时士人所关注的问题。孔子所提出的关于仁的学说就是对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哲

5、学上的系统完整的反映。二 先天的内在善性和现实品德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仁”乃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其基本内容表现在以下两个相互统一的方面:即仁的先天的内在善性和仁的现实的品德。 (一)仁即人的先天的内在善性 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通过以下命题得以鲜明的体现:1、“仁者人也”四书五经,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右第十九章,第页意即仁即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善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使这种内在的善性得以外化和呈现,作用于人本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这个意义的仁,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是对于当时已经形成的关于人的各种学问的哲学的和伦理学的反思。其重点主要是放在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的完善

6、上。孔子认为“仁者人也”表明人具有道德本性。认为道德对于人不是外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乃是人类的天性。没有道德自觉,道德观念,道德生活就不成其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四书五经,朱熹注孟子集注卷八,孟子离娄下,第62页人与禽兽相区别的一点即为人有先天的内在的道德本性。君子之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有意识地保持道德观念。孟子所言道出了孔子没有直接表述的思想即物质生活对人固然重要,但那还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人必须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进行道德的修养。而拥有“仁”这一内在的善性,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2、“天生德于予”,“我欲仁,斯仁至矣”。人的善的本质不是外

7、在的,而是先天具备的道德素质,即所谓“天生德于予”。这种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德根据,决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所具有仁的德性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因而又有其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康有为,论语注,卷七,述而第七,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102页又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康有为,论语注,卷四 ,里仁第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48页这些都说明了仁因有其内在的根据而呈现的自觉性的特点。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强调实现仁的内在性和自觉性,其目的就是使人能够保持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孔子曰:“人而

8、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发挥内在的善性,体现道德的自觉那又如何能去实现礼呢?所以,孔子宣扬仁作为内在的道德根据及其自觉性的目的就是要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孔子之“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虽然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种主观的道德标准,但是它所具有的道德“本体”意蕴,是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贞定了人性的至善,这是对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能力的充分肯定和弘扬,也体现了人的道德境界的宏大和高远。(二)仁的现实的品德1、“仁者,爱人”康有为,论语注,卷十二,颜渊第十二,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187页这是孔子仁学说中最闪烁光华的部分,也

9、是其人,其学说历久弥新,得到民众认同的生命力所在。孔子仁学不仅把仁当做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把爱人当作仁的本质的现实体现,所以当樊迟请教仁的意义时,孔子以“爱人”二字作答。“爱人”既是对仁学本质的最高概括,也是对自己学说中一以贯之的“道”的经典表述。正是凭这一点,孔子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与爱戴。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其在具体的行为上又是如何呢?论语乡党有:“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孔子所关心的人,按匡亚明的理解,“应该是养马的奴隶(所谓“圉”),因为马厩失火,圉最容易受伤。”匡亚明,孔子评传,1985年齐鲁书社,第10-24页,222,200页爱人,这就是孔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仁的本质

10、所在。2、“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为人之本”。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做到这一点即为仁。这与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的仁是相统一的。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宗宗”基础上的,所以孔子重视孝悌,认为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其在论语学问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仁的思想时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康有为论语注,卷一 ,学而第一,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3页孝之所以为人之本,其间包含着推己及人,由家庭到社会的道德扩张的逻辑。这就是说孝和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能忠于国家,就是实行了孝。只有这样去“为政”才算实现了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自己更明确的谈到

11、孝悌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康有为论语注,卷八,泰伯第八,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108页。3、杀身成仁。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至于具备了仁的品德以后,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将没有忧惧而具有无尚的勇气。这就是其在宪问中所说的:“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时时刻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康有为论语注,卷四,里仁第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47页有时甚至要用生命来实现和保

12、卫仁,如其所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康有为论语注,卷十五 ,卫灵公十五,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231页这个意义上的仁,孔子叫做“道”,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康有为论语注,卷四,里仁第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49页人的境界追求比生命更为珍贵,达此境界,就能自觉地全面地为恢复周礼,巩固周礼而献身。 4、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在孔子思想乃至整个儒家文化的范畴里,无疑是一个思想的闪光点。孔子把“礼”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再把“仁”纳入道德的统一之中,从而把社会政治建立在了仁爱的道德基础之上。 “为政以德”是孔子的基本的政治主张

13、,这种主张非仅限于当权者。这里的“政”指的是教育、感化的意思。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孔子又详尽地阐述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宏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意思是说采用政令来治理民众,采用刑罚来约束民众,民众为了逃避刑罚不惜丧失廉耻之心;而如果采用道德来治理民众,采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但心存廉耻,而且也会心悦诚服。以德治国,以礼治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精髓所在。在这里,德是礼的根本,礼是德的外在表现。对于民众,用德去感化教育,同时,用礼来辅助德治的不足,这样,民众才能明辨是非,并认识到触犯法律的可耻之处。做到这一点,民众便会从“民免而无耻”上升到“有耻且格”。达到这种思想

14、境界,民众具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主动性。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藉此,就会形成“为政以德,比如北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康有为论语注卷二,为政第二,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16页的理想局面。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刑政”与“德治”的理论。这两个论点所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民免而无耻”,后者是“有耻且格”。如果把这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法”与“德”的关系,在他看来,为政如果仅仅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人们就会“民免而无耻”;如果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之上,人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把自身的道德与社会公德相关联,就会“有耻且格”。从而人们就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15、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三 礼的外在规范与仁的内在道德的自觉仁与礼的关系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他要求人们以周礼为行为准则。礼原为周族在其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一整套习俗,后来演化为周国家传统的典章、制度、礼节、习俗的总称。 孔子认为,礼的意义十分重大。其在礼记哀公问中说:“丘闻之,民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礼,就无法敬礼天神地祗;没有礼,就不能把人分为君臣上下的不同等级;没有礼,就不能分别家族、亲戚的亲疏远近。

16、的确这种“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过很好的制度规范作用,尽管它有所变化,但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然而,礼并没有统治孔子所谓的小康社会的始终,在每个王朝的末叶,便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孔子认为要改变春秋天下大乱之局面就得恢复周礼的权威。那么,仁与礼的关系如何?礼是宗法等级社会的制度、规范,它强调的是尊卑长幼之序,具有不同名分的人的之间的区别与对立。仁按其本意即伦理意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也强调广大民众物质生活的安定和提高等等。从政治角度看,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就会加深对立,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危机。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差等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限。从孔子伦理学角度看,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