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候答”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候答”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候答”研究1 研究背景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 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 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领会学习内容, 学生通 过回答问题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 同时培养自己的思 维品质。 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 纵 观各种文献, 在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问题设计的科学有效性等方 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基本达成了共识。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提问有效性时, 发现了一种现 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那就是学生候答时间的 缺失。为此,笔者对 10 节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了观察统计及分 析,揭示了课堂提问
2、中学生候答时间与思维现状的关系, 希望引 起广大教师的共鸣。2 研究思路和方法2.1 “候答时间”的界定 所谓“候答时间”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候学生回答的时 间。候答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让学生回答之前的等候时间, 叫做第一候答时间; 另一种是指第 一个学生回答之后, 其他学生或教师评价、 补充之前的等候时间, 叫做第二候答时间。2.2 研究样本的选择为使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 10 节九年级化学课作为研究对象。课例选取时考虑了课型、内 容及授课对象等多个角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首先,教学内 容有一定的典型性, 包括化学学科教学的几大主
3、要领域, 即元素 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用语的教学;其次,课型涵盖了 化学课的两大类型,即新授课和复习课,或公开课和常态课;再 次,教师素质也具有代表性,即城镇优秀教师、城镇普通教师及 农村普通教师。2.3 课例分析及数据统计方法通过录像记录上述 10 节课例教学现场实况,由 2位以上观 察者记录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及每个问题的第一候答时间(B1)和第二候答时间(B2),对存在异议的地方通过反复观看录像课, 协商达成一致。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内容性质将所有问题分为 8 个类型并编码,即A1简单判断正误型,A2认知记忆型,A3推理 型,A4创造开放型,A5无价值提问型,A6超越学习认知水平型,
4、 A7表述含糊型,A8无意义重复型。表1就是对其中一节课的部 分问题的编码示例。A5A8属于无效提问,根据数据统计可见无效提问现象依 然存在。 即使是经过反复琢磨的公开课上, 无效提问的比例最高 可达 20%,复习课更为突出。这些无效提问大多表现为无价值提 问型,约占 12%。如,“此时,有的同学想回家制取二氧化碳了 吧?有没有这想法?”“我们分两个组到台前来做实验,好不好?”“有的操作很规范, 是不是?”诸如这类“好不好、 是不 是、对不对”的问题教师脱口而出,不加思索,整个课堂似乎每 一句话都在问问题。 还有一些无效提问表现在无意义重复型, 约 占 4%。如,“燃烧和灭火”一课,老师连续提
5、问3 个学生叙述燃烧的定义。 还有表述含混型和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占的比 例较小,可见,大多数教师能把握问题的基本难易程度。3.2 问题类型与候答次数的关系将 10 节课按问题类型统计出每节课不同类型问题提问次数 的平均值(取整数),如 A1 简单判断正误型提问次数的平均值 为 13 次,在这 13 次提问中给学生提供第一候答时间的次数平均 为 0.9 次,所以第一候答次数在 A1 类型中占的比例约为 7.1%。 用此方法统计各类型问题的第一和第二候答次数的比例如图 2 所示。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候答的次数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关。 简单判断正误型和认知记忆型等比较简单的问题, 第一候答次数 比
6、例较低,在 10%左右,没有第二候答次数;推理型和开放型等 较难的问题第一和第二候答次数都有所增加,可达20%- 30%;超越学习认知水平型和表述含糊型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 几率较低,平均不足 2%。由于问题太难或表述含糊,学生作答 困难,教师一般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所以存在第一候答次数比 例较大的现象, 且候答时间较长, 但没有第二候答时间。 如在“元 素周期律”复习课中教师提出“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如何?”这个问题远远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很难回 答,因此第一候答时间较长,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急于判断或加 以解释,无第二候答时间。关于无价值提问型,由于教师所提出 的问
7、题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类似于口头语, 不需学生思考就能作 答,因此,不存在第一候答时间和第二候答时间。总体看来教师 在提问过程中候答的意识较淡薄。3.3 候答时间的统计4 结论与启示从上述统计和分析中, 笔者认为目前的课堂提问应该从以下 几方面加以改进。4.1 适当增加高层次问题的比例,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 质目前课堂上高密度低质量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较 为浅显的水平。如,在“元素周期律”复习课上,教师连续提出 的几个问题:“第一周期有几种元素,第二周期呢?第三周期 呢?跟其他周期相比, 是多还是少呢?”这些低质量的问题不能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加思考抢答问
8、 题的习惯。 如果将上述几个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如“同学们观 察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包含元素的种类,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呢?”这就将几个简单判断型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推理型的高层 次问题。这样减少了问题的数量,却提高了问题的质量。我们应 该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围绕几个核心问题思考讨论、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4.2 适当延长高质量问题的第一候答时间, 培养学生思维的 深刻性和缜密性一般认为,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运用35s的等候时间让 学生思考和组织答案,对于高层次的问题应该增加到 15s1 。 从上述统计结果看, 教师头脑中几乎没有候答时间的概念, 教师 提问的目的大约 90%以上是为了获
9、得反馈,寻求正确答案,所以 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而是通过连续追问的方式 获得教师认为完整正确的答案。 这种课堂提问的现状导致的直接 后果就是不能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是 凌乱的、不完整的,对知识的理解是浅层次的、零碎的。已有研 究结果表明,“当教师确实有耐心将候答时间延长到 35秒或 更长时间, 将会观察到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更多的参与”。 具 体表现为:学生问题回答的长度增加;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增加;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增加了自己的理性探索与推理; 学生推理性的 语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口头交际的机会和时间也有增加等 2 。所以在提高问题质量, 适当增加高
10、层次问题比例的同时, 要 适当延长高层次问题的候答时间,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 密性。当然,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需要等待,教师在运用等待时间 时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和灵活性。 若提出问题后, 学生脸上一片 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就应该反思问题的恰当性,而非一味地等 待。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时, 教师提供了几种产 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和方法,然后问“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条件简 单,产品纯度最高呢?”教师连续追问了几个同学都没能得出正 确结论,然后经过教师启发后,一个同学找到了正确方法,这时 教师调换了角度又问“其他不选什么原因呢? (可举例说明) ”。 这样通过追问和调换角度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
11、更加缜密, 使学生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当学生确实表现出在思考时, 才需 要留等待时间。此外,对于较低层次的回忆或识记类的问题,也 无需等待过长时间。4.3 延迟评价,充分预留第二候答时间 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第二候答时间”也提高到 3 秒以上时, 师生之间的回答性质就会由“质问式”变成“对话式”, 因为学 生可能要做详细说明, 斟酌补充或改变回答, 学生能更多地提出 自己的疑问,使回答有利于思维发展和创新。而目前的课堂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急于评价, 特别是获得正确答案后, 只是问问大 家“是不是”、 “对不对”或“是否同意”等, 接下来进入下一 环节的教学。这样使学生失去了再思考、申辩或补充的机会,不 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目的是多元的, 最主要是在获得反 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因此,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或再提出另一个问题, 如果回答不完整或回答 错误,教师也不要立刻让其他同学补充或更正, 应该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给学生反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