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详细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详细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详细解析慢性病患病率高近九成完全自理慢性疾病是当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中,分别有72.10%的城市老年人和78.76%的农村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男性和女性老人中慢性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1.73%和78.59%。影响城市老年人的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农村老年人除患类风湿患病率较高外,其他慢性病与城市老年人相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加,人们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健康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考察他们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本报告采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
2、等6项指标,每项分为“不需要别人帮助”“需要一些帮助”和“完全做不了”3个级别。如果回答“完全做不了”或“需要一些帮助”,判定为失能;如果回答“不需要别人帮助”,判定为自理。调查数据显示,全国87.46%老人六项指标完全自理,10.54%的老人处于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2%的老人为重度失能。这表明我国约九成以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完好,日常生活不需要照料。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果按照重度失能老人占比为2%的指标进行推算,2015年全国共有重度失能老人444万,这些老人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伴随着明显的高龄化趋势,高龄化常常意味着较高的失能风险。同时医疗卫生技术和条件的改
3、善提高了失能老人的带残生存率,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失能老人比例快速提高,特别是重度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老年人失能的比例为11.16%,女性老年人失能比例为13.86%。农村老人轻度失能比例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重度失能者在男女两性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性中重度失能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总体看,老年女性面临更为严重的生活不自理问题,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尤为紧迫。85.90%老年人有养老金,84.77%老年人有住房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金领取比例为85.90%,说明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已经拥有养老保险,其中男性领取养老金比例(89.08%)高于女性(8
4、2.76%),非农业户口养老金领取比例(91.25%)高于农业户口(70.79%)。本次调查数据显示,84.77%的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老年男性有住房的比例高于老年女性,拥有自己住房的老年女性比例(82.39%)低于老年男性(87.23%)。城市老年人拥有住房的比例为87.75%,农村老年人有住房的比例约79.97%。其中,城市老年人拥有2套住房的比例为6.94%,农村为3.51%。无论是一套或多套住房,农村老年人比例均低于城市老年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年人没有住房的比例从24.47%下降到4.86%,拥有住房的老年人比例明显提高。老年人在拥有房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其未来养老提供了有
5、利的物质基础。老年群体中拥有高龄津贴的比例为13.64%。调查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高龄津贴的比例为29.24%。各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其中,上海、江苏、河南和贵州四省市超过一半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了高龄津贴。在28个被调查省市中,内蒙古、宁夏、青海、云南、广东和浙江等地区的高龄津贴覆盖率较低,尚不足10%。19.25%老年人仍在工作54.97%老年人提供家庭照顾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有19.25%的老年人仍在工作,男性老年人在业率高于女性。老年人口在业状况存在明显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在业比例为10.00%,农村老年人在业比例为29.67%,农村比城市高出近两倍。农村老年人在80岁
6、以前参与劳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一方面这可能跟农村没有强制的退休年龄有关,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一直下地劳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缺乏保障,需要依靠劳动维持收入。本次调查询问老年人过去三个月内是否参加社区治安巡逻、照料其他老人、环境卫生保护、调解纠纷、帮助照看他人小孩等其他公益活动。结果有20.33%的老年人表示在过去三个月仍在参加公益活动,5.83%曾经参加过但现在退出了,还有73.84%的老年人从未参加过。造成老年人退出公益活动最大的原因是健康,48.05%的老年人都因健康状况不允许不得不退出。在从未参与公益活动的老年人中,健康同样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其他主要阻碍因素还包括“不知道怎
7、么参加”和“对目前的志愿活动不感兴趣”。我国老年人参与的公益活动类型仍然以非正式的社区、村居服务为主。参与比例最高的活动是陪同聊天,其次是环境卫生保护,比例最低的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志愿活动。男性与女性老年人对公益活动类型偏好有所不同。男性更愿意参与环境卫生保护、治安巡逻、调节纠纷等;女性更多参加陪同聊天和照看他人小孩等。本次调查还通过询问方式了解老年人在过去12个月中是否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子女。结果显示,54.97%的老年人正在提供一项或以上的家庭照顾。男性老年人正在提供家庭照顾的比例为55.78%,比女性老年人高出1.39个百分点。城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照顾的比例为55.36%,农村为54
8、.53%,城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参与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75岁以前,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参与一项或以上的家庭照顾,80岁及以上老年组中仍有近1/4的老人在参与家庭照顾。超八成老人觉得与子女亲近家庭仍是最主要照料资源在经济支持方面,有80.1%的子女给老年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只有19.9%的子女不给老人钱财。在精神支持方面,调查显示,老年人与子女的代际交流情况总体较好,绝大部分老年人与子女经常保持电话沟通,但仍有10%左右的老人不能与子女保持交流与沟通。超过八成的老年人觉得与子女的感情亲近,认为子女关心自己,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比较亲近、融洽的。在生活照料支持方面,
9、家庭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资源,农村尤为突出。92.71%的老年人的首要照料者是家庭成员,依次为配偶、儿子、女儿和儿媳。农村老人更依赖儿子的照料,有44.42%的农村老人主要由儿子家庭提供照料,远远超出城市老人的相应比例(28.09%)。本调查还通过“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有很多形式,您认为什么最重要?”这个题目了解老年人对子女孝敬形式的看法,总体上看,“子女主动关心”“生活上照顾得周到”和“儿女有出息”是老年人认为重要的孝敬表现。不同年龄组的老人对子女孝敬的看法不同,且城乡老年人对孝敬的理解有差异,从不同年龄组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认为“生活上照顾得周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此外,认为“生活上
10、照顾得周到”为重要孝敬表现的农村老年人比例比城市高10.12%,而在“主动关心”和“儿女有出息”方面,城市老年人的比例比农村高。75岁以上抑郁明显增多四分之一老人有孤独感随年龄上升,抑郁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75岁以下年龄组的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该结果与其他国内研究结果相似。导致高龄老年人抑郁水平上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年龄本身,而是与年龄相关的健康、自理能力等。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随受教育水平的上升,抑郁得分逐渐下降。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1.42%的老年人有严重孤独感,他们经常感觉到无人陪伴、被忽略和被孤立,孤独感比较严重。居住方式对老年
11、人孤独感有重要影响,独居老人有严重孤独感的比例高达5.12%,是与配偶同住、与子孙同住的两类老年人的5倍。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健康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完全自理的老年人中,有严重孤独感的比例为1.2%,而失能老人的比例为3.6%,其中重度失能老人的相应比例为9.7%。随年龄增长,老年人孤独感得分呈上升趋势,75岁或是老年人孤独感上升的拐点。养老设施及服务城乡差异大社区医疗服务需求高养老设施是衡量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条件,调查问卷分社区和个人两个层面调查了生活场所附近的养老设施。从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的情况来看,城乡养老设施的覆盖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养/敬老院”和“老年活动室”的比例农村仅为城市的一半,“
12、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比例农村与城市相差竟达4.66倍。从老年人反映的情况来看,农村有老年活动场所或活动设施的比例也是明显低于城市,其中有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和图书馆的比例均不到城市的一半,没有任何活动场所或设施的比例则达到了59.00%。从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养老服务来看,对于不同地区和性别的老年人而言,排在前三位的均是“上门做家务”“陪同看病”和“上门探访”。城市老年人对于“上门做家务”的需求最高,而农村老年人对于“陪同看病”的需求最高。购买意愿对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意愿明显高于使用率,老年人需要上门探访但不愿意购买,更希望上门探访一种例行
13、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本条件。尽管老年人实际使用社区医疗服务的比例较低,但其需求意愿比较高,对“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康复治疗”的需求比例分别为16.30%、19.80%和14.90%。分城乡看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使用情况,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对于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使用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老年人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依赖性相对较高。从使用满意度来看,老年人对于曾经使用过的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和康复治疗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均超过了60.00%。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老年人的“不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依赖性较大,而其“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现实需要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