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151290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排序题规律探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课时语言的连贯排序题考点解析考试重点排序题是命题者将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有意错乱,然后让考生还原,以此考查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题型有两种,一是排列式,二是嵌入式。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1排列式 排列式又分为两种,一是选择排列式,另一种是自主排列式。这类题没有上下句可参照,只能从给定的句子身上寻找解题方法。我们一般可以先通读要求排序的句子。明确每个小句子的大意,判断写作对象是否唯一,化零为整分成若干小句群,寻找句群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自主排序题难度最大,一句不慎就会分数全失,所以在排序时更要全面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1】将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它是生命的源

2、泉、阳光,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黄金象征财富,人一切都可以没有,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惟独不能失去希望。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A BC D【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选择排列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开,先排除B项。谈希望是什么,谈希望不能失去,应放在之前,再排除A项。是由引出来的,用顶真的形式紧紧相承,故选D。【例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写毫无内容的、冗长的文章,在今天来说,是一种犯罪行为,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说,还浪费了纸张,浪费了排字工人的时间,浪费了所有读者的时间,罪过实在不小!那不见得。短文章就没有分量?所以不用量压人,要讲求质。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

3、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那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文章不在长短,要看内容如何。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自主排列题。这六句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第句,观点句一般放在句首。结尾句是句,一是有提示性关联词语“所以”,二是第句的内容是对观点句的重申。剩下的四句由短文章说到长文章:句和句构成设问句式,然后是第句,第句既对设问的内容做了深刻的分析,又起到由短文章过渡到长文章的作用,接下来是第句说的是长文章没分量的坏处。2嵌入式这种题由于给出了上下句,所以我们在寻找句间关系时,还要注意它们与上下句的照应。【例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成后,将 , , ,

4、 , 。中心还将负责建立中华古籍保护网。在网上及时发布、定期更新全国普查成果。并组织专家对全国珍贵古籍进行定级同时汇总古籍普查成果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华古籍目录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 A B C D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嵌入式排序题。这五句话,都与古籍有关,但又各有侧重。句说的是定级,句说的是汇总成果,句说的是登记,句说的是形成目录,句说的是建立数据库;而说的是普查方面,所以我们可以先确定先后的顺序,再分析剩下的三句话,句说的是珍贵的古籍,句句说的是汇总方面的内容,所以很明显,句句和句句从内容上来看属于一类;再分析给出的上下句。我们会发现“将”“还将负责”的词语。

5、按照照应法则,空中的第一句应该出现“负责”这个词语,即句,而如果选择句,“将”与“并”连用不通顺,所以也可以确定句是首句。接着按照先登记再汇总和先普遍再特殊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出的顺序。知识梳理找到句子之间的内在规律,发现命题设题的诀窍,是做一切排序题的关键所在。要想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需灵活运用如下原则和方法。一基本原则1同类合并原则所谓“同类合并”,指根据语意,将意义相同的句子归类到一起,将几个不同的句子划分出几个不同的层面。“同类合并”是行文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语序最常规的思维,在解答排序题时经常会用到,要特别注意。【例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互

6、相促进,是人类有效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思维,是思维的直接实现,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人们发音器官发出的语音和一定意义的结合体。人类有了语言,就用来交流经验和知识,协调生活和劳动,增强了人类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促进了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思维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套符号记录语言,这样就产生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语言,人们就能更好地把经验和知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 【答案】【解析】这个句群由六个句子组成。仔细分析,分为三层。谈的是口头语言;谈的是文字,也即书面语言;谈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和作用。三个层次弄清了,大的顺序就出来了,先是口头语言,再是书面语言,最后是

7、两者的互相促进。每个层次的内部顺序稍加分析也不难,讲的是口头语言的属性,讲的是口头语言的产生,讲的是口头语言的作用,结合内容,再根据句式特点,可断定先后再这一顺序。的顺序很简单,先是,因为它讲的是文字的产生,后是,因为它讲的是文字的作用。2逻辑合理原则所谓“逻辑合理”,是指句与句组合在一起,其先后顺序必须合乎逻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有个次序问题,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最基本的逻辑规律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思维顺序。使用逻辑定位,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出的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既有记叙又有

8、议论时,常常先叙后议;既有说明又有议论时,往往是先说明后议论。设问句通常放在句首,反问句多置于句末。排比句要注意句意的轻重。【例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 结构全不用钉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加工工艺精密简洁而典雅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两个分句,每个分句空了三句话要求选句填空。首先,根据同类合并法大致确定各分句的选填内容。第一个分句侧重家具的简约牢固结实,属于家具结构方面,应属于第一个分

9、句。第二个分句侧重装饰的天然,应属于第二个分句。其次,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出两部分的先后顺序。领起和,应在最前,和是并列关系,一般情况下谁前谁后无关系,但中有主语“结构”,所以必须放在的前面。是“不过多地进行修饰”、“不过多地雕琢”的具体表现,是对这种注重天然的装饰的效果的评价,是对这种装饰理念的评价,根据习惯表达,应是先表现,后效果评价,后理念评价。二基本方法1首句定位法所谓“首句定位”,是根据所给选项的特点,找出哪一句应该排在第一位,从而迅速排除一至二个选项。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

10、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例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 B C D【答案】A【解析】A、D两项是句排在首位,B、C两项是句排在首位,到底是哪一项应该排

11、在首位呢?根据“我独坐在书斋中”可以断定,有“窗外”二字的句应该排在首位。依照首句定位法很快就将B、C两项排除了。再根据同类合并法,讲视觉,讲听觉;且是对的总结,不可能夹在之间,排除D,选A无疑。2词语呼应法所谓“词语呼应”,指的是造句时,为了加强句子内部联系,使用一些表示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词语。把握了这些词语,可帮助理清句子的意义关系和先后次序。相互呼应的词语往往前后关系非常紧密,如“而且”呼应“不仅”,“也”紧承前文内容。呼应的词语有:在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连词、副词(表并列、转折、条件、假设、递进、因果等关系的词语)。表示时序的词语(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表示时间先后)。表示次序的词

12、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表示总括的词语(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表示举例、解释的词语(“例如”,表示举例;“所谓”表示有所解释)。表替代的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它)【例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文化领域却有不同的景观。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九十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一方面“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

13、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BC D【答案】C【解析】全段的中心是商品大潮对经济与文化的不同影响,重点谈的是对文化的影响。其中句中的“却”显然是针对而言的,在一起且在前,排除BD。“一方面”“一方面”表并列关系,应排在一起,且句中有“则”字,是承句而来,因而句应排在句后,排除A。另外,是设问关系,问答,中间不可插入其它句子,也可排除A。3语句照应法所谓“语句照应”,指的是句子之间前后照应。前有总起,后有分说,且分说一般按照总起的先后次序行文。利用相互照应的句子,有时能又准又快地排出句序。【例3】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

14、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 B C D【答案】C【解析】句对于解题非常重要。“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决定了后面阐述的顺序,也就是说后文的阐述必须与之照应。是总分结构,句是谈悬想的示现,应放在最后,据此排除A项。句谈的是追述的示现,应放在之间,据此排除D。句中的“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基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