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9185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石家庄市栾城区职教中心 张明辰一、 教学理念有效教学有5大原则:教学是师生一种合作性的和生成性的活动;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维;教学以课程为媒介使学生语言和读写水平得到提高。根据有效教学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的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中的第3节。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

2、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但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此部分内容与与科研、生产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对化学平衡衡理论的深入探讨,学生已初步具备运用平衡原理的观点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法,并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此时再来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学生比较轻松的就能掌握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通过本节学习,还能为下一节离子反应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材内容编排体会: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入描述这种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在此基础上分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最后考虑比较复杂的沉

3、淀转化问题。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另外,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把握难度,对溶解平衡的计算要求相对不高。三、学情分析各地选修课程开设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开设肯定在必修课程之后。学习者应为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对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对实验现象及结果作初步分析和处理。沉淀溶解平衡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与化学平衡有许多相似地方,是平衡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学习时只要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究的新知识。同时

4、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和正向迁移能力,本节学习目标能顺利达成。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2)能描述溶解平衡,能写出溶度各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常数(溶度积)的含义。(3)知道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4)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分析,建立起溶度积概念。(2)通过对溶度积的分析,了解在溶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情况。(3)运用溶度积知识对溶液中

5、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进行理论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知识的学习,认识其中蕴涵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2)结合实验现象以及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五、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本节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六、教学策略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采用类比思想,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溶度积常数的概念及意义,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教

6、材中对于该节难点-沉淀的转化,采取的是验证式的呈现方式,若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讲,会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深,主动性不够;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用实验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思维上的强烈冲突,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对比探究实验,在老师引导补充下,最终分析归纳出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了解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理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生活中的化学 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千姿百态的溶洞、小朋友的蛀牙。2、画外音: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

7、家,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安徽石台溶洞群,都是自然界创造出来的杰作。那么溶洞形成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小朋友吃糖不刷牙易形成蛀牙又什么原因? 观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演示活动探究 实验步骤:1、在装有少量碘化铅黄色固体的试管中,注入约3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2、待上层液体变澄清后,向其中注入几滴0.1molL-1KI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在上层清液中滴加KI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 观察思考尝试理解 发挥探究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且承上启下。媒体动画演示 氯化银的溶解过程1、动画描述:一方面:少量的Ag+ 和Cl-脱离AgCl表

8、面进入水中(沉淀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的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淀生成过程),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2、启发学生模仿思考,理解上述实验现象。3、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时点评或启发,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并回答:把PbI2固体放入水中时,PbI2表面上的Pb2+离子和I-离子,在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在水中的Pb2+与I-在受PbI2表面上的阴阳离子吸引,相互碰撞,又可沉积在固体表面。当溶解速度与沉淀速度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 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体现学生的成就感;为下一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八、 本节小结:沉淀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并能用本节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平时遇到的一些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