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权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权威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为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严峻社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与个人追求,不断向自主创业领域寻求突破。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类,总结相关经验与不足。研究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主要包含创业教育现状和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两个方面。其次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开
2、展论述。然后总结归纳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内涵,主要涵盖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和实施模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创业 大学生 研究综述 理论研究 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困境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积极推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与创业环境。大学生主动探索创业,在推动就业,提高自身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但尽管其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依旧存在不足。本文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1 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旨在寻求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最优对策。2 一、大学生创
3、业研究概述 2004年至2013年,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学术论文共计约77888篇,各年研究成果数量所占比例大致如下表所示: 从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是呈现递增趋势的,并且自2008年起有了更热的关注度,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大,稳定在较高水平。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生创业情况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性。 由数据可得出,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大学生创业政策三方面,除此以外,还涉及针对创业环境、创业障碍等方面的研究。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其内容不仅包括大学生
4、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模式、实现途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涉及高校、政府、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同样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关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通过不同研究方法得出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创业意愿。创业政策研究主要讨论了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三大视角,综合分析大学生创业研究现状。3 二、大学生创业典型做法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地区、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方式,从资金、政策、教育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俞崇武(2005)上海市政府财政专项拨款,设立上海大
5、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四所高校设立基金受理点,要求各基金试点单位和所在区县以1:1比例配套,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林震烁(2005)2004年5月,广州“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以“一元月租起拍,600元封顶”方式向大学生创业者拍卖店铺经营权。 王一杰(2010)云南省从2009年起,针对大学毕业生等申请创业小额贷款的创业人员,每人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创业小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并提供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相关税收,免担保、免利息等优惠政策。武长虹(2011)2008年,杭州市发布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6、量化目标,出台政策承诺工商注册免收费、公司注册“零首付”,并落实税收优惠,提高创业资助。温金海(2010)浙江省海盐县创建“企业大学生创业园”,立足县情,实行“建园准入制”、“两主参与制”的独特创园模式,探索出一条大学生创业的“海盐之路”。4 赵明(2008)上海交通大学以创业大赛为创业教育形式,前期注重创业意识的宣传和培养,中后期通过创业基金和创业园的形式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支持。复旦大学成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对正在创业或有明显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给予重点支持。上海理工大学着重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创业教育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园。谢志远(2007)温州市充分充分利用地方特
7、色,发挥其区域文化中的创业文化基因,利用本地区个体创业现象普遍、成功案例多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利用其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形成企业家培育机制。张焕镇(2009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明确办学定位,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搭建创业平台,设立企业接班人培养班,充分利用温州华侨商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大学生创业做法正在由最初的政府单方出资、学校独立培养向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步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尴尬,与企业的合作日渐深入,一步步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8、5 三、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通过整理,我们发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对策研究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是一直以来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对策研究成果,基本上是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的研究架构。他们普遍认为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创业教育本身还是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很多问题。对创业研究本身进行研究的黄林楠(2010)认为当前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创业教育,而且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存在不足。郭万牛等也认为当前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专业化程度不高;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不够多元化;大
9、学生普遍对创业教育缺乏全面的了解。木志荣(2006)、景圣琪(2008)等学者着重探究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普及。施永川(2010)、邓水平(2013)则认为传统教育存在与实际脱离,教学方式单一,考核评价以知识为导向,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实施,创业教育难以融入当前教育体系。针对存在的问题,各位学者都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东菊(2006)等认为高等学校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谢志远(2011)等认为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教育,营造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社会
10、文化环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服务体系。施永川(2010)等认为各高校应该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拓宽各高校交流渠道;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6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方面,木志荣(2006)则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和项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者联盟五个部分的创业教育体系。郭万牛(2009)等认为创业教育要把政府、社会和高校结合起来,政府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搭建公正法制的创业平台;社会要从舆论导向、社会宣传、价值观念等
11、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高校要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支持。许朗和熊素兰(2011)则提出了“项目参与式”包括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创业交流在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徐生林(2013)认为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基于高校的特色从目标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来构建。7 此外其他研究领域还包括大学创业教育评价研究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等。通过对N篇创业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对创业教育的研究视角逐渐增多,各类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但是在研究的深度、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层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8 2.
12、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 近年来,为全面解决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文件,如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实行先照后证制,清理户籍限制等歧视性规定,制定落实政策的具体意见等。这些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一系列创业政策的出台,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大概有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和实施等几个角度: 关于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夏人清、罗志敏、严军(2
13、011)分三个阶段梳理了1999-2011年创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并从总体上阐述了创业政策的问题与评价,文章最后指出“让更多人愿意创业,让更多人成功创业应是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主轴。要达到这一政策目标,就必须系统地分析政策的着力点和对象,驱动刺激创业活动发生的关键变量,即在政府主导下,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商务支持为重心,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针对性。这篇文章主要从政策的角度透视其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讨论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于创业政策的基本内涵,高建、盖罗(2007)通过分析总结创业政策的含义、政策理论框架和政策类型来认识创业政策。认为通过教育来提升创业知识,通过构建创业政策体
14、系来设计和实施创业政策,通过创业行动来增强政策的效果。 关于创业政策的分析框架,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2006)在探究国外创业政策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创业扶持政策的现状及其缺陷,从创业融资、创业服务、创业集群、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和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对策。张茉楠(2007)提出可以把创业政策工具分为自由放任型政策、有限参与型政策、战略干预型政策和主导参与型政策。 关于创业政策实施模式,李政, 邓丰(2006)在考察发达国家或地区为发展创业型经济而制定和实施的创业政策的内涵、模式和结构,并为我国构建和实施创业政策提出了建议。认为“国家应在创设水
15、平合作型或伞形创业政策组织结构的同时,尽量引入整体创业政策体系,并从机会、激励和技能三个方面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政策从政策的出台到最后实现是个综合过程。深化认识创业政策的历史、内涵、框架和实施模式,对于探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政策的可行性,推动创业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 3.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 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总体水平及程度方面,国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尽相同,有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且受主观态度影响较大,另一部分学者则表示,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中等。在数据处理方面,学者们选择了不同的模型,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彭正霞、陆根书、康卉(2012)等学者普遍认为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明显影响。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意向,其创业态度、感知的主观规范、创业自我效能、创业能力和创业经历等个体因素对其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且,个体因素相较于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创业意向的解释力更大。齐昕、刘家树(2011)等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同样得出,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较大,而背景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力对创业意愿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 另一部分学者得出了与以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