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实用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实用教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杨守森,周波主编 导论 对于一些关于文学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一系列的概念范畴与相关见解,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理论。在我国,文学理论被习惯地称之为“文艺学”,严格地说,应为“文学学”。(基本问题:人类文学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发展的?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有何特点,如何评判价值高低?)一、文学理论的发展从历史源头来看,关于文学的理论思考,是人类古老的思想形态之一,几乎是随着文学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尚书“诗言志,歌咏言”,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外历史上,对文学的研究,一直是最为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名家辈出,著述众多,
2、且不断形成颇具声势、以某一文学主张为主导的文学思潮,如中国魏晋时代的的玄学,明七子的复古思潮,西方的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思潮等。尤其20世纪以来文学思潮更为活跃,如中国的“五四”“反思文学”,西方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这些思潮都是以文学创作为基础的,都伴随着文艺理论的突破与创新,都在不断拓展者文艺理论研究的视野。文学研究的对象、视角、目的与方法越来越细化,理论形态越来越多,现已形成了若干更为具体的分支学科。例如, 文学社会学 ,基于社会学视角,运用“反映论”之类的思想方法,侧重探讨文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关系而形成的理论。文学人类学 ,基于人类学视角,运用考据、神话原
3、型分析等相关方法,侧重研究文学与人类自身存在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理论。文学心理学 ,基于心理视角,运用心理分析方法,侧重研究作家创作心理,读者接受心理而形成的理论。以及近年来的生态批评学,文学传播学等。二、文学理论的性质从性质来看,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应与其他科学门类相同,既具有符合客观实际,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科学性。对于不同文学形态之间的差异、文学语言与一般性工具语言的差别、文学作品的价值构成、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某些基本方法等问题,从科学的角度予以审视考辨、分析探讨,有助于诗人、作家自觉地遵循有关规则,提高创作水平,有助于人们更为正确地判定文学作品的价值,使之更好地
4、发挥作用。同样我们要认识到,文学理论自有其特殊性。由于文学研究面对的是一种根源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断在发展变化的生产生活,是基于诗人、作家的个人生命意识、文化视野、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创作动机的复杂的精神活动现象,因而相应的文学理论也很难具有完备的科学性。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往往意见纷纭,难以定论。“没有比文学更模糊的词了。” 罗伯特埃斯卡皮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文学现象时,既不能胶柱鼓瑟,执于一端,又不能玄想臆测,随意而为;既要追求客观真理性,又要以发展变化的历史眼光,具体问具体分析;既要尊重于某一视角的见解,又要以综合性的多元视角,从整体上予以把握。三、文学理论的作用人的理论成果不外两种作用
5、,一是指导具体实践,如物理学、化学、法学、经济学等;二是重在培育人的品性,开拓人的精神空间,启迪人的智慧,如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从整体上看来,文学理论是兼具上述两种功能的。一是实践功能,即能够指导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实践,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二是文化功能,即文学理论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创造,是一个民族文明和智慧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外文论史来看,许多优秀的文学理论正是如此,不仅有助于创作、阅读、批评等方面的文学活动,还可以展现思维者卓然不群的个性生命,以及所属民族的崇高智慧与人类精神的伟大,能够开拓人类的心灵空间,培育人类的文化品性。四、文学理论的教材体系由于逻辑起点、研
6、究视角等方面的不同,人类文学理论早已形成了许多不同体系,如中国古代文论体系、西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的文论体系,作为这一理论学科的教材也应具有相应的体系性。但文学理论体系的众多、现象的负责及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五、文学理论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重在理解。独立思考,避免盲从。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第一编 文学形态文学形态,也就是文学作品的体裁、类型,是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编组。认识各类文学形态的特点,了解其相关创作奥妙,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基础,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构成。(四类文学形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第一章 诗歌 第一节 诗歌的源流诗歌是一种最古老也是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通过高度凝练而又富含节
7、奏韵律的语言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与歌的指称内容并无区别,诗侧重强调情感内容,歌则强调其音乐形式,后来虽然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诗和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歌最终分途,但人们仍习惯以“诗歌”这一概念来指称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诗并沿用至今。论诗歌源流乔治克鲁逊 “舞蹈、音乐、诗歌三种艺术开头是合一的。它们的起源是人类在集体劳动中的有节奏的运动。”门外文谈鲁迅,认为远古人们的劳动号子“杭育杭育”就是后来的文学创作。一、强烈深沉的情感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音乐性,具有一定音乐节奏的声音符号。有实际的思想意义,人类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发展:远古时代,以劳动为内
8、容,据传所作于黄帝时期的弹歌,神农时代的祭歌蜡辞春秋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所产生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早期诗歌的典范形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实生活,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朴素简练的语言,重章叠句的章法,以及均衡对称的四言体式等,均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成熟。楚辞 ,诗经之后在楚地歌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诗体,屈原的创作代表了楚辞发展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我国诗歌集体创作时代的结束和个人创作时代的来临。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与诗经一浪漫,一写实,代表了我国早期诗歌的最高成就。秦汉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开始兴盛,内容上山水田园
9、逐渐成为歌咏的对象。唐宋元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歌盛世。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时代,格律诗及各种体式的诗歌都已经产生且完全成熟,各种题材在诗歌中都有了精彩的表现。宋词,宋代诗歌作品中最有特色者,“8世纪中叶以后13世纪以前这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音乐歌词和抒情诗样式”,与元散曲一样逐渐从音乐歌词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成长为独具风格的诗歌形式,分别成为“后世莫能继”的宋元时期诗歌的代表性样式。明清至近现代,诗歌迎来了现代新诗体的诞生,“白话诗”逐渐走向成熟,成为诗坛的主体。新中国成立后诗歌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创作和以于坚、韩东、王家新等
10、为代表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为诗歌史增添了新的辉煌。二、外国诗歌源流上古时期 古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史诗;古埃及的宗教性诗歌总集亡灵书与古印度的梨俱吠陀是与诗经并列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诗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享有“诗歌顶峰”及“最初的诗”“众诗之中最优秀者”的美誉;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叙事诗典范。中古时期 东方 成就见于日本和歌总集万叶集,印度诗人伐致呵利的抒情诗集三百咏,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和长篇抒情诗云使,及宗教诗人杜勒西达斯的长篇英雄史诗罗摩功行录,格鲁吉亚诗人鲁斯塔维里的史诗虎皮武士。近代以来,出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
11、,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等。现当代东方文学史,代表作有孟加拉诗人伊斯拉姆的叛徒之歌,土耳其诗人纳泽姆希克梅特的我的同胞的群像、埃及诗人艾哈迈德邵基的诗剧克安巴克拉之死和莱伊拉的痴情人,突尼斯诗人艾布勒卡西姆沙比是诗集生命之声以及非洲塞内加尔的莱奥波尔德赛德桑戈尔的阴影之歌等。欧洲 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英雄史诗,以及列那狐故事和玫瑰传奇等故事集;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被认为代表中世纪欧洲诗歌最高成就,彼特拉克的抒情名作歌集以其韵味和“十四行”为主的形式为欧洲抒情诗开辟了新的道路,英国诗人斯宾塞代表作仙后在诗坛享有盛誉
12、。17世纪以来,欧洲诗歌创作领域弥尔顿失乐园以磅礴的史诗气质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体现了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由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组成的“湖畔派”宣告了浪漫主义的真正诞生,抒情诗人济慈、革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拜伦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歌德的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描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探索现实的出路,被认为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普希金被认为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开创了象征主义先河,同一流派的诗人还有斯特法纳马拉美、保尔魏尔伦等;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的瓦雷里,德国诗人里尔克,爱尔兰诗人叶芝等。诗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最早文学形态,也是在文学史上不断创造
13、辉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形态。在诗歌中,不仅隐藏着人类心灵的秘密,展现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也蕴含着值得人们不断探索的关于文学起源、文学功能以及文学创作等多方面的丰富理论智慧。第二节 诗歌的特点(一)强烈深沉的情感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在表达情感的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同时,诗歌中来自诗人长期生活积淀的深沉浓烈的情感内蕴,往往更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力。(二)情景、形神统一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相当含混的概念,但从本质上说,诗歌中的意象,就是一个融汇了创作主体情思意趣的形象。而意境,则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形象系统及由此延伸与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强调诗
14、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与交融。在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情思意趣往往不是靠直接的宣泄得以实现,而是通过诗中表意的形象意象或意境传达。进入诗人情感意绪中的景物或形象,已经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含“情”之“景”,是寓“神”之“形”,诗中的情景、形神完美地融为一体。如戴望舒的雨巷,营造了一幅优美而略显沉闷伤感的江南雨中景致,传达出作者哀怨、彷徨、惆怅、迷茫的心理感受,构成了情与景、形与神统一的意象和意境。(三)凝练含蓄的语言由于体裁方面的特点,诗歌要求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情志,这就形成了诗歌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语言特点。(四)和谐的韵律诗歌是通过声音、节奏与押韵来辅助抒情的
15、,和谐的韵律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与押韵两个方面。第三节 诗歌的抒情诗歌的抒情性特征及其精致的体制形式,决定了诗歌在语言、结构和抒情方式诸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独特性:(一)抒情结构诗歌的抒情结构可以分为有形结构和无形结构(或者是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方面)。有形结构从诗歌的外在形体方面着眼,探寻“语言材料分布的规律”,其中包括结构、诗行、押韵、词语或句子的重复等方面;无形结构则着眼于诗人情感意绪在诗中的表现形式,是诗歌在运意用思和意脉的流转变化上表现出来的内在节律。对诗歌有形结构的分析,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日尔蒙斯基为代表,从诗韵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的节律(以强弱音节井然有序的排列为声音方式而构成的语音结构)、诗段(循一定规律而分布并按此顺序重复的若干诗行组成的节律结构),并认为“诗段不仅是节律构造中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完整的句法和主题整体它决定了句法主题材料的节律分段及其分布。”从这种角度看,诗歌音律方面的有形结构和诗歌主题内容方面的无形结构是一致的。对诗歌无形结构的分析,在中国诗歌理论中,主要表现为对诗歌“意脉”“筋脉”“血脉”等内在结构形式的探索。刘勰将诗歌内在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种,“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