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初中化学竞赛题巧妙计算方法.doc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4.04KB
约18页
文档ID:548106037
2023年初中化学竞赛题巧妙计算方法.doc_第1页
1/18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措施集合 一、 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先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量等)变化,运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其她量同样,受反应体系控制,与其她量同样有正比例关系来解题解题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导致差量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实际差值”,列出对旳比例式,求出答案在一种反应中也许找到多种化学量差值,差量法长处是:思绪明确、环节简朴、过程简捷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 )A.28.5% B.50% C.52.8% D.82.5%【思绪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NaNO3,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银元素替代成了钠元素,因而沉淀相比原混合物增重某些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增重某些设Na元素质量为a Na → Ag △m23 108 108-23=85 a 33.14g-16.14g=17g = 解得a=4.6g 因此Na% = ×100% = 28.5% 【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种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质量比为 。

思绪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与反应:Fe + H2SO4 → H2↑ + FeSO4 ,Mg + H2SO4 →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原因是加入金属和生成氢气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日平两端增长质量相似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Fe + H2SO4 → H2↑ + FeSO4 △m56 2 56-2=54x aMg + H2SO4 → H2↑ + FeSO4 △m 即:x= y=24 2 24-2=22 y a == ==一、 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局限性、无从下手计算或混合物构成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解题措施运用此措施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效果例题3: 8.1g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构成混合物与水充足反应后,蒸发反应后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名称。

思绪点拨】该题若用常规措施很难完毕,而用极端分析法则可以事半功倍设R相对原子质量为M,假设8.1g全为碱金属或全为氧化物,有如下关系:2R + 2H2O → 2ROH + H2↑ R2O + H2O → 2ROH2M 2(M+17) 2M+16 2(M+17) 8.1g 12g 8.1g 12g得M=35.3 M=10.7由于混合物由碱金属和其氧化物构成,故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10.7和35.3之间,因而该金属是钠例题4:t℃时CuSO4在水中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取值范围是( )A.18≤m≤128 B.38<m<180 C.18<m<128 D.36≤m≤180【思绪点拨】该题中CuSO4溶于水时形成饱和溶液且有某些晶体析出,即它处在饱和溶液和晶体之间,用极端分析法解此题可带来很大以便。

假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有如下关系:100:25=m:32,解得m=128g假设恰好所有形成晶体,则有:CuSO4 + 5H2O → CiSO4·5H2O160 90 32g mg 解得:m=18由于两种假设都处在极端状态,而题目所给状况是介于两者之间,不波及两个极端值,故m应为18<m<128三、估算法所谓估算法,就是根据有关化学只是、抓住试题某些特点或本质,对数据进行近似处理或心算而获得成果一种解题措施估算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简朴措施,估算法在化学计算型选用题解答中尤其重要假如选用题四个选项数值有明显悬殊,一般可用估算法例题5:温度为t1℃和t2℃时某物质溶解度为30g和154g,现将t2℃时该物质饱和溶液131g冷却到t1℃,析出晶体质量为(不含结晶水)( )A.63.7g B.74.6g C.92.7g D.104.1g【思绪点拨】假如t2℃时某物质饱和溶液有254g(t2℃时154g溶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从t2℃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有154g-30g=124g,既有t2℃时该物质饱和溶液131g,比254g二分之一稍多些,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成正比,则131g t2℃饱和溶液冷却到了t1℃,析出晶体也比124g二分之一稍多。

答案】A四、 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根据M1<M<M2,只规定出(或已知)平均值M,就可以判断M1和M2取值范围,从而巧妙且迅速解出答案混合物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用比较复杂题型,有些混合物计算用平均值法,运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值、体积平均值、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构成,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解此类题能力例题6:铝、锌构成混合物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质量也许为( )A.2g B.4g C.8.5g D.10g【思绪点拨】这是经典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措施分别计算出生成0.25g氢气需要单独铝、锌各多少,最终选两个数值平均值2Al + 6HCl → 2AlCl3 + 3H2↑ Zn + 2HCl → ZnCl2 + H2↑54 6 65 2x 0.25g y 0.25g 解得:x=2.25g y=8.125g则混合物质量为2.25g~8.125g。

五、 等效法 对于某些用常规措施不易处理问题,通过变换思维角度,作恰当假设,进行恰现代换等,使问题得以处理,称为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关键在于其思维等效性,即所设假设、代换都必要符合原题意等效思维法是一种解题技巧,有些题只有此法可处理,有些题用此可解得更巧、更快例题7:在320℃时,某+1价金属硫酸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6.3%,向此溶液中投入2.6g该无水硫酸盐,成果析出构成为R2SO4·10H2O晶体21.3g求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思绪点拨】由题意可构造如图所示 饱和溶液:析出饱和溶液晶体剩余饱和溶液由等效法可知,析出21.3g晶体由2.6g.无水硫酸盐和18.7g饱和溶液构成,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18.7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7g×36.3%=6.8g,溶剂质量为18.7g-6.8g=11.9g,因此21.3g晶体中含(6.8+2.6)gR2SO4、11.9g结晶水,再根据下列关系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设金属R相对原子质量为MR2SO4 ~ 10H2O = 2M+96 180(6.8+2.6)g 11.9g 解得M = 23六、 整体法所谓整体法,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种整体,对问题整体构造、形式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成问题各个子原因与整体之间联络及她们在整体中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到达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目。

在化学竞赛中,要延伸和拓展重要方式是运用富含一定思维容量理论和试验试题,突破化学竞赛中难点例题8: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Ca(OH)2 + NaHCO3 → CaCO3↓ + NaOH + H2O,由Na2CO3、NaHCO3、CaO和NaOH构成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水中,充足反应后,溶液中Ca2+、CO22-、HCO-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终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质量是( )A.10.6g B.5.3g C.15.9g D.无法确定【思绪点拨】本题波及反应多,题目所提供数据都是混合物量,假如逐一分析每个反应显得非常复杂,若从整体分析则一目了然从整个反应过程看,生成白色固体质量比反应前混合物质量多了(29g-27.2g)=1.8g,多出来1.8g物质恰好为参与反应水质量分析NaHCO3反应原理:① CaO + H2O → Ca(OH)2,②Ca(OH)2 + NaHCO3→ CaCO3↓ + NaOH + H2O把①+②得CaO + NaHCO → CaCO3↓ + NaOH,可知NaHCO3转化为沉淀最终和1.8g水无关。

同样分析Na2CO3反应原理:③CaO + H2O → Ca(OH)2,④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③+④得CaO + H2O + Na2CO3→ CaCO3↓ + 2NaOH,可知Na2CO3转化为沉淀恰好消耗1.8g水设混合物中含Na2CO3质量为xH2O ~ Na2CO3 = 18 1061.8g x 解得x=10.6g练习:1. t℃时,将一定量KNO3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质量为10 g、20 g、30 g,已知蒸发10 g、20 g水时析出KNO3晶体质量分别为3g、12 g,求蒸发30克水时得到KNO3晶体质量 2. 在同温同压下,将镁、铝分别投入质量分数相似质量相等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两种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镁、铝两种金属质量比是 10.已知FeO、Fe2O3构成混合物中,铁与氧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两种物质质量比是 初中化学推断题例谈专题一、分别从条件和题中特殊物质出发,寻找突破口例1、下面是几种物质转化关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