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第一”线索(广播影视)1、1979年1月1日,广州电视台呼号改为广东电视台,真正意义上广东省级电视台的标志——“广东电视台”,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标志着广东省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业务面对广东全省,覆盖广东全省,影响也遍及广东全省的省一级电视台2、1979年4月13日,广东电视台在2频道播放了第一条商业广告——广州荔湾铁工厂生产的泥斗车,开始了广东电视广告事业发展的历史4月15日晚,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春季交易会开幕之夜,广东电视台又在2频道播出了“百岁酒”等10多条商业广告外国商品广告瑞士“雷达表”也第一次出现在广东电视台的荧屏上广东电视台成为继上海电视台之后大陆第二个播放商业广告的电视机构3、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原东方声像制造厂)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拥有整套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新录音录像制品出版生产公司4、1979年5月,太平洋影音公司新引进的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录制生产出第一批立体声录音带投入海外、港澳市场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合格的盒式立体声磁带5、1979年10月,太平洋影音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录像带《中国录影集》首次在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销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的节目录像带。
6、1979年,广东电台引进16轨录音机、24路调音台,在内地电台中第一个开始录制立体声节目7、1980年5月1日,广东电台调频立体声台(省三台)开始试播功率10千瓦这是国内第一个具备从录音、制作、增音到发射全部设备的立体声台12月29日正式开始播音8、1980年,伴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大好形象,广东电视台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的口号,广东电视台成为中国电视界最早提出新闻改革的电视台9、1981年广东电视台在省级台中开创先例,引进了第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10、1981年,广东电台录制了全国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1、1981年广东电视台自行设计并安装了第一套电视译制片录音设备系统,在国内首先开始制作和播出电视译制片12、1982年,广东电视台开始创办专门的电视节目报刊1982年5月28日《广东电视周报》问世试刊4期后《广东电视周报》于1982年6月25日正式创刊发行该报是广东省第一份专门介绍电视节目内容的周报13、1982年广东电视台300平方米演播室投入使用,这是我省第一个按照彩色电视标准设计和建设的演播室14、1982年广东电视台引进两台FDL—60 CCD电视电影机,这是国内第一次引进全固态和新型器件CCD的电视电影机,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视电影机。
15、1983年起,广东电视台在全国省市级电视中率先派出记者赴京采访,报道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16、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段里,广东省各级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享誉全国,备受观众推崇,“粤”派电视剧从此树立了旗帜1979年8月,广东电视台录制了文革后第一部电视剧《小哥俩》(多机录像加影片),在全国国庆联播节目中播出此后录制的第一批电视剧还有《急诊》和与中央广播文工团合录的《神圣的使命》1980年,广东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用单机录制的电视剧《黑牡丹》播出了文革后第一个电视小品《十万火急》1980年,广东电视台拍摄制作了8集电视连续剧《虾球传》,这是广东省拍摄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全国制作播出的第二部电视连续剧《虾球传》于1981年春节期间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剧后来还被香港亚洲电视引进播出,也备受好评这也是内地制作的电视剧首次被引进香港17、20世纪80年代,广东电视台社教节目在全国同行中创造了几个“率先”:在《小学生知识竞赛》节目中,率先使用主持人现场主持、串联节目;率先实现社教节目定时定量、规范化播出;率先借助社会力量办栏目18、20世纪80年代,广东电视台创办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栏目、节目,包括全国电视台第一个国际时事杂志节目《国际纵横》;创办了内地电视第一个由主持人主持、定期播出的大型综合文艺节目《万紫千红》;在全国最早开办历史资料性栏目《今日话当年》和综合性的早晨节目《早晨》。
19、20世纪80年代,广东电视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定点反馈的观众收视调查网络20、20世纪80年代,广东电视台创作了中国在国际电视节评奖中唯一连中两元的电视剧《小船》21、1984年5月开始,广东电视台在国内广播媒体中率先实现整点新闻播出,每天播出新闻共56次,总播出时数达8小时40分22、1984年6月8日,广东电视部批准茂名、韶关等14个市、县建立电视台其中,开平电视台是全国第一座县级电视台23、1984年9月3日,广东电台教育台(省四台)开播,在广播大楼演播厅召开省教育台开播暨广播英语业余师专班开课仪式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教育电台24、1984年,广东电视台在国内第一家进口美国GVG公司的激光终端机,配合国产光缆使用,使节目传输质量达到新水准25、1985年广东电视台摄制播出了第一部粤剧电视剧《春满杜鹃湖》26、1986年12月15日凌晨5时,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该台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对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创新的电台开创以“采、编、播、控”合一、大板块、热线、主持人直播为主要特征的播出模式——“珠江模式”,并在全省、全国广播界中得到推广它在中国内地广播界一举夺得5个第一:第一个使用主持人24小时直播节目;第一个让听众通过热线直接参与节目;第一个采用大版块方式组合内容;第一个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第一个在公共场所设立固定直播室。
27、1987年1月1日,广东电视台《早晨》节目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省级电视台中第一个开办的《早晨》节目28、1987年元旦,广东电视台在内地电视台中率先开办早晨新闻和早晨新闻专题节目,采用以主持人在演播室直播为主的制作方式,突破过去专题节目事先录制的模式29、1987年10月,太平洋影音公司与新加坡客商合作,出版了第一批激光(镭射)唱片,并在新加坡、香港及国内发行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批激光唱片至此,太平洋已拥有当时当今世界上除激光影片(镭射影碟)外的所有音像产品种类30、1989年7月15日,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出版的器乐曲盒带《问》,由台湾音乐中国出版社购买版权,更名《民初情》,在台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大陆录制的音带第一次在台湾市场公开销售31、1988年广州电视台举办第一届“美在花城”——开创中国选美先河32、1989年11月15日广东新闻台开播,广东电台率先在全国广播界办起每半小时一次、不断更新的“滚动式”新闻33、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由世界职业台球协会和国际管理集团合作举办的555亚洲台球公开赛在广东电视台108演播厅进行比赛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性台球比赛,也是广东电视台举办的第一个世界性比赛。
34、1991年1月23日中国第一家音乐台——广东音乐台成立后,推出中国第一个原创歌曲排行榜全国第一个《音响世界》节目是音乐台的一个高创收节目,自1991年开办以来,一直保持高收听率35、1991年,广东电视台建成一台6讯道分量系统电视转播车,在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的电视转播中投入使用这是国内自行设计并组装完成的第一台分量系统电视转播车36、1992年2月28日,广东电台在广播大楼门前举行英语台开播仪式,这是全国第一家省级英语台,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8小时,转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4小时37、1992年10月17日,珠江经济台与广州南方大厦集团股份公司合作,在全国十大商场之一的广州南方大厦设立并启用的“南大直播室”,是全国第一家常设的户外直播室38、1992年10月31日广州有线电视台成立,1994年1月更名为广州有线广播电视台该台双向传输网络可传送59套高质量电视节目和16套以上高保真的调频立体声节目自办有新闻、交通旅游、大众影视等11个专业频道,还创办了全国第一个24小时全频道播出的购物频道39、1992年,佛山有线电视台开通全国第一个微波联网有线电视工程,提供23套节目,入户8万户。
40、1994年4月,广东有线台开通全国第一套MMDS数字加解密系统;12月,开通全国有线电视台第一家FM调频广播音乐频道1995年4月,在国内有线台中最早开发广告编播、监控系统;7月,在全国有线台中首家使用广告非线性编辑系统41、1994年6月15-19日,首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在珠海市举行该节展是当时国内四大电影节之一42、1995年底,广东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建成,1996年7月8日地行落成开播仪式,正式以模拟调制方式播出广东卫视和广东卫星广播节目该站担负着将广东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卫星实现跨省跨国传输覆盖的工作任务,是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项目该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标志着广东省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跨进卫星广播电视传播的崭新时代43、1996年1月,投入使用全国第一套GI公司的光发射设备;2月,开通全国第一套能容纳45套电视、16套调频广播节目的比利时“巴可”智能化前端系统;3月,开通全国第一套“阿尔卡特”公司的数字化光纤系统;4月,开通全国第一套微波负载波光纤系统;5月,在全国有线台中首次进行MMDS双向传输实验并获得成功;7月,开通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台多功能开发业务;8月,开通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台750兆赫双向传输HFC系统。
44、1996年7月8日,广东电视卫星台、广东卫星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暨广东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落成广东电视卫星台是在原广东电视岭南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精选了原岭南台和现珠江台的优秀节目,并开辟若干新栏目;广东卫星广播电台在原广东电台新闻台的基础上调整充实而成节目通过亚洲2号卫星播出,覆盖广东全省,传向全国与全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为20亿,居全国省级电台、电视台首位45、1996年10月25日,“96广东国际广播音乐博览会之21世纪的广播与音乐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进入国际电脑互联网这是中国广播界首次利用国际电脑互联网进行学术交流46、1997年1月,珠江经济台率先试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E—100,成为中国首个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播出的电台1997年5月,广东电台在国内率先引进ISDN数字传送设备,利用电讯IDSN线路成功进行远距离高质量节目传送47、1998年4月,我省第一个虚拟演播室在广东有线广播电视台投入使用虚拟演播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在没有实际布景的演播室中产生如实景一样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领先进入世界最先进的虚拟演播行列;同年6月,在全国有线台中首先使用远程广告查询及订单系统,首次开通网上状态监控光电反向传输系统;9月,在全国有线台中第一个全面使用EETAM—SX数字录制设备制作和播出节目。
48、1999年,深圳电视台摄制了我国第一部高清电视音乐专题片《深圳二十四小时》,设备由SONY公司提供49、1999年,广东电视引进、安装了第一套PROFILE数字视频服务器系统,广告节目由硬盘机自动播出,实现了节目从全磁带播出到盘带结合播出的历史转变,提升了两个频道自动化播出系统的功能,标志着广东电视台播出系统由模拟到数字逐步过渡50、2001年6月30日总局批准广东有线无线合并,成立南方电视台的方案,这是推进广东广电体制改革和实现频道重组、形成广电集团格局的重要步骤51、2003年12月,“2003年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国际性纪录片专业活动随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52、2004年1月18日,全国第一个由省、市、县广播电视系统企事业单位联合组成的全省性广电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成立成员单位有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广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