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39284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 【摘 要】众所周知,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持续、长久地发展,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挖掘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闪亮点,使企业在历史的舞台上长盛不衰。全面预算是企业优化资源、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增加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企业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出版社定为事业单位,随着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出版社转化成企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在完成出版产品的社会效益下,更多的是考虑出版社的综合成本最小化、整体效益最大化,这样改制后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出版社;全面预算;问题及对策 一、引

2、言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利用本单位的综合资源,最大限度地使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整体综合价值最佳化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战略目标。因为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所以企业更应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去合理地安排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从而达到成本、利润、价值等核心指标处于最佳状态。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于改制后的出版社来说,在预算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难以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相匹配,所以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加以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想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当前我国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

3、问题 1.对全面预算编制认识不够,使预算编制据具有片面性 改制后的出版企业,许多人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认为数据大多数来源于财务部门,主管领导也经常深入财务部门,所以认为预算是是财务部门编制,领导审批通过,业务部门执行完成,与其他部门毫无关系。所以这种预算在失去了全员参与下,在缺乏第一手资料下,在各个部门之间缺少相互沟通与协调下,出版社编制的预算不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从而导致预算脱离实际。 2.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单一,使预算失去其作用 现在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在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上还是使用过去古老陈旧单一的增量编制法,既在近几年或当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标准笼统地计算出下一年预算,作为下一

4、年的业绩考核标准。这种编制方法比较固定化,对外不能提供外部环境的动态反映,对内容易造成预算的松弛及现有资源的浪费,所以很难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 3.预算的实施过程过于极端,使预算片面的追求控制 大家都知道出版社是处在客户不断要求下去适应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而发展生存的企业,所以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确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如市场波动而引起的原材料暴涨、客户引起的价格波动、不可抗力等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下,出版社应该在按照有关程序从新编制预算并审批,而且执行新的预算方案。但是出版社却过于强调预算刚性,不能很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反应,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增加了自己的效益,而是保留了过

5、去计划下的经营模式,审批过于繁琐,权力过于集中,管控过于严格,无论内外部环境发生任何不可抗力的变化,就是不调整预算的执行,这样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了社会的形象,也大大地消减了职工的积极性。 4.缺乏全面管理的考核机制,使考核流于形式 现在许多出版社人员考核奖惩办法不健全,还残留着计划下的意识形态,没有专门的考核机构,有的企业虽然有考核奖惩办法,但只奖惩力度不够,差异不大,调动不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如业务主管人员与一般员工只要奖金上的差异;编辑部主任与编辑人员考核方案区别不大,这种人情化,综合平衡的管理模式让考核制度流于形式,也很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难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难以

6、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5.考核指标过不全面,导致影响出版社的整体利益 我们都知道预算的编制要求具有全面性,它应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流程,所以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就应该包含能反映上述因素的全部指标。但是出版社却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从而导致预算考核指标孤立、过于简单,指标的设计不够全面、科学,缺乏指导性,更是让业务部门钻空子,如编辑室、发行部等部门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关心自己的销售费用和人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却很少从出版社的整体出发,重视企业的预算利润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等,这样会使某些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损坏整体效益。进而影响出版社的后续生存与

7、发展。 6.没有合理的监督评估机制,造成预算纸上谈兵 上述这种编制流于形式、执行陈旧古板、考核不科学,最终形成预算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预算监督和有效的评估管理机制,因为预算的监督机制在整个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预算正确执行的手段,预算的评估是预算执行的结果的真实反映,但是出版社企业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过程,他们缺乏监管,更缺乏评价机制,这样评价也没有落实到每个人,更没有与个人的奖金、晋升相挂钩,从而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针对当前我国出版社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深入实际,正确认识预算编制的全面性,使预算切合实际 预算的编制不是财务部门独立完成的事情,它需

8、要其他相关部门的整体配合,如需要考核部门、技术部门、经营部门、监督部门等单位集体协商,更需要编制部门深入一线,听取老员工的反馈,结合以往经验,找出存在的差异与不足,综合上述部门的集体讨论,制定合理的编制方案上报主管部门。这样即获得了第一手真实资料与宝贵经验,同时又做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既有协调又有沟通,这样编制的预算更加符合实际,为后期预算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并使它们有机结合 我们大家都知道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好理解、也好操作,就是将上年的基础数据调整下系数作为下年度考核的基础,但是出版社应有着自身的特点,应该在运用增量预算的基础上,也综合有效地

9、使用多种方法,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如增量与零预算编制方法、固定与变动、弹性与滚动等等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既是对最原始增量预算的方法的检测,又是出版社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状况去适应外部环境的有效手段。 3.出版社在预算的执行中,应科学合理有效地调整预算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为了体现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已经下达,企业就应该严格执行,但是凡是都应该客观地去对待,出版社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从新调整预算的编制及审批工作,同时及时地改变作业方式,使出版社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下,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进而使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社会效益。 4.建立健全考核机

10、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出版社为了更好地配合预算的执行,使预算真正地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就必须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同时将考核结果公开与众,使考核具有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只有加大考核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在功能。 5.指标考核体系考虑应慎重,力争做到总体为优 出版社在选择指标体系时应该综合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更要避免短期行为,出版社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考核体系,如它不但具有提升编辑部、发行部部门效益的作用,更有提升出版社整体效益的作用,即在积极提高基层效益的同时使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到达双赢的效果。 6.加强预算监

11、督评价的全员机制 针对企业预算监督评价管理机制混乱的现状,出版社应该建立全员监督评价机制,并为该机制做好有效的平台,同时还对监督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并将反馈的最终结果公布于众,最终做到落实到人,同时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全员重视。 四、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做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扩展经营范围、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出版社由事业体制向企业模式过度过程中更需要有个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出版社的使各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真正地发挥预算的作用,为出版社持续有效的生存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以确保出版社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李凤. 浅谈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2. 于软华.浅谈推进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发动机燃烧/燃油喷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