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11711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护理常规.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护理常规1、 患儿入室后,有本室当班护士进行沐浴、换衣、做识别标记,安排床位。2、 认真做好护理体检,并与家长核对患儿性别,书写护理病历。3、 保持适宜的温度,维持体温稳定,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注意保暖可使用婴儿温箱,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新生儿。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的粘液及呕吐物,注意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保持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是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5、 预防感染:(1)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洁设施。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室内时时清洁,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新生儿用品均应“一人一用一消毒”(2)保

2、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脐部护理1到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做好皮肤护理每日沐浴1次勤换尿布便后温水清洗,有红臀者按红臀护理常规护理病人6、 合理喂养:(1)正常足月新生儿提倡早期哺乳(2)定时、定磅秤、定地点测量体重7、 确保患儿安全:避免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如可以触及的热源电源尖锐物品,工作人员指甲保持短而钝,使用暖箱者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早产儿护理常规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保暖:体重小于2000G者按暖箱操作常规放入暖箱中,各种治疗和护理应注意集中进行。3、 吸吮能力查核、喂奶后有呕吐或体重低于1500g的未成熟儿, 宜采用鼻饲或滴管喂养。哺乳时易发生紫绀的患儿,可

3、以在喂养前后几分钟给予氧气吸入。4、 吸氧患儿宜采用空氧混合仪给氧,持续吸氧不超过3天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及皮肤颜色等变化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进行急救复苏。(1)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给氧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流量,必要时给予呼吸机应用。(3)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4)抢救中注意保暖,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3、 做好复苏后护理:(1)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心音、哭声、瞳孔、意识状态、神经反射、前囟门张力、皮肤颜色及末梢循环、

4、肌张力以及有无呕吐、抽搐、皮肤硬肿等,还要观察患儿的摄奶量和大小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作处理(2)使用监护仪时,保持监护仪功能状态良好。(3)合理用氧,一般采用温湿化头罩间歇给氧(5 mLmin),至青紫消失、呼吸平稳防止因吸氧过度导致脑损害,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更需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观察用药反应(5)注意能量的共给,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少数幸存者永久性功能性神经功能缺陷,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

5、。主此病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轻、中、重度。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加强监控,控制惊厥。(1)给氧,注意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2)严密监护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前囟张力及抽搐等症状,观察药物反应。(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及脱水剂。3、 早期康复干预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缺氧或产伤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意识改变、眼症状、颅内压增高、呼吸改变等症状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保持绝对安静,抬高床头,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护理工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做到

6、轻、稳、准,忌沐浴。3、 观察病情,如出现烦躁不安、尖叫、呻吟、呼吸暂停等,立即报告医生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窒息,病情好转后,遵医嘱按需喂养5、 危重者暂不喂奶,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保证液量按需滴入6、 必要时氧气吸入,注意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7、 按医嘱给予镇静剂、脱水剂等8、 做好出院指导,嘱定期门诊随访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

7、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3、 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各项操作如测体温、翻身等应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剂后同时进行,动作应轻、快、细,以减少刺激,避免抽搐。4、 给予氧气吸入,有缺氧紫癜着间歇用氧,选用面罩给氧,避免鼻导管给氧5、 遵医嘱给予破伤风抗毒素、镇定剂等。6、 避免反复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抽搐发生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备齐抢救用物8、 按接触隔离实施隔离措施,一切接触患儿的用物应先消毒在清洁,医用废物需焚烧9、 每日惊醒口腔和脐部护理1到2次,脐部伤口换

8、下的敷料焚烧10、 早期痉挛频繁者应禁食,禁食期间应保持静脉通畅,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输入在喉痉挛减轻后,应予鼻饲喂养。鼻饲牛奶每次量不宜过多,每次鼻饲牛奶前应先抽尽胃内的残余奶,如残余奶过多如超过奶量13,可暂停1次,以免发生呕吐而引起窒息。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按需喂养。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足月儿不超过2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不超过4周,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若生后24小时即

9、出现黄疸,进展速度快黄疸程度深,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超过205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mol/L(1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症:一般时间在出生后2到3周出现黄疸,应进行性加重厌食、体重不增、大便色浅、肝脾肿大、血清胆红素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胆红素脑病:一般在出生后2到7日,黄疸突然加深,血清胆红素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二

10、)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1、 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2、 做好一般护理:(1)合理喂养:尽早开奶,通过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又可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2)遵医嘱正确应用蓝光疗法,保护眼及会阴部(3)观察副作用,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告诉患儿家人停止光疗后自愈。3、 做好

11、病情观察:(1)评估黄疸的程度、范围及进展情况。(2)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等临床表现,注意有无胆红素脑病。(3)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质,如出生后不久大便呈灰白色,则提示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如黄疸持续不退,大便色浅,有时呈灰白色则提示有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如存在的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以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4)注意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有无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协助处理。4、 健康教育:a、新生儿溶血症应做好产前咨询及预防性服药。b、胆红素脑病注意有无后遗症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后护理c、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其制品,避免接触樟脑。以免诱发溶血。新生儿硬肿症护

12、理常规新生儿硬肿症为一综合征,主要由寒冷损伤引起,故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多见于早产儿和寒冷的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变现,一般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以寒冷季节或早产儿多见,夏季多由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主要表现:a、低体温:体核温度(肛门内5cm 处温度)常降至35,重症30,仅26左右,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低下,吸吮困难,全身及四肢冰冷,呼吸浅表,脉搏微弱尿少等情况。b、硬肿即皮肤津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

13、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按可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 、臀部8%及双下肢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c、重症可出现休克、ID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终前往往有肺、消化道出血。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3度。1、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2、 积极复温、消除硬肿:监测肛温和腋温,根据病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复温方法。(1) 对肛温在30一340C,肛一腋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病儿,复温方法为足月儿,一般用温暖极根包裹,置于25一

14、26室温环境中,加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更换好温暖的棉毛衣后将病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1h监测肛温i次,根据病儿体温恢复情况调节温箱温度在30一34范围内,使病)L6一12h恢复正常体温。(2)对肛温小于309C,肛一腋温差为负值的重度病儿,复温方法为先将病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一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以后每1h监测肛温、腋温1次,同时提高温箱温度o.51,不超过34,使病儿体温12一24h恢复正常。若用远红外辐射保暖床,复温方法,将床温调至30患儿放于远红外辐射床上,并用保温性能好的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罩好(塑料膜不能直接接触患儿的皮肤,以防烫伤)及时提高床温,但一般床温不超过34.以后通过皮温传感器

15、来检测辐射热,恢复正常提问后患儿于预热到适中温度的温箱中。(3)如无条件者,可采用母体怀抱复温或热水袋、电热毯等复温,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4)复温过程中,密切观察病儿生命体征、尿量、温箱的温度及湿度,检测血糖、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3、 保证热能供给,细心喂养,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输液;控制输液量及滴速。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重者可输血及血浆。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4、 预防感染(1)做好消毒隔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炎;尽量避免肌肉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3)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等.。做好护理记录,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氧气、吸引器、复苏囊、呼吸器等)。如发现患儿面色突然青紫、呼吸增快、肺部罗音增多,要考虑肺出血,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