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722028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结构导图的实践与尝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学中“知识结构导图”运用的实践研究上南中学南校 祝静 “知识结构导图”是指用“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导图” 的使用践行了“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的理念,使学生在自觉、主动地学习中完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良好举措。一、“知识结构导图”理念由来1、源于结构式板书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我们常常从构建整体知识结构出发,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内涵,形成完整、透彻的历史知识体系而非零碎的历史知识。于是,结构式板书成了最简明、直观的呈现形式。 结构式板书体现了知识的组成和内在联系,能够条理化、直观化地反映教学内容和整个知

2、识结构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系统的材料”和“零乱的材料”相比,在对学生记忆的作用上,前者优于后者有数倍之多。可见,结构式板书不但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储存。 以上述两例八年级上第16课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结构式板书为例,简明扼要、清晰直观。然而,也正因此,它只能呈现概貌,呈现的是“骨架”,缺乏“血” “肉”枝叶,这样的板书架构需要学生心中有“血”“肉”枝叶,然后用“骨架”把他们串起来。然而,一周只有两课时学习时间的初中历史课堂,难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血”“肉”枝叶,所以实际操作时,面对这种“骨架”,有一部分学生课上虽然明了、时间一长就不得要领了。于是,我

3、思考:可否让结构式板书详细化?可一旦详细了,黑板又容纳不了,ppt板书容量可以加大,但其翻页的方式使呈现停留较短、效果不好。就此,形成了“如何改进结构式板书”的问题。2、“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理念的启发 近年来,兴起了许多关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流派,比如“目标导学”、“后茶馆式教学”等等。细研究这些教改举措发现,“目标导学”的要旨是“先学后教”,“后茶馆式教学”的要旨是“学生自己学得会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在对这些流派研究的基础上,我思考,可否将结构式板书详细化,在课堂操作中再融入“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等理念?3、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上海二期课改,将初

4、中历史课程由原来的三年制改成了两年制,相应地产生了一些关于课堂教学的共性问题,比如:(1)内容多,课时紧,教学进度常常出问题。怎样才能在一课时的时间内轻松、高效地完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达到中考学科那种“自觉”程度。我们教师经常采用各种办法,努力使教学生动、形象、直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仍然会有一部分学生,听得很有兴趣,但仅限于被动地听,并不主动思考,用了耳朵未用大脑。很显然,提高兴趣的做法,无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不能在他们的被动学习中增加一些主动的因子,使他们自觉主动地用脑?(3)因内容多、课时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落实细化程度还显不

5、足,尤其是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的解决。能否找到某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时,我联想到了语数外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数学课堂上,学生时听、时练,在动手写、练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在动脑,只不过是不同的学生动脑的结果有差别。而历史课堂上,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动脑的行为,更谈不上动脑的结果了。历史教学可否借鉴语数外课堂,增加动手写、练的环节,以促进学生主动动脑?如果可以借鉴,那么,写什么?练什么?经过反复思考与研究,我决定,将结构式板书详细化,呈现结构框架,空着细化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对细化内容的填写,既解决学生在听课学习中只有“骨架”没有“血”“肉”

6、枝叶的问题,也解决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实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于是,尝试制作“知识结构导图”,并用于课堂导学。二、实践研究过程 “知识结构导图”的制作与实践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整合“结构式板书”和“问题”制成“问题导学单” 2012年上半年,我尝试整合“结构式板书”和“问题”制成“问题导学单”使用,此时的结构图仍然属于内容简明扼要的、板书式的知识结构图 。如右图的八年下第12课繁荣与危机导学单。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1)“问题”呈现在纸上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操作不顺,且用时还特别长,反而增加了时耗。(2)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结构图,成功率比较低,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

7、主阅读根本不能完成。2改“知识结构板书”为“知识结构导图”2012年上半年后期,针对前一阶段实践中的问题,我作进一步改进,将“问题”仍用口头或ppt呈现,导学单改进成“知识结构图”,教学中我仍然进行结构式板书,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根据板书完成自己的导学单,也可以不理会导学单。3制作详细的“知识结构导图”2012年下半年,我尝试制作详细的“知识结构导图”。详细的知识结构图由知识结构的“骨架”和详细的“血和肉”枝叶部分构成,详细的“血和肉”枝叶部分留空,由学生完成。 开始,基本是我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知识结构导图内容,或讲到,或在ppt上呈现出来,学生边听课边完成,我并不会留时间给学生专门完成导图

8、内容,但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后来,有些内容,我会选择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这两种方式会交替使用。2013年9月开始,过渡到完全采用第二种方法。三、“知识结构导图”的使用与操作以八年级上第18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制作知识结构导图,于课前发放学生(不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有兴趣的学生可按自己的意愿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知识结构导图由“背景” “进程” “结果” “影响”四个版块构成,课堂分块操作。如“背景”版块操作如下:(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行完成“背景”版块知识梳理;(2)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化问题,采用及时点

9、拨、及时解决的方式,对于群体性问题,于学生完成后集体解决;(3)解决学生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困难较大的问题;(4)点拨讲解两个问题:“资产阶级与专制制度矛盾尖锐”,为什么?“新贵族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如何理解?经过上述四步操作,大部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原因的理解和掌握比较透彻、到位。四、反思分析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知识结构导图”的导学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它带来了一系列的良性变化,主要有:1“知识结构导图”的使用和操作,使先学后教的理念成为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先学后教”,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且学习效果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10、2“知识结构导图”的使用和操作,基本遵循“能学不教”的原则,在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导图环节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学生完成比较轻松的内容,接下来的环节基本不再涉及,既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解放了教师自己。3在操作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关注个别学生的个别化问题,既实现了对个别学生的个别化讲解和点拨,又不耽误大部分学生的课堂时间。而对群体性问题,采用集体讲解的方式解决。这样的操作,使讲解和点拨的针对性更强,比较符合“差异教学”理论的要求,使具有差异的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发展。4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部分主动学习,既提升了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更提升了学生梳理、归纳的能力,特别是用核心词、句进行归纳的方法,大部分学生掌握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在“先学”的基础上再“教”,无论是思考,还是讲解、点拨,学生的思考层次明显比“未学”而“教”的情况要良好。当然,“知识结构导图”的使用也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个别学生在自主阅读梳理时,速度很快,但准确性和理解的透彻性还不够;还有一些学生自主阅读和梳理速度及准确性都很好,而大部分同学的自主阅读和梳理没有那么迅速,如何解决他们等待的问题?等等。“知识结构导图”的制作和使用,虽然已实践了近两年,但仍不够成熟,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希望能有感兴趣的同行帮助一起实践,使之走向成熟和完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