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61255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关键词】 动静脉造瘘术;并发症;护理 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是透析病人的一条生命线。动静脉造瘘手术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现将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病人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9岁76岁;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7例,高脂血症8例,陈旧性脑梗死2例,低蛋白血症7例;所有病人均在透析间隙期进行手术,行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头静脉直接吻合;术后6 h72 h出现不同并发症,血栓堵塞3例,术后出血6例,术肢肿

2、胀7例,假性动脉瘤1例。2 并发症护理2.1 血栓形成护理血栓形成是造瘘失败的主要因素。血栓形成的原因1:自身血管条件差,如所用吻合血管过细,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凝血物质容易积聚;血管硬化,尤其动脉硬化损伤内膜,释放凝血因子,促使血栓形成。手术中操作粗暴损害血管内皮,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吻合口旋转,引起血管痉挛、扭曲,术后漏血缝合或术后肢体肿胀,包扎过紧压迫血管通路。本组病人,术前护士均给予相关知识宣教,术前1 d停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术后指导其伸展患肢,不可受压、弯曲,睡眠时避免患侧卧位,严禁抽烟、酗酒。术后室温保持在20 25 2,给予术肢保暖,造瘘口处烤灯,每小时触摸、听诊造瘘1次

3、,术后6 h重新启用低分子肝素钠。术后严禁在术肢测血压、注射、抽血,避免碰撞。本组2例病人遵医行为差,拒绝烤灯,不听医护人员劝说抽烟致血管痉挛,术后24 h48 h发生血栓,听诊无杂音,触摸无血管震颤,术肢肿胀明显。给予药物局部溶栓无效后行二次手术,2例均切开取栓再通。另外1例病人因术中所用血管较细,术毕6 h内发生血栓堵塞,立即行对侧上肢重新手术建立通路。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2.2 出血护理手术后出血多为手术创面渗血,与尿毒症病人凝血机制障碍和透析时使用肝素有关3。本组17例病人均在术前、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术日停用,术后6 h再次启用。5例术后3 h12 h发生创面渗血,局部覆盖纱布,绷

4、带固定加压1 h2 h,同时停用肝素等溶栓药物1 d,效果良好,另外造瘘口缝合不完整,同样导致瘘口出血。本组1例病人术后渗血明显,去掉伤口敷料,不断有新鲜血流出,用纱布试着按压缝合口,不论按压那个方向均出血不止,立即行二次缝合。动静脉造瘘术后出血不可长时间加压包扎,防止血栓形成致血管堵塞。2.3 术肢肿胀护理术肢远端肿胀很常见。原因:静脉离断后相应的侧支循环尚未建立,再加上术肢术后相对制动,肌肉收缩减少,静脉泵的作用减弱,使得静脉回流障碍。本组7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肢肿胀。给予抬高术肢,指导病人进行握拳放松动作,每日4次,每次5 min,7例病人均取得良好效果。2.4 假性动静脉瘤护理假性

5、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血管动脉管壁被撕裂、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本组1例病人双上肢共出现10多处假性动脉瘤,一方面与病人凝血机制差有关;另一方面,与护士抽血、输液后对穿刺点按压不到位有关。病人主诉双上肢疼痛难忍,给予肌肉注射镇痛药物,无效后切开两个瘤体,病人疼痛明显缓解。3 心理护理动静脉造瘘术并不复杂,但受病人自身机体条件、心理压力、经济问题、遵医行为等的影响常会导致手术失败,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术前全面掌握病人的家庭背景、经济来源、家属的支持度、病人的依从性及生活习惯等,以便制订有效的术后护理计划。鼓励病人建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教育家属在精神

6、上给予病人最大的支持,避免让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协同家属帮助病人禁烟酒,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鼓励病人及时诉说其不适感觉及心理需求,并给予处理,酌情满足其需要。术后护士要多巡视,询问病人,让其感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促进病人的配合,建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4例病人术前护士对其了解不够,病人脾气暴躁,经常与家属吵架,但责任护士忽略了信息,导致病人术后仍与家属生气,护士长发现此情况给予及时调解,分别与病人及家属谈话。其中3例家属配合好,病人情绪明显好转, 1例仍与其家属生气,拒绝烤灯,最后发生血管堵塞,行二次手术。 动静脉造瘘术是长期透析病人获得永久通路的第一步,是建立透析通路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护士有很强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强调病人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另外,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术后72 h内,所以加强术后72 h内的护理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叶翠玲,李先群,黎少贞.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37638.2曹红梅.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3):346347.3胡莉莉.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成形术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4064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