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3599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教师姓名 康侍民、刘勇、谢玲、杨露露 教师编号 学 年 学 期 2 重 庆 大 学 教 务 处 制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单元教案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教案课程名称: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分类: 主干专业课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适用年级: 3年级学年学期: 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 64课程总学分: 3.5任课教师: 康侍民、刘勇(1-3班)谢玲、杨露露(4-6班)第1章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建筑环境的概念和建筑热湿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基本要求:掌握热湿环境控制的基本技术分类

2、,明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意义和区别。了解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章内容:1.1 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1.2 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1.3 建筑环境控制的技术发展趋势本章课内学时:2学时Unit 1 单元教案 2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建筑室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内容、手段和技术发展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单元重点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发展趋势。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建立“系统”概念:本课程为建环专业首次

3、较为完整、系统地接触专业知识,因此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竖立起对暖通专业技术的总体认识,是本单元教学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掌握技术发展趋势。 处理方法:围绕着“系统”的概念,重点介绍暖通各主要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分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把暖通专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划分为若干方面来归纳介绍。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 简要介绍主要系统构成和原理,加深学生对“系统”的理解; 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精炼,将发展趋势更清晰地从几个方面来表述; 尽量利用多媒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好该课程的信心; 教学时数:2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室内空气环境控制技术的主要系统组成、作用和分类; 了

4、解暖通专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第2章 室内热湿环境污染与负荷计算(重点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负荷计算方法,并能对供暖和空调设计负荷进行计算。基本要求:1. 掌握得失热(湿)量与热、湿负荷的基本概念、区别和相互关系;2. 能够分析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取值对暖通设计的影响;3. 掌握暖通空调设计负荷的计算方法。本章内容:2.1 热湿环境污染源与负荷2.2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3 建筑供暖设计负荷计算2.4 建筑供冷设计负荷计算本章课内学时:8学时Unit 2 单元教案 2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1. 使学生对热湿负荷及得失热量的概念有较清楚的认识;使学生了

5、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主要来源。2. 让学生了解计算参数和实际参数的不同,能够明确计算参数的作用和意义。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2.1 热湿环境污染源与负荷热湿负荷的基本概念;热湿负荷与热湿量的关系;空气污染物种类及来源。2.2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本单元重点热湿负荷的基本概念及其与热湿量的关系。室外计算参数的种类较多,重点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应用范围。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负荷与热量间的区别。各种室外计算温度的定义和用途。 处理方法:通过对基本概念的介绍,使学生加强对负荷与热量的认识。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课堂

6、讲授2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得失热(湿)量与热、湿负荷的基本概念; 要求学生弄清热湿负荷与热湿量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了解空气污染物种类和主要来源。 了解室外空气温湿度变化规律; 了解什么叫计算参数,为什么会有不同类型的计算参数; 能够分析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取值对暖通设计的影响; 了解影响人体冷热感的主要热环境因素。Unit 3 单元教案 3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供暖、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能够对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进行冬季负荷计算。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2.3 建筑供暖设计负荷计算冬季主要得失热量的内容;冬季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 本单元重点围护结

7、构传热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要求记住教材式(2.6):Q1 =kF(tn-tw)a、式(2.8):Q2 =0.28cpL(tn-tw)w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高度修正方法的正确应用;房间总设计负荷的汇总方法。 处理方法:以简单例题,逆向求解,说明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什么误差。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学时数:2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 了解冬季设计热负荷计算的基本概念; 掌握冬季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原理; 熟练掌握冬季围护结构传热各项耗热量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完成习题。Unit 4 单元教案 3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夏季设计

8、冷负荷的计算方法,能够对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进行夏季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2.4 建筑供冷设计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中的基本概念;夏季冷负荷计算方法;夏季湿负荷计算方法;通风冷负荷的计算。 本单元重点夏季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本节计算公式较多,因其计算方法较多,公式也不是唯一的,故不要求学生记忆公式,而是掌握基本用法。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不稳定传热计算和稳定传热计算的区别及各自的处理方法;各项计算中,负荷温差的确定方法;作用时刻、计算时刻及延迟时间的概念及在计算过程中的正确运用。 处理方法:课堂讲授主要原理和基本概念,通过课

9、外练习巩固课堂内容,再由以后的课程设计进行计算,系统掌握冷负荷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课堂讲授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习题讲评。教学时数:3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围护结构冷负荷的计算项目和计算方法; 掌握室内热源冷负荷的计算项目和计算方法; 掌握人体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掌握通风冷、热、湿负荷的计算方法。第3章 空气热湿处理过程与设备(重点章)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了解常用热湿处理设备。能根据建筑环境控制要求,进行空气热湿处理过程设计计算。基本要求:1. 了解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途径,掌握热湿处理的基本方法;2. 掌握风量(送风、新风

10、)的确定和风平衡分析方法;3. 熟悉空气状态描述和空气混合过程分析;4. 了解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原理和选型方法。本章内容:3.1 空气热湿处理的依据与途径3.2 喷水室3.3 表面式换热器3.4 其他加湿处理过程与设备3.5 其他减湿处理过程与设备本章课内学时:8学时Unit 5 单元教案 3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并根据基本处理过程分析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与方案。掌握送风量、新风量的确定方法。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3.1 空气热湿处理的依据与途径送风状态的概念,送风状态点与送风量的关系;送风量、新风量影响分析及确定方法;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空气热湿处理

11、的途径与方法;空气量平衡、热湿平衡、污染物平衡的基本概念;通风的目的及通风量的计算。 本单元重点热湿处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计算公式通风量的计算(式3.5、3.6)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及其运用方法;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的关系及对空气热湿处理的影响。 处理方法:利用湿空气的焓湿图,介绍各种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状况;简单介绍常用空气处理设备的功能及能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启发学生应用基本过程实现空气的热湿处理。从平衡的角度分析风量与状态间的关系,利用焓湿图和各种平衡关系式确定送风量的大小。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利

12、用多媒体课件,幻灯演示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变化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堂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教学时数:3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空气热湿处理的方法,能够确定送风量、新风量的大小,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和方法。Unit 6 单元教案 3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 介绍喷水室装置,使学生对该设备的功能、特性和性能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表面式换热器的工作特性,能够进行表面式换热器的选择和校核计算。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本单元内容3.2 喷水室了解喷水室的基本构造、功能和特性;了解喷水室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热工计算、阻力计算;理解热工计算的几个基

13、本概念和影响因素。3.3 表面式换热器介绍表面式换热器的构造、功能、特性及应用;分析表面式换热器的空气处理过程;讲述表面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本单元重点表面式换热器空气处理过程分析;表面式换热器热工计算方法。喷水室内容作一般了解。 计算公式换热扩大系数(析湿系数)定义式:(式3.25);全热交换效率(热交换效率系数)定义式:(式3.30);通用热交换效率(接触系数)定义式:(式3.32)。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概念术语较多,容易混淆;影响因素多变,热工计算复杂。 处理方法:注意区分各概念之间的区别;阐明喷水室与表面式换热器的异同特点;复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的相关内容,加深理解。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课堂讲授重点内容,辅以多媒体演示图片,注意说明表面式换热器与喷水室的异同,讲述各术语的区别和作用。通过习题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学时数:3学时五、对学生的要求了解喷水室的功能和特性;掌握有关名词术语的含意和数学计算式;喷水室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了解表面式换热器主要类型和工作特性;掌握表面式换热器的热工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认真完成作业;结合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自学有关内容。Unit 7 单元教案 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