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107565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州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KI I2 HIO X 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AgIBKIO3CI2O4DI2O5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卢瑟福C门捷列夫D道尔顿3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

2、从远处闻到梅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4有关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C移走蒸发皿D滴加液体5青春期的青少年成长速度较快,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金属单质6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7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O4BAl2O3CNO2DP2O58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氧气C氯化钠D硫酸铜9下列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AHB2NCNaD2O2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

3、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将试管中“铜绿”加热时,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D电解水实验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1)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填“高”或“低”)。(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3)实

4、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实验操作)(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选用A, E装置制取O2时,在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将胶皮管和玻璃管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是先把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_入胶皮管。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填写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若发现E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_。(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3)装置B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_。(实验反思)(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5、,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若加热1.58g高锰酸钾固体,最多能得到_g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精确到0.1 % )(5)若用装置G制取气体,要满足反应物为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该装置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制氧气。请仔细观察G图,若要停止产生的二氧化碳,其操作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业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有关空气成分与用途研究的实验分析:(1)图1装置为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现象分析:图2中,反应30s后,BC段曲线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_;反应一段时

6、间后,CD段曲线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实验后期,DE段曲线压强明显变大的原因是_引起的(填操作)。下表是空气成分的研究结果: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只需列式)。(2)图3是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第一步:分离空气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_O2(选填“高于”、“等于”、“低于”)。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_改变(

7、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此分离空气法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方法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 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步:合成尿素根据图3流程写出利用NH3合成尿素和水的符号表达式:_。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kg(结果保留至0.1)。此尿素样品_纯净的尿素(选填是或不是)。1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写出仪器名称:a _ ,b _。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宜选择的一套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若收集到的氧

8、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若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填“p”或“q”)通入氧气。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否则或实验失败或发生危险。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A装置A,先调节试管高度,再放置酒精灯B装置B,先加入双氧水,再添加二氧化锰C装置E,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毛玻璃片D装置E,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发生装置中的反应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_。A集气瓶中装入1/4的水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氯酸钾

9、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最终能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克(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若有0.2 mol氯酸钾分解,求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取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31克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在减少为止,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为21.4克计算:(1)能制得氧气多少克?_(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16在公共场所有如图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2)纯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这比化肥广告中标

10、注的含氮量_(填“高”或“低”)。(3)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170克,则需施用该化肥_克。(4)根据保存方法推测,碳酸氢铵在受潮或_时容易分解放出氨气而失去肥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KI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a=0,a=-1;依据在单质中,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 I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HIO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b+(-2)=0,b=+1;NaIO4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c+(-2)4=0,c=+7;由此可知:KI I2HIO X NaIO4 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A、Ag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d=0,

11、d=-1;B、I(IO3)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碘酸根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C、I2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2e+(-2)4=0,e=+4;D、I2O5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2f+(-2)5=0,f=+5;综上所述X不可能是AgI;故选A2、C【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不正确;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不正确;C、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D不正确。故选C。3、C【解析】由题意,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

12、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故选C。4、B【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转移热的蒸发皿需要使用坩埚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5、C【解析】青少年成长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这里的“钙”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

13、”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6、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7、B【解析】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B。8、A【解析】A、金刚石是一种无定型碳,其化学式是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故A符合题意;B、氧气的化学式是O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aCl。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铜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uSO4。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的意义为:表示一个氢原子、氢元素,即有两种意义;B、在化学符号前出现了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即只有一种含义;C、Na能表示钠元素、一个钠原子和钠这种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