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例如考点分析命题趋势 3年24考,分值103分2015课标Ⅰ,1、2,8分2015课标Ⅱ,9、10,8分2015**,8、9,8分2015,11、12,8分2014课标Ⅱ,6、7,8分2014,11、12,8分2014**,13⑶,9分201441⑴⑵,10分2013,10,2分2013,九,6分2013,5,4分2013,7,4分2010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每年都有考察,其他高考试卷考察频率也很高;考察的容主要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及水文特征,考察的形式是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察的统计来看,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立、水污染及治理等为背景来考察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新课标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聚集、渗漏而建立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会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以下图示意雨水花园构造据此完成⑴~⑵题⑴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⑵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答案】⑴D ⑵B【考点透析】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立都不可防止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构造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和蒸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给量〔5〕影响下渗,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典型例题2】〔2015·新课标Ⅱ,9、10,8分〕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蒙特利尔失控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⑵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概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⑴C ⑵B【考点透析】二、陆地水体的补给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拟如下:河流补给水源径流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典型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春季气温上下;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夏季气温上下;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川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上下普遍地下水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普遍3.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主要是从河水构造、变化等入手,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汛、断流)等方面。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2)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一样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3)含沙量:与流域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构造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4)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_5)流速(水能):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典例精析】以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⑴D ⑵C【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2015•**卷,8、9,8分〕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答复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2015•卷,11、12,8分〕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答复3~4题3.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4.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2015·卷,8、9,8分〕科学研究说明,地球上水量是根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5~6题5.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6.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根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2014·新课标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局部(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局部,其中被植物蒸腾的局部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局部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7~8题7.以下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流域8.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以下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9.(2014·,41⑴⑵,10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聚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市,是**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⑵题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节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10.〔2013·地理,10,2分〕图下是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会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读图答复第10题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2013文综,5,4分〕图是北半球亚热带*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答复11题11.该地水循环最活泼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2013文综,7,4分〕以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3年高考真题]1.C 2.B【解析】试题分析:1.艾比湖面积的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出现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少;而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2.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怀林,保护水源;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开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应选B. 【考点定位】此题结合西部陆湖面积缩小,考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名师点睛】因气候枯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度便愈来愈高,潮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注入咸水湖的水都是淡水,而蒸发也为淡水;咸水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陆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资源短缺,因人口增长过快,开垦大量耕地,导致灌溉水增多,注入湖泊的水减少,这是引起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措施要控制人口数量、退耕还林还草、改进灌溉技术,开展节水农业3.D 4.C【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故封冻期长于南部第4题,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较差;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5.D 6.B【解析】第5题,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实现了不同类型水体的交换,维护全球的水量平衡,而径流还可以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将陆地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第6题,地表和地下径流不断将地表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而海洋蒸发主要是水汽蒸发,故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不断增加7.A 8.C【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局部形成径流〔蓝水〕,另一局部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局部7、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
A正确8、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的原则考察能力】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地理原理】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进9.【解析】第(1)题,珠江水系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补给水源应以雨水为主,夏季为汛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