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特点与复习过程的对照研究与反思石庄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一.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2013年高考江苏数学试卷延续了近几年的基本考点,考试内容立足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试卷结构稳定,突出双基,重视能力,知识点广,容易上手,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 卷Ⅰ的填空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10题是体现最低要求的容易题,只需稍作运算即可顺利完成, 11~14题复杂程度、能力要求和解题难度也不是很大当然这些题对把握概念本质属性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出较高要求 解答题着重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第15题和第16题,考生一致的反应是比较简单第17题是解析几何中有关圆的问题,考生认为第二小问比较困难第18题是有关三角的应用题,计算量较大第19与20题分别是数列与函数,有的考生认为20题比19题简单,19题只能做第一问,20题能做两问解答题每道题设置由易到难2-3小问,对考生提供了启发性帮助试题高度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传统数学思想方法重点考查,且难度大,要求高,考查灵活,附加题部分与去年相比,难度下降,选做题比较简单,必做题的第一题是空间向量题,计算也不大,最后一题先猜想后证明,有难度。
二.高考后的一些思考 针对今年高考试卷,反思之下,我们有许多商榷之处: 1、重视课本,基础夯实做的还不够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通解通法,这些方面还做的不好2、使用的复习资料题目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在复习选题时都知道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但是我们的试题出的还是偏难、偏怪3、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时还流于形式.4、在复习备考中,都知道进入高三复习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我们只是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2014年高三数学复习的建议石庄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1.复习的计划性:先排定科学可行计划,要求力足“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常规解题能力.文科已复习了函数(包括集合)、三角函数两大部分,开学初,建议对这两部分再适当强化(用练习巩固,或较为系统的再回顾)2. 重视课本才能使我们的选题有明确的目标:高三以练为主,一轮复习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
二轮复习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认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3.复习的系统性和递进性:在各个章节复习后,要给学生的一定的知识总结(较为全面与深刻的,以材料形式发给学生反思).其中含有常用的经验型公式、结论等. 并再给出一定的综合性问题(中等难度的),让学生课后练习(时间上不一定全放在一起练习,可以分周实施).这样的复习是一种“立体的”、“交叉的”方式,既起巩固作用,又起提升能力作用.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4.多研究考试说明(即考纲):纵观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教学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5.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6.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平时就要培养学生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老师讲解时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7.切实抓好专题过关与综合模拟: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模拟能够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说课的模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下午好! 我的抽签序号是____,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_》第__课时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熟练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____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 高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采用探究――体验教学法为主来完成教学,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重视了: 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2、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是一个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悟”构成的和谐整体教师的“导”也就是教师启发、诱导、激励、评价等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把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学生就是接受任务,探究问题、完成任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完美的结合也就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的演绎、解释和探究来组织和推动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目的明确的设计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引导探究,建构概念 数学概念的形成来自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难懂、难教和难学,这就需要让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3)自我尝试,初步应用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识的再次深化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注重知识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
我采用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____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