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10KB
约13页
文档ID:536437960
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1/13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题是什么?生:“金色的鱼钩”  师:啊,今天讲一个小东西,(板书“鱼钩”)什么东西?生:鱼钩  师:你们同意我这句话吗?生:不同意  师:这么小的东西(做一个手势),怎么不同意?  生:虽然这个鱼钩体积很小,但在课文里,没有它,就不能钩上鱼,小红军就吃不上东西,所以它关系到生命  师:很好,你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了  生:虽然这个鱼钩很小,但是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生:平常的鱼钩是钓鱼用的,而这个鱼钩,还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真好,蕴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生:虽然这个鱼钩是很小的,但是代表着老班长的一种高贵的品质  师:很好,大家从一个小鱼钩里看到了那么大的意义,说明大家很会学习因为它有很大的意义,蕴含着感人的故事,代表着一个人伟大的精神,所以课文上说它是什么鱼钩? 生:金色的鱼钩  师:(在板书“鱼钩”前加“金色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要带着赞颂和仰慕的情感来读,开始生:“金色的鱼钩”师:好,我看你们已经对课文的总体意义理解得很好了,但我不知道你们对课文的具体头绪把握得怎么样了?根据课文里说,进了草地不到半个月,一袋干粮就怎么样?生:吃完了,是两袋。

  师:后来有一次在夜晚,老班长和小梁谈话时,老班长说过一句话“我看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这片草地”走了十五天,断粮了,陆陆续续又走了几天,后来说大概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去你们想一想,他们在草地上大概一共走了多少天?生:三十多天  师:光说出来的就三十五天了,再加上陆陆续续的大约共有四十天这位作者还真会写文章要让我写这四十多天,将会成为一篇长篇小说,但是人们看起来恐怕没味因为有好多日子,没有特殊的事,也把它写下来,你们想这样写四十天,是一篇好文章吗?生:不是  师:所以作者在组织材料的时候,很费了一番脑子你们想想,他动的什么脑子?这可与你将来写作文的方法有关系  生:把一些有中心的地方写得非常多,而没有中心的地方写得非常少  师:第一太笼统,第二听不懂众笑)这文章里什么叫“有中心的地方”?什么叫“无中心的地方”?你可能心里明白,但没说明白  生:把一些有关中心的事例写得很详细,而把与中心没关系的写得很少师:第一,你的发言是按照他的思路说的,第二是给他的发言作了一个解释,是不是?你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  生:作者动的脑子是把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句子写下来  师:换汤不换药众笑)意思差不多。

生:与中心关系大的……  师:(打断)还是这样你们就不能独立地想一想,别人这么说过了,我就不能这么说了,换一个角度思考  生:我觉得是抓住了人的话语来显露人的特点  师:思路是新的,你们想想,要会听话我刚才说了一共四十多天,他是一天一天挨着写的吗?如果不是的话,他是怎么写的呢?生:作者是综合写的  生:作者是把四十天来一天一天情况在脑海里写下来  师:意思是作者把这四十天来的情况在脑海里进行了回忆,这是在整理材料,下一步呢?  生:他把四十多天思考出一个中心,然后把重要的几天选择出来,就成了这篇课文师:好,思路很好  生:把这四十多天里和中心有关的句子综合起来……  师:(打断)什么是有关无关?写在文章里的每一个句子都和中心怎么样?生:有关  师:你不能说把有关的怎么怎么样,无关的怎么怎么样如果作者把无关的东西也写进文章里面的话,那他就是个蹩脚的作者这回你们顺着她的思路(指刚才发言的女生)往下想,因为她的思路是正确的  生:前二十天感人的事情比较少,后二十天感人的事情比较多师:错了  生:作者把这四十天记忆最深的写下来,记忆不深的就是无聊的,所以他就没写  师:你说的话我又不太同意了,你可以说有些记忆不太深,或者印象不太深的,不可以说是“无聊”的,革命战士克服困难在草地上行军,怎么能说是无聊呢?  生:我觉得是无聊的。

因为在草地上走啊走啊,觉得是无聊的  师:我明白了,他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他心里想那些战士们又饥饿、又疲劳,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行走,心里是无聊,没意思但是你那样表达,容易让人想成另一个意思,要注意表达方式好,大家注意,这四十多天,作者没有一天挨着一天写,他选择了几个印象最深,发生了特殊事情的日子,重点写,别的都是用概括的语言带过去,对不对?生:对  师:你们都预习了课文了你们想想,作者都抓住了哪几个日子?那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不看书行不行?就看看你预习后在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对一些看书的学生)现在看书是缺乏自信  生:二十天后,他们没有干粮吃了老班长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水面上跳出一条鱼  师:对,大家正在饥饿威胁中,那一天老班长偶然发现了一条鱼,从这以后他就给同志们钓鱼吃,同志们就喝上了什么?生:鱼汤  师:这是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日子,对不对?生:对  师:咱们给记录下来,起个名字叫(板书“鱼汤”)有鱼汤的日子,谁还记得哪一天?  生:在有鱼汤的日子后,老班长总是在池塘里给我们钓鱼吃,可是……  师:(打断)简单点说,你记得哪个日子发生过什么事?  生:我记得那个日子发现了老班长吃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师:他发现了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是不是?生:是  师:(指刚才发言的同学)你去写“秘密”,在“鱼汤”的后面学生板书)谁还想起了哪个日子?生:我还记得有一天老班长在钓鱼的时候昏迷不醒了 师:奄奄一息,后来接着就怎么样啊?生:牺牲了  师:你想起了老班长牺牲的那一天你们说,是老班长奄奄一息,接着牺牲了;还是他最后说的那些话,哪个给你印象最深?生:老班长临死前说的那些话  师:给你的印象深是吧?临死的时候说的话,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生:遗言  师:对,可以咱们写这儿吧在黑板后部的空处写下“遗言“)谁还想起哪天?  生:那一天,鱼汤特别少,由于小梁知道了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就不喝,其余两个小同志也不喝  师:那么老班长就怎么样?  生:就不高兴了,批评小梁同志  师:说得太多,概括一些,那天老班长命令大家怎么样?生:命令喝鱼汤  师:对,非常概括地说,(在板书“秘密”和“遗言”之间加“命令”)你们看看选出几天来?生:四天  师:对,四天其实这四天里也有详有略,哪一个写得最略?生:是“喝鱼汤”  师:对,这个就是发现了鱼,大家有鱼汤喝了,生活有了转机,很简单所以这一天写得相对来说比较略最详细的写了几天?生:三天。

  师:发现秘密的那天,命令喝鱼汤的那天,临死留下遗言的那天这是最详细的三天,这个作者有办法没有?生:有办法  师:四十多天,他选择了这三天详细地写,又把必须交代的发现鱼那天,稍微略写但是你看到这几天是不是就能够想到整个儿四十多天的情况呀?生:能  师:这就是作家的艺术手法比如你们将来写“愉快的假期”是不是要一天一天挨着写呢? 生:不是  师:你也选几个最高兴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日子,重点来写对吧? 生:是  师:那么其他的日子就不管了吗? 生:一笔带过  师:有的可以一笔带过,有的捎带着略写那么,《金色的鱼钩》这一篇文章是怎么捎带写的?大家看看书,先看最后,老班长牺牲后,作者就放下笔不写了?生:没有  师:最后又写了一段那给最后一段起个名字叫什么呢?(有学生说“纪念”,有说“遗物”,有说“鱼钩”……)  师:作者把这个鱼钩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把它珍藏起来,准备将来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吧?但现在还没送,把它怎么样?师:珍藏起来  师:那这个名字该怎么起?生:“珍藏”  师:(在板书“遗言”后加“珍藏”)这是最后写的,但又是必须要写的你们往前面找一找,看看开头写什么?  生:开始是写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

  师:进入草地了,是写整个红四军还是他们几个人?  生:红四方面军  师:是吗?你好好看一看  生:开头写的是我们几个人  师:几个人怎么样了?生:几个人得病了  师:得病怎么了?住院了吗?生:落后了  师:也就是说,在后面跟着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跟队”行不行?生:行  师:(在板书“鱼汤”前加“跟队”)不是正式地与大队一起行军,而是跟在后面走,看看“跟队”后面应该写什么?  生:写老班长的样子  师:这个可以同“跟队”放在一起,因为带领我们的人是什么样呢?所以可以和“跟队”算同一部分内容后面写什么呢?  生: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起个名字 生:饥饿生:威胁  师:什么威胁没说生:没粮食了众笑)  生:在粮食两字后面加上个问号,表示“粮食成了问题”  师:也可以,再想想,明确一点,粮食怎么了? 生:吃完了,缺粮食  师:缺粮,还不够艰难 生:断粮  师:对在板书“跟队”后加“断粮”)断粮的情况应该不应该介绍?生:应该  师:那么,我们跟着队走,由谁来带领,应该不应该介绍?生:应该  师:作者所写的,都是应该写的,有没有跟中心无关的东西?生:没有  师:大家看一看一共写了几个小标题?生:七个。

  (至此,板书的七个小标题依次为:跟队、断粮、鱼汤、秘密、命令、遗言、珍藏)  师:这么说课文可以分几段?生:七段  师:现在你们把课文分一分段,其实找到每段的止点就可以了  (学生各自在书上给课文划分段落)  师:这就告诉你们了,以后给课文分段,不要拿起书来一边看,一边急急忙忙地划,要先把整个文章整体掌握了,看看它究竟写了哪几个内容,把每一个内容弄清楚了起止点好找不好找?这就告诉你,给文章分段,不要先找起止点,要先有一个小小的哪怕是朦朦胧胧的段意,或者是小标题有了这些,再去找起止点,分段就不容易错了你如果开始就找起止点,再想想段意,那容易搞错学生分段完成,教师稍作订正)  师:大家打开书,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一般讲课我不先范读,这一课写得特别好,我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大家看好书,我来读教师读课文,因读得投入,竟落下眼泪听课的学生和几百老师也都心情沉重,潸然泪下,礼堂内唏嘘不断,无法继续上课)  师:大家先休息一会吧,换换情绪,好  第二课时  师:咱们接着上课,看到老班长这样一个人,他在危难的时候,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别人,保全革命下一代人,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有学生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我为有这样一位革命烈士而感到骄傲师:对,应该有这种自豪感  生:我看出一个现代的小学生和一位革命战士是有差别的这位革命战士是无私的,而我们有的同学却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  师:好,说得不错  生: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了红军叔叔的汗水和鲜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师:肺腑之言  生:老班长真是好党员,是党的好儿子  生: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还有很多很多像老班长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珍惜黄金时光,认真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师:对,大家这样想,就没有辜负这个作者对大家的希望,也确实为我们有这样一位战士感到骄傲我们深深地怀念他,对吗? 生:对  师:好,大家起立,我们带着崇敬的、无比怀念的沉痛的心情,为老班长默哀大家闭上眼,低下头学生默哀)想一想,在饥饿的时候,在困难威胁的时候,老班长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在他临死之前,他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几句话,说的是什么?“你们吃吧,你们还年轻,吃完了一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