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修2学案6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docx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73KB
约7页
文档ID:536432295
选修2学案6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docx_第1页
1/7

学案62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本课考点:(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考查重点: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关注热点: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等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以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②以________________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③发展________________2)意义:巩固了________________;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过渡的新道路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1)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前,把________________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2)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变为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思维拓展新经济政策对我们的借鉴意义(1)作为一种政策的转变,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运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与资本主义结盟的策略,代替单纯的计划和行政划拨手段,说明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制定政策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2)作为一种体制创新,新经济政策确立了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说明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在经济上保证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3)作为一种思路建构,新经济政策的着眼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成功实践正是反映并且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统一性与多样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1)斯大林认为,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消灭规律、创造规律2)斯大林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

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________________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2)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________________不会导致资本主义3)斯大林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____________基础之上4)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____________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3.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1)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避免破坏国民经济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损害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

因此,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1.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2.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3.协调比例关系(1)____________是建设重点,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不可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2)要按照____________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3)大力发展________工业,但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4)____________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4.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的关系,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关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要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5.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____________,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特别提示 把握本知识点,请记住下面一段话:“基本照抄”,借鉴苏联;问题暴露,“以苏为鉴”《十大关系》,重要文献;基本方针,贯穿全篇协调比例,工业重点;生产资料,优先发展;不可忽视,粮食生产沿海发展,内地贡献;内地落后,沿海支援加强国防,经济在先中央地方,集权分权;各方利益,兼顾勿偏学习各国,成功经验;最不可取,机械照搬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1)原因: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__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2)范围: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4.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命题角度一 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探究一] (2009·江苏单科)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

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命题角度二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探究二]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材料二 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背景?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相似之处? 命题角度三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探究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哪些观点?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