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doc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50KB
约23页
文档ID:533528050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doc_第1页
1/2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摘要)1、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进行脑力劳动2、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每日不间断读书,潺潺小溪注入你的科学知识大海,从而达到终生备课的境界3、小学阶段,老师要教会儿童学习,使他们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4、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5、通过让学生多阅读,尽力为学生的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6、让后进生多阅读,从而激发他们的思想,减少他们在初学中遇到的障碍7、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教师不要让学生的知识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思考、创造的手段8、要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在思考中获取知识9、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思考,就能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11、在接触新的学习内容之前,尽量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思考新教材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12、检查家庭课业经常是一件费时又没有效率的工作,教师可让学生准备好检查家庭课业的草稿本这样在检查功课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检查的真正目的。

13、知识的评定不应是孤立的,每一次评分都要有意义,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愿望,通过知识评定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14、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知识迁移和重组的过程,要教会学生重复学习的策略,领悟复习的重点,从而达到复习的效果15、要减轻批改练习本的工作,教师应先设法减少学生作业的错误,检查时采用定期抽查法16、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教师应把本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中让学生从事的积极活动的内容做好安排,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他的思维和言语发展,提高他的写作水平17、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思考和识记之母,尤其在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是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18、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尤其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9、对那些很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教材的学生,主要应靠阅读、 阅读、再阅读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智育这也是实践工作中“对后进生个别施教”的工作要点20、当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时,教师不宜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能力与知识应协调发展21、兴趣的秘密何在▲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的奇异的过程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在让学生的手和手指尖触到到创造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对那些无动于衷的头脑,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作为教师来讲,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在纲要求的多十倍二十倍▲你可以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老师来一番竞赛▲你可以成立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近你的学科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同融为一体▲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分层布置作业▲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使学生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教低年级的学生,力求实施这样一条原则:每一个学生都要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

24、谈学生的智力生活进▲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时期▲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更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地不愿意思考▲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也理解成个人的小天地▲对于课外小组,无论如何不能把它作为提高及格率的手段,它们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25、想克服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的脑力劳动,让他的下半天不上课,让学生在教室里完成课外作业或读书▲ 合理安排教学的课程26、要教会孩子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儿童来说,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这和成年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谁不考虑童年的这一特点,他就很难理解儿童的心情,经常会碰壁▲不要硬性要求他进行思考,不要向他们指出,在对一件事情着迷时不能忘了功课,也不要把他们和吸引人的事情隔离开来▲要谅解孩子的分神现象,但是并不是要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

▲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东西27、让每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在一到三年级,一定要在班级里建一个“书籍之角”,在这里陈列一些内定较好的并且且使儿童感兴趣的书籍▲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就不会带来益处▲学生的第一爱好就应该是喜欢读书▲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爱好的发源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那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能促进儿童对事实、现象、因果联系、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要吸引那些思维混乱而迟钝的学生参加复杂的、动脑筋的劳动中来▲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些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进行思考29、怎样样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呢▲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的一种内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才能做到让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30、谈谈直观性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生解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在动手解题之前先“把应用题画出来”,他这样做的根本用意是完成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要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到自然界和劳动中去教给儿童思维▲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至少要对每个儿童的思维进行为时近一年的研究,才能对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充分准备▲要告诉家长“孩子的智慧,取决于家长的智力兴趣与书籍在家庭中的地位” ▲要在工作之前了解孩子父母的健康、工作、思想水平等情况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一些儿童在大自然里,常这样问:为什么太阳在将落时会变成红色的?太阳在夜里躲藏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秋天的树叶有的变红,有的枯黄?……这一现象说明在这一类儿童身上抽象思维占有优势说明这一类儿童将来在学习数学和其他精密科学将会很感兴趣▲ 教师要把孩子带到自然界中去,让他们在美的事物面前体验到惊奇的感觉,并同时进行思考和分析。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了解到,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哪一种类型占优势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说明了教师只有每天不断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 ▲教师要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因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 教育者的个人藏书里应有三类书:所教学科方面的书;心理学方面的书;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在课上关心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是一个老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怎样让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呢?可以给学生上一钟专门的“思维课”要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35、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依靠自己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记忆就越牢固▲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记忆就越牢▲要让学生体验发现现象之间得出乎意料的相互联系的那种惊奇的情感▲小学阶段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小学里要有一种以发展思维、培养智力、打好记忆为基础为目的的专门工作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死记硬背的产儿,它的最不吉利的产物之一,就是书呆子气。

▲用随意识记的方式学习,是造成书呆子气的原因之一▲对于学生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我们要让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比例▲不随意识记(阅读有趣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到大自然中去,可以使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充满鲜明的审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的想象活动与儿童的智力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离开了绘画,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上,有时候可以把应用题画出来38、如何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首先求对手的小肌肉应当比与字先行一步▲让儿童的手做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可以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和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早在三年级、最晚在四年级就要使他能够笔不离纸地写出较长的词39、教给儿童左右手都会工作▲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性的工具▲会用双手从事劳动的能工巧匠们,在同样的一个现象中,能够比只会用右手工作的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 在锻炼儿童的左右手时,宜训练精细的劳动40、动手和智慧▲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人的双手与智慧的发展有某种关系▲我们要发展儿童的智力,就必须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劳动训练▲训练双手的劳动是唯一能发展儿童的智慧的途径▲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能激发大脑里的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41、▲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个性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的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以实现 ▲智力训练性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42、▲你去仔细地问问学生,尽量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于是你就会逐渐明白,良好的阅读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学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儿童在小时候听过哪些故事,学生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是否注意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相互关系,等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