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9.50KB
约9页
文档ID:532378725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_第1页
1/9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小飞猪2011-2-14首飞的LCH武装直升机正在举办的印度航展中,由印度斯坦公司研制的轻型攻击直升机——LCH首次公开亮相,成为本次航展的“明星”根据印度说法,LCH是从印度研制的先进轻型直升机——ALH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ALH计划是印度众多计划中少有的获得成果的计划之一,不但装备了印度军队,还成功出口中,因此印度对于LCH也寄与了厚望上世纪80年代,为了替代印度还在使用的“猎豹”型直升机(该机是印度斯坦公司授权生产的法国SA315直升机),印度决定研制一型4~5吨级轻型直升机,印度空军和陆军要求该机具备运输、巡逻和火力支援等能力,而海军希望该机能够改装为反潜及反舰型直升机,考虑到印度国内的高温高原使用条件,所以印度要求该机由较大的功率载荷,以提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由于这些指标超出了印度自身的技术能力,所以HAL与当时的西德MBB公司签署协议,协助研制ALH型直升机,根据协议由MBB公司研制设计ALH的机体、传动系统和旋翼系统,而发动机则选择了透博梅卡公司的TM333涡轴发动机,实际上ALH和“猎豹”一样,都是由西方公司设计,然后由HAL生产的直升机,ALH于1984年开始研制,1992年试飞,1997年开始投产,但是由于生产中出现问题,向印度陆军交付工作到2000年才开始。

印度称其为“北极星"(Dhruv),目前印度已经装备大约100架左右的ALH,并积极开展它的各种改进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轻型攻击机计划——LCHHAL公司研制的ALH直升机,前为侦察型,它是LCH的基础,后面是通用运输型受ALH计划成功的鼓舞,印度决定不再进口国外武装直升机,而是自行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这在印度武器装备建设中是非常罕见的,印度首先在ALH直升机的机头加装了光电转塔,机下加装一门20mm口径旋转式炮塔,两侧可以加装4枚反坦克导弹和机载航空火箭吊舱,为以后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印度陆军在以色列的帮助下,对现有的Mi—17和Mi-35型直升机进行航电方面的升级,这两种飞机的改进都加装了以色列提供的航空电子系统,包括模块化任务计算机及玻璃化座舱、数字地图、导航地图等,这些系统采用1553B数据总线联结在一起,提高了飞行员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其中Mi-35还装备了前视红外跟踪系统,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HAL公司进一步积累了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经验.采用任务24套件改装过的Mi-35武装直升机未改进前的Mi-35改进后Mi-35,圆球状物体就是HMOSP2006年HAL宣布为在ALH的基础上,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LCH,在现有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也是国际通行的办法,如AH-1武装直升机就是在贝尔-206的基础上研制的,这样可以最在限度利用原来的部件,节约研制的难度和时间、费用,LCH采用了其他专用武装直升机一样的纵列式阶梯式布局,这样的好处就是机身外形狭窄,机身阻力较小,有利于武器的瞄准和发射,侧向视界好,在纵、横向受到撞击的时候,能改善飞行员的生存能力,另外由于两名飞行员距离较大,因此直升机被一发炮弹击中的时候,两名飞行员同时受伤的可能性很小,但缺点就是这种布局后座飞行员下方视界较差,更重要的就是增加飞机的重量,这是因为采用串列式阶梯布局导致飞机长度加,从而增加体积和重量,同时由于两名飞行员分开,需要给增加一个座舱、一套飞行仪表,还要加上防护装甲等重量,除此之外,专用武装直升机提高结构坚固程度,以增加飞机紧急降落时能够保持飞行员,这同样会增加飞机的重量,所以运输直升机改装为专用武装直升机的时候,重量明显增加,如果发动机功率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就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作战能力,俄罗斯Ka—50的改进型Ka—52没有串列式布局而是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为了解决机体增重而导致飞机战术技术性能下降的问题,印度在LCH的结构上采取较大比例的复合材料,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飞机的空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年MBB在研制ALH的时候就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其中就包括大规模运用复合材料,根据相关资料,ALH的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的旋翼、桨毂和尾桨,机身蒙皮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超过60%,而全机重量的55%都是复合材料,因此这些优点可能会被LCH继续继承,同时大规模采用复合材料还有助于提高飞机的隐身能力,笔者注意到LCH的机身侧面有一定的棱边,这样可以散射照射到本机的雷达电波,显现LCH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LCH采用的是阿蒂丹1H型涡轴发动机除了尽可能的降低自重外,LCH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ALH原来的使用的是透博梅卡TM333涡轴发动机,具备全权数字电子控制能力,最大应急功率788kW,起飞功率为746kW,而LCH换装了透博梅卡阿蒂丹1H涡轴发动机,印度称为Shakti(“力量"之意),最大应急功率增加到1,000kW,以起飞功率一般是应急功率的90%计算,其起飞功率可以达到900kW,比TM333增加大约30%,较好的保证了空重增加,飞机仍旧维持较好的功率载荷比,保证和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和适应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作战能力.LCH的座舱拥有两个多功能显示器从LCH的机头红外器件来看,笔者认为还是以色列IAI公司塔曼分部研制的直升机多任务静载荷光电系统——HMOSP,该系统是塔曼分部为新世纪直升机、无人机改进研制的光电系统,该系统是从塔曼分部为美国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研制的夜间瞄准系统-—NTS发展而来,系统包括前视红外探测系统、CCD摄像机、激光测距仪、自动跟踪系统等组成,已经用于印度陆军Mi—35武装直升机的升级,特别是塔曼分部还帮助印度陆军完成了HMOSP与现有AT-6反坦克导弹的兼容,所以这意味着LCH可以使用印度陆军现在大量库存的武器,HMOSP的使用也代表着LCH的航空电子系统可能是以曼塔分部的任务—24系统为基础,印度陆军的Mi-35武装直升机升级采用的就是任务-24系统,该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骨干,任务计算机为核心,将座舱显示、导航、外挂管理、电子战等系统有机相连,形成统一的网络,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和统一显示,从相关图片来LCH的座舱由两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可以显示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导航主、飞行及威胁告警等,提供给飞行员的数字地图代替了传统的地图,它与输入和显示单元一道可以协助飞行员制定任务计划驾驶舱具有完全的夜视功能,驾驶员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均可通过单眼头盔显示屏进行观察,同时每个飞行员还有ELBIT公司提供的头盔瞄准器,任务—24系统还包括IAI提供的综合防御系统,这套系统包括雷达、激光告警系统以及箔条、照明弹投放架,如果需要还可以加装红外干扰机。

具备较强的自卫干扰能力根据印度陆军的计划还希望为LCH装备数据链系统,以连接指挥中心与友邻作战单元,特别是该机还具备指挥无人飞行器的能力,形成一个完善的网络作战系统从公开的资料来看,LCH的武器包括机头一门20mm火炮,是法国地面工业集团提供的M621型,该炮是新一代低后坐力、轻型机载火炮,具备重量轻、火力猛的特点,其他机载武器包括;比利时FZ公司提供了九头蛇70mm机载火箭发射器,该火箭最大射程为7km左右,MBDA公司提供的西北风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双色、全向导引头,多元红外器件,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作战距离可以达到6km,导弹从导引头锁定目标到发射仅需要4秒钟,从LCH的模型来看,LCH采用的是西北风的双联装型号,目前LCH的机载反坦导弹型号还没有透露,不过从Mi—35可以凭借HMOSP发射AT—6反坦导来看,LCH使用该导弹应该没有问题,不过AT—6采用红外测角、无线电传输指令,性能较低,所以未来印度陆军可能会用自行研制的毒蛇反坦克导弹取代,毒蛇反坦克导弹采用了红外成像导引方式,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特别是锁定目标后可以自动调整弹道攻击目标防护薄弱的顶部,具备较高的作战能力。

LCH的机载武器,上面的标志分别是比利时FZ公司和MBDA公司从以上可以看出,LCH和和印度其他武器装备计划一样,都是属于将国外先进技术“拼装”在一起;LCH采用了MBB的旋翼系统、透博梅卡的发动机以及以色列的航电系统,LCH的研制进度和其他印度武器装备发展计划一样也是数度拖延,原计划2008年的首飞一直拖延到2010年3月份,显示HAL的系统综合能力仍旧有待提高目前印度官方并没有公布LCH的具体技术指标,只是笼统表示这LCH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7吨,最大速度大约270km/h,从这个指标来看LCH战术技术指标大致相当于欧洲的“虎"式武装直升机,实际上“虎"式的研制者之一MBB公司就是当年ALH的研制者,两者存在许多技术的关联性,比如旋翼系统几乎相同,都使用MBB公司的DMH翼型桨叶,但是“虎”式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为6吨,最大平飞速度(护航型)约290km/h,在旋翼系统、发动机功率都要比“虎”式稍大的的情况下,LCH的性能指标比“虎"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了HAL在空气动力等方面的功力比起MBB还是有很大的差距.LCH的众多系统来自于国外厂商“虎"式武装直升机与LCH系出同门,但是明显高出一筹。

除了气动的差距外,HAL的飞机结构方面的功力同样让人不能恭维,根据海外资料,LCH完成设计时居然超重了580kg—-相比较之下,LCA的原型机超重也不过1,000kg,后来经过努力TD—1号原型机降低到400kg,根据HAL的说,即将试飞的TD-2原型机有望再降低100kg,而TD-3的目标是80kg,也就是说当LCH进入服役前仍旧有200kg的重量无法消除,根据世界飞机飞册,虎式直升机的尺寸与ALH相近,前者的旋翼直径为13米,机身长(旋翼转动)15.8米,ALH的旋翼直径为132米,机身长为1587米,虎式结构重量大约有80%是复合材料,空重3,300kg,这样LCH目前TD—1号机的重量在3,700kg左右,并且笔者注意到目前TD—1型机上并没有看到雷达告警、激光告警和箔条/照明架发射架,机载武器也仅仅只是机载火箭,没有加装导弹等武器,如果加装这些设备后重量可能还要增加大约100公斤左右,这样LCH的有效载荷只有2吨,相比较之下虎式的最大起飞重量在6.1吨,有效载荷大约28吨左右,这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由于自重增加,其功率载荷低于虎式直升机,飞行性能比起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于HAL来说,今后LCH研制最主要的目标可能还是减重。

这似乎说明LCH在短期内可能还无法担负大任,所以印度要重新招标向国外采购先进武装直升机.制造中的LCH原型机,超重成了LCH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LCA到LCH,超重几乎成了印度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痼疾,这实际上印度自身技术实力薄弱,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的一个缩影,引进国外技术固然可以迅速的得到先进技术,但是国外厂商需要只是市场,而不是竞争者,因此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往往并不提供,也就是只会告诉你怎么做,而不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LCH来说,MBB虽然帮助HAL完成了ALH主要的设计工作,但是一些关键的地方肯定守口如瓶,就造成了HAL利用这些技术,研制来的飞机比原厂产品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实际上我们看下印度自行研制的武器装备,尽管安装许多先进系统,有国外知名厂商助阵,但是大多曲曲折折,定型之路漫长无边这些告诉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能够迅速消化、吸收这些技术,并能够为我所有,才是提高的正道,一味的引进,只会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局面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