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合唱团训练对喜欢唱歌的中老年人来说,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合唱队员的演唱能力直接影响到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因此,通过训练来提高合唱队员的演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合唱训练的内容很多,有呼吸、起声、共鸣、音准、咬字吐字,以及视唱练耳等等高中老年人的演唱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训练:(有些内容可以互相结合、穿插,可结合歌曲的排练来进行)一、呼吸训练气是声之源泉,有了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才能唱出具有气息支持的好声音呼吸是人的本能,但歌唱呼吸不同于平常的说话呼吸,它支持的声音是更宽的音域,各种强弱不同的音高,在声音的力度、高度、时值上都比一般说很复杂得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歌唱中就必须运用腹式呼吸,以避免胸式呼吸所造成的喉头声带不必要的紧张而影响发声能力有些中老年人,在歌唱时往往就是用胸式呼吸,胸的上半部很紧张,肩膀都抬起来,这样就会引起喉头、脖子紧张而影响发声同时他们缺乏对气息的控制,演唱时就像皮球泄气一样,整个胸部塌陷,每唱一句要换好几口气为此建议大家,先学习有意识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很容易体会,只要你静静平躺在床上,自然地进行呼吸,这时你用手抚摸,就可以感到腹部的一鼓一息,吸气时肺的下半部在向四周扩张,而上半部基本不动,这就是最自然的腹式呼吸。
当你有了感觉和体会后,就可以在床上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呼、吸气练习,步骤是开始慢慢吸,保持两三秒不动,再慢慢呼出下一步,逐渐加快吸气速度,仍保持两三秒,再慢慢呼出,开始是用鼻子吸,逐渐加用口腔吸,最后以口腔吸为主当你在床上练习会控制后,就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练习,尽量使自己的感觉保持和床上呼吸一样;最后是站立进行腹式呼吸练习,过程与前面相同这三种练习做完,你就知道什么是腹式呼吸了如果你在这个基础上把吸气量增大一些,这时肺的上部也会参加活动,略有扩张,这是正常现象当你掌握了腹式呼吸的要领,这只是基础,因为歌唱时的呼吸是有控制的腹式呼吸,所以你就必须不断地练习,以增强肺活量和控制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吸气完成后,当你慢慢呼气时,必须使肺的上部和下部,保持吸气时的扩张状态,仅仅用小腹慢慢往里收,直到小腹收缩完,胸部再慢慢收缩,直到吐完一口气;第二步,吸气过程同上,在呼气时用舌面轻轻抵住上颚,使气流慢慢流出,发出轻轻的嘶嘶声,这时你可用耳朵倾听声音大小是否一样,也就是呼气的控制力是否均匀;第三步,吸气过程同上,呼气时用一句短语,如“一个葫芦一个枣”或从一数到十,连续不断、反复地说,用平常说话的声调,并可计算时间,在不断的练习中会逐渐增强自己的肺活量(读秒越来越长);第四步,吸气过程同上,呼气时闭口唱哼鸣(hum),声调不要太高,同说话音调差不多。
下巴放松,嘴里含了一小口水一样,上下牙齿略分开,双唇轻合吸气时的姿势:两腿直立,立腰挺胸,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脖子、下巴、牙关放松,眼睛平视,两脚稍分开吸气时口鼻同时吸气,腰部、肺下部包括后背要有扩张感,呼气时有控制地收紧腹肌,形成与下沉扩张的横膈膜相对抗,自始至终保持这矛盾的紧张状态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基本掌握要领后,可结合发声进行训练,在发声过程中注意掌握、控制呼吸;2、每次呼吸不要过饱,以免引起身体过度紧张,影响气息控制;3、呼吸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只有长期训练,才能获得扎实的基本功;4、必须正确掌握发声方法和共鸣、吐字等技巧,呼吸才能真正运用自如;5、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大概五至十分钟,老年人在刚开始练习时有的可能会出现头晕现象,可稍事休息后再练,时间自己掌握二、发声训练(一)为什么需要进行发声训练歌唱训练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发声器官的功能,以获得最美的音色和最宽广的音域,最大幅度的音量以及表达作品各种感情的演唱技巧因此发声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但也是较复杂的训练,因为人体的很多器官在内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发声训练主要依靠老师的正确指导发声训练也是合唱训练中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个大部分队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合唱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老年人因为年龄关系,声带老化、中气不足,导致歌唱能力下降,音色较差,更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因为合唱团个人的歌唱能力直接影响到他所在声部的演唱能力,而声部的演唱能力又影响到整个团的演唱的水平(包括音色、音域、音量、音准等等)因此对团员进行长期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耐心的声音训练,是提高中老年合唱团演唱能力和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合唱团声音的和谐,和音色的统一是密切相关的,而音色的统一又和发声方法有关,目前很多训练有素的合唱团,其合唱队员的歌唱方法,大多以意大利的美声唱法(belcento)为基础的美声唱法是训练合唱队声音获得统一、和谐音色和提高歌唱能力的最好方法二)什么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中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欧洲声乐艺术家们几百年的经验总结积累,并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它通过正确的训练,使人的歌唱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腹式呼吸:主要用相同膈膜控制,通过练习增强膈肌、腹肌、胸肌的力量,增加了肺活量,使气息运用自如它的用力部分与颈部的距离较胸式呼吸远,避免了喉头不必要的紧张,使下巴放松,气息畅通强大的、运用自如的腹式呼吸的能力,使声音获得有力的支持,为正确的歌唱获得了基本条件。
2.整体共鸣的运用:人体有许多不同的共鸣区,由于生理条件的先天差异,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长得不同(主要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加上每个人的头腔、口腔、鼻腔、咽腔、喉管、胸腔等等,都会有所不同一般人在歌唱时,这些共鸣区的运用处于自然状态,所以个人的角色相差很大,产生了所谓的声音的“个性”,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沙哑浑浊、有的透明清澈……这五花八门的音色,对于独唱者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需要音色统一,讲究声音共性的合唱来说,这可是大忌而美声唱法训练声音,要求打开喉咙,训练人的各个部位ideas共鸣,发挥人的整体共鸣(唱高音时保持最大程度的胸腔共鸣,唱低音时,保持尽可能的头腔共鸣----即所谓的高位置),以产生最大的音量,最多的泛音(一个物体震动时泛音越多音色越好听),尽可能圆润、优美的音色这种音色恰恰是合唱时最适合的音色3.科学完善的发声方法:美声唱法在欧洲经历了四五百年以上的经验积累,加上近代得到各种科学仪器的测试、辅助,总结了一套完善的训练方法,使人的声音在歌唱能力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获得了个人生理条件下最优美的音色、最宽广的音域、坚强有力的气息支持、音量强弱控制自如的能力,声带长时间歌唱而不会吃力、嘶哑。
这是美声唱法的主要优点,也就是每一个合唱队获得统一、优美声音的基础三)发声训练中女声部的假声训练有的中老年合唱团在排练合唱时,会出现以下问题:1、声音很杂,特别是女声,很多人用“大本嗓”歌唱,个性很强,所以音色很难和谐;2、高音唱不上去,唱什么曲子都要降调,但降了调以后低声部又低不下去,经常产生这一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声就应该学会用假声来歌唱假声发生时,声带边缘震动,声门有一条缝隙,发低声时,裂隙几乎等于声带全长,随着声音的提高,声带的缝隙变短,震动的范围变小,由于震动范围变小,可提高频率,发出很高的声音,这就是用假声能唱出的高音原因中老年合唱团的女声,学会用假声歌唱,再用上腹式呼吸、打开喉咙、提高位置等发声方法,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就圆润悦耳,合唱声音就容易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了开始用假声歌唱时,容易出现下列情况:1、不会发假声中老年人要多听并,模仿用假声演唱的歌曲,努力去找到发假声的感觉(开始可能发出的声音不好听),要学会鉴别唱真声和假声时喉头器官的不同感觉,假声的发音状态一般都在较高的声区上先找到,最容易唱的音区在小字二组c-c之间,发声母音用wu、O、A练的时候要打开喉咙,张开鼻腔,像半打哈欠那样(注意不要打过头),并且保持在练习的始终,同时还要注意放松下巴,保持吸气时的低喉头状态,在逐渐巩固了假声唱Wu、O、A的感觉后,再练习e、i;2、发出的假声细而无力,没有共鸣,很吃力。
这是由于发假声的肌肉能力差,气息支持不好,没有发挥整体共鸣而出现的情况在学习假声歌唱时要找两个支持点,一个是呼吸的支持点,一个是上部共鸣的支持点,上下两个部位的积极行动,使气息形成气柱,通过不断的练习,发假声的肌肉慢慢增强,音量就回逐渐增大歌唱本身,是一个全身协调配合的运动过程,中老年人由于腹部肌肉群松弛和声带老化的原因,刚开始练习,必然很吃力,随着不断练习,会慢慢好转;3、声带有嘶嘶的漏气声这是由于声带拉不紧,造成声门缝隙过大所致,可用练习i、ǖ的字母音和跳音的方法来逐渐增强声带的拉力在A母音前加声母K唱Ka可起到拉紧声带的作用,发声不要太重、太响,以避免回到大本嗓的发声状态上去四)做好真声与假声的转换中老年合唱团的女声大部分用真假声混合歌唱,为了不使换声点有一个明显的“坎”,提醒大家从家声区下行换成真声时,一定要保持高位置和喉咙的打开,用唱假声时的感觉来唱低声区的真声,并且不要唱的太响、太明亮,这样真假声的音色容易统一,换声时嗓子不会感到难受,听起来很自然五)男高音的半声、假声训练男高音声部是混声合唱的内声部,音色转换方面,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女声在歌唱时,由于用假声的缘故,比男声声区要高一个八度,因此在音色从高到低、从女声到男声的转换时常会出现一个“坎儿”变化太明显。
另外由于男声用真声发音,女声用假声,音量差别打,声部间的和铉音量的均衡上,男声部常常会把唱主旋律的女高音“盖”掉,因此训练男高音声部学会唱出高位置的、柔美的、近似女声的半声(在中声区)和假声(在高声区)是发声练习中为达到声部音色统一靠拢、音量均衡、协调而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环节男高音的半声与假声训练不太困难,方法和女声相似,就是要注意高位置,才能发出悦耳的音色,半声常用软起声,有点气声的感觉总之,在发声训练中每个合唱队员都必须注意歌唱技术上的三点要求----“有力的横膈膜支持、完全的打开喉咙和充分的面罩共鸣”,它是一个整体,要同时做到六)关于直声唱法直声唱法是目前欧美各国合唱最通用的唱法,但严格地说,它并不成为一种歌唱方法,而是一种歌唱发声状态,也就是没有美声唱法常用的颤音(vibrato)的一种发声状态,因为没有音的波动,能准确地发出固定的高音,以达到和声非常透明、纯洁的效果人声原始的发声是直的,这从少年儿童的歌声中可以看出,其实成人也一样声乐老师大多有这样的经历,训练一个没有多少歌唱能力的学生,从一点儿不会到慢慢学会,再到唱得很好的过程,在发声上有一个从直声到能发出颤音的过程所以说颤音是后天人为训练而形成的,是美声唱法的独唱演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颤音的形成和被传承,肯定是听觉的需要,我国的戏曲中也有摇板的唱法,虽然不同于歌唱的颤音,但说明了它的需要和存在的普遍性这么说并不是直声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它在合唱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发声方法,它源于欧洲一千多年前的宗教圣咏活动,为崇拜上帝,创造一个圣洁庄严的氛围,以纯洁人的心灵,宗教界大力发展了这种歌唱活动,使人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因为直声歌唱是发声的自然现象,是男女老少都能做到的,控制好了能发出非常准确的音高使合唱能唱出非常纯真、透明的音色,以达到用音乐催化心灵的效果但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极好的音准为基础,而这会一点恰恰是用固定长明法的欧洲的长处,一千多年的积累和经验,给欧洲的合唱打下了丰厚的基础因而造就了无数个高水平的业余合唱团,这就是我们与其存在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说起来也有点耐人寻味,可能由于我国合唱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缘故,我们现在的好多合唱队的唱法,却很接近欧洲许多大歌剧院中的专业合唱队状态,甚至于达到了他们的歌剧专业水平因为现在我们国家有不少训练有素的业余合唱队,队员中百分之八九十是由专业歌唱演员或者是受过长期的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