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系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2.03KB
约12页
文档ID:531531366
机电系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_第1页
1/12

机电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为了规范我系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机电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组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含图纸);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答辩记录等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书写及装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要规范,系、专业、学号等信息要完整,不能使用简称,卷面要整洁,如为手写,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字体要工整,如打印,签名处必须手写为便于操作和管理,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档案分别单独装订成册1.毕业设计(论文)装订次序(每生一册)(1)封面;(2)扉页;(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6)正文;(7)致谢(8)参考文献或资料;(9)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及答辩成绩表2.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档案装订(每生一册)毕业设计(论文)、图纸一起装入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填写好袋面内容,交指导教师,经审阅评定后交专业主任归档。

三、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通常由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主要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构成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原则上,毕业设计说明书(含计算部分)8000-10000字,毕业论文不少于8000字一)封面封面、扉页采用机电系统一格式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简练、准确、有概括性,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二)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高度概括,要求用中、英文分别书写,字数200-3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内容完全相同毕业设计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毕业论文的摘要是课题研究内容的简要陈述,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一般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排版规范:1、中文摘要(1)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二字之间空一格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每段开头后缩两个字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1)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摘要内容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三)目录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前言(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面(小四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一章、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四)正文1.正文内容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或绪论、正文主体及结论三部分内容1)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前言部分主要概括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问题等毕业论文的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2)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主体包括各种原始资料的采集、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过程、设计方案比较、经济分析等内容毕业论文的正文主体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论证等。

该部分要求层次清楚,通顺,重点突出3)毕业设计的结论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总结出自己所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以及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毕业论文的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它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性结论,是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2.正文主体格式第一章(空两格)★★★★★(居中、三号、黑体)1.1 ★★★(顶格、四号、黑体)1.1.1 ★★★(小四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段落开始时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均为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各章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五)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六)主要参考文献正文之后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如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文献名不加书名号“《》”;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3]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以上序号与文字之间空两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部分对齐中文的用五号宋体,外文的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七)附录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四、其他要求(一)文字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二)表格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1),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 (三)图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 图1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 图2.8),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四)公式论文中重要的或者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如:(15))或逐章编序(如(3.10)),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五)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2004年不能写成04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六)软件软件流程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七)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八)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五、有关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为A4幅,统一在WORD状态下录入,页边距:上下边距为2.5厘米,左边距为2.5厘米,右边距为2厘米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扉页、答辩记录等的格式设有模板,见附件2、鉴于我专业不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多、各专业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等情况,各专业在实际工作时,也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对系所设计表格的内容、形式等做适当的修改、调整,以便更加符合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机电系 2010年5月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作 者 姓 名 作 者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2010年06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 目: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月 日至 月 日共 周一、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二、设计原始资料及要求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1. 计算说明书部分:2、图纸部分: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内容时间分配(起止日期)123456五、主要参考资料[1] 苏平、李晓荃,«PLC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李广弟,«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3] 鲍小南 ,«PLC基础»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4] 治占友,«PLC外围电路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5] 刘力群,«PLC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学 生 (签 字):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