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l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学生:讨论 、交流。
课堂活动一:知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思考师生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教师: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学生:再仔细观察这四幅景观图并讨论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及利用方式的不同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学生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记好笔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再次展示多媒体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教师:多媒体出示p 47图3.3“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 4“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教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课堂活动二:找差异──利用土地教师:指导学生读p 48图 3.5“我国主要士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老师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学生总结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地区山地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地区高原未利用土地非季风区干旱地区沙漠、戈壁、荒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①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②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教师: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教师提问: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组织辩论赛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正方:需要反方:不需要教师: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课堂活动三:保护土地资源学生: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二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教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令人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学生:阅读课文,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课堂活动四:角色体验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地方官员:……土地专家:……环保人士:……种地农民:……房地产商:……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课外活动:实践探究 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设立最佳创意奖)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鼓励创新思维)教师总结:土地是久远的过去,更是我们灿烂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
调查实践:1.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2.在我们学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已烟消云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厂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短文,在全班办一期“保护家乡的土地”的宣传栏3.调查当地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和状况,是否有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采用了哪些保护措施[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板书设计: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类型1.土地类型多样2.人均占有量小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二、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的分布2.草地的分布3.林地的分布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利用中的问题2.解决对策八、教学后记1、认识理解土地资源由于初中地理对土地资源概念不要求太完整,因此教学本节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属于土地资源2、关于重点难点的突破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教学时要通过课本活动内容,通过阅读图表,计算比较认清我国的土地国情,了解我国土地总量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不到世界的1/3,因为我国人口多,旱地面积广,高原山地广,耕地少,林地草地人均不足,加之管理不到位,利用不当,保护不力,导致破坏浪费比较严重。
因此,珍惜每存土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这另一重点必须让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气候”两方面知识结合分析、推导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和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