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教学案例(伴性遗传)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3页
文档ID:528802945
生物教学案例(伴性遗传)_第1页
1/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教学案例 南宁十四中 刘 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讲述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两个方面的知识在性别决定方面,以人为例讲述了XY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在伴性遗传方面,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这部分内容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本章第六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学生情况来看,高二学生平均年龄17岁,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他(她)们对性别和一些伴性遗传病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但不喜欢死记硬背从已有的知识来看学生对遗传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相对有所降低为此我通过不断设疑,引导学生,点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作出的探究,理清许多模棱两可的知识或认识,理解和解释一些相关的生物学现象所以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注重设计如何更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仲满足、一种快乐。

 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3)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极积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4)教学用具:投影片,色盲检查图一、本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如何决定性别及决定方式.(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 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2)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三、本节教学过程: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 开心导入 盲图体验世界杯赛的经典笑话,开心之余自然引出课题 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学习兴趣2、温故知新 探究实践温故知新:男性与女性的性染色体的构成不同并认识X和Y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自行设计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典型图谱,在引导学生分析该图谱时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1)据图分析推测红绿色盲的患病类型强调伴性遗传基因型的书写2)验证推论学生做出推测后,根据推论分别写出若干成员的基因型,看是否与实际的表现型相矛盾3)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上述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推测—验证—总结”这一类似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对红绿色盲患病类型的理解和掌握3、师生互动,婚配推算(1)确认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6种2)在黑板上示范写出一种婚配类型的遗传图解(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大组各写出其中一种,共同纠错及各基因型、表现型百分比的计算4.理论推导,数据检验分析Ⅲ12中的色盲基因的来源,总结出色盲遗传的规律,并进一步得出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特点进行验证前面的总结都是基于图谱或表格的分析而得出的,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呢?接下来提供了真实调查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验证。

出示广东广雅三所中学的调查数据:①从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②对其中一些色盲男生家族的遗传病史进行调查,许多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而外祖父往往是色盲患者又说明了什么?总结色盲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5.规律总结,运用拓展 内在规律可应用于解题: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借鉴色盲的推导方法分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特点 自然界还有哪些其他伴性遗传现象呢?让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最后一自然段6、学有所用,回归实践 提出问题: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优生观念7、小结知识,反馈考点 8、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某家族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属于什么染色体上的什么遗传病?若既有伴性遗传又有常染色体遗传的话基因型怎么写?患病概率将如何计算呢?……板书设计:(略) 四、本节的教学反思:一、一定要突出课堂的有效提问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较浓,有效提问就是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给学生一些伴性隐性遗传的素材,让学生分析思考,推导出伴性隐性遗传的规律,教师只做引导者和评价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导入新课要新颖该节课我的设计有趣又切题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为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性染色体的提出做铺垫三、数据最有说服力通过让同学们多次观察表格中显示的数字,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向同学们提出质疑、讨论、分析,结论有说服力四、规律的总结要水到渠成用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理清思路在不断的选择中纠正了思维容易出现的误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产生了学习的乐趣五、结合实际的问题更易调动积极性如各种婚配方式中所生子女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何?提出问题:如果夫妇一方是色盲或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患者,另一方正常,如何选择生育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高六、缺点和不足这节课多数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有一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强,因此自主探究式教学,容易使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增大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这是今后教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发表于《中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杂志社 2010年04期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