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发展规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企合作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财会电算化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为此,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发展目标。第一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建立校企互动,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2、第二章:发展思路 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我校财会部将进一步巩固以往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学校发展的各种资源,着力解决制约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坚持“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立体推进”的校企合作方针,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一、专业覆盖更全面,实训基地数量再增加。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坚持实施“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立体推进”校企工作方针,依托地方政府、地
3、方商会、行业协会、企业以每年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群6个,签订(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业20家,其中30%为紧密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0%为骨干型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为一般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二、省级以上的校企合作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结合自身整体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按照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发展规划,在省市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创新思维,狠抓学生实践能力关。在未来三年时间里要建成至少1家省级以上的校企合作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三、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培育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
4、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上,企业是培养学生的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在企业现场进行的实训,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熟悉了工厂,适应了岗位,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使企业了解了学生,为招收到中意的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每一个毕业学生在企业实地实习时间不得低于6个月以上,同时学校应积极推行二加一得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并且把顶岗实习纳入到实践教学计划中去。四、校外顶岗实习的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
5、前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经阶段。但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单位,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保证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成效,全面提高校外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质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由我校就业处负责牵头、协调、检查和评估;教务处负责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制订、调整和成绩考核;学生处负责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我部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织,选派专人具体负责校外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工作。五、组织管理1.校企合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的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指导和服务系(部)校外顶岗实习工作。(二)组织和指导各系(部)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学生校外顶岗实
6、习岗位,掌握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信息。(三)编制半年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并根据系(部)提供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复印件)情况,核发就业报到证。(四)组织开展学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和解决校外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五)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经验交流,促进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六)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处理实习基地的有关问题,处理校外顶岗实习中的重大问题等。2.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校外顶岗实习教学制度和教学文件。(二)制定和调整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计划。(三)指导系(部)对校外顶岗实习教师进行选派和管理。(四)指导系(部)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进行考核,
7、并汇总考核成绩等。3.学生处的主要职责是:(一)指导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教育,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二)检查和考核辅导员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4.财会部的主要职责是:(一)成立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组,组长为系(部)主任。配备专人负责本系(部)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事宜。(二)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符合本系(部)实际的具体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三)制定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包括: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时间、地点和指导老师;实习内容和方法及步骤等,并上报教务处。(四)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实校外顶岗实习岗位,并于每年的3月份把学生校外顶岗单位信息报送校企合作办公
8、室。(五)加强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六)根据本系(部)情况制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手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协议书。(七)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选派和管理工作。(八)实习成绩的评定、上报和实习资料的归档工作。(九)将校外顶岗实习协议和校外顶岗实习开展情况及时报校企合作办公室进行备案。每月的14日和28日前上报工作开展情况,校企合作办公室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十)8月底把学生顶岗“三表一证”信息及年度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总结报送校企合作办公室。 六、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与发展规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
9、多年探索的成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我院从升格为高职开始就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模式。2012年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领导对校企合作工作非常重视,各系也在积极行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作。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抓的工作是建立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找准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转变观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内涵。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是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司运作模式进行。我院在校企实体合作培养模式过程中,让企业参与我院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双方建立了明确的责、权、利
10、制度,建立了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如要制定出联合办学协议、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等。建立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要求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要求企业将课程评价标准与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坚持校企合作双方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二是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建立了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学校承担一定的企业员工培训任务,让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在接受相关的培训后,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
11、岗位。企业接受我院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走出去请进来,相互信任,我院在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实践中,拓宽了就业渠道,建立起了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网络,获得众多的企业支持。为了保证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与企业建立了一系列运行保障管理办法。如要制定出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奖励暂行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七、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1三年内建成90个以上校企合作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每个专业达5个以上。2.每年派学校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培训2个月,派专业负责人到企业进行生产管
12、理学习,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相关部门,向企业专家学习。3.与企业实现“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每年派学校一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二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同时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平台。4.主动服务,搭建新平台,每年为企业职工提供一次在岗培训机会。5.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创建生产经营实体,在优先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6.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定期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研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八、建立“订单式培养”的有效机制“订单式培养”方案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然后,聘请除合作企业和学
13、校以外的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论证,重点分析方案在满足合作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更广范围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学校、合作企业在考虑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企业的调研论证机制,克服确立“订单”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场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处处存在,学校在确立“订单式”培养项目时起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信息需求:一是学校对社会上具有合作愿望企业的整体市场情况需要了解;二是学校对具有合作愿望的企业本身情况需要了解。对这两个方面情况的调查论证不充分是导致“订单式”人
14、才培养模式一系列问题的最初根源。因此,学校首先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立具有合作愿望的企业信息库,尽量收集更多的企业合作信息,在对比分析中确立初步合作伙伴。同时,对于初步确定了的合作企业需要做详细深入的调查了解与可行性论证。这些调研论证工作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衡量标准应以其是否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为主,围绕地方经济主导产业设立的企业往往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二是企业的经营能力和风险,其衡量标准主要是企业家才能,包括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的决策能力和风险化解能力等;三是企业合作的主要动机和出发点,应选择真正具有人才培养需求愿望而不是急功近利、只求获取廉价劳动力的企
15、业。 第二,建立培养对象的选拔和淘汰机制,实现动态管理。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充分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这既是为满足合作企业的要求,也是为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单一从学校出发以整个专业或班级“全盘端”的做法,必然导致实施过程中的矛盾重重。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淘汰不具有适应性的学生,从而建立对学校、学生的逆向激励机制。根据调查,培养“订单”一经确立,往往存在个别学校、学生放松要求的现象,逆向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参与和动态监管,实现校企合作的
16、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机制,实现培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和合作企业岗位针对性的充分兼顾与融合。在“订单”关系下,学校往往为迎合企业,满足企业对培养方案的一切要求,容易形成培养内容的针对性太强而知能面过窄,导致各种情况下的转岗困难,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机制,针对该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其主要内容是:培养方案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然后,聘请除合作企业和学校以外的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论证,重点分析方案在满足合作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更广范围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学校、合作企业在考虑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在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