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视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与视觉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眼与视觉一、设计理念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1. 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 描述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3. 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4. 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5. 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三、教学重点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了解近视的成因和预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
2、何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生物学知识。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五、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几张关于心理的大相片,有关的课件,眼球的结构模型。(二)学生准备:分好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眼和视觉(一)眼球(二)视觉形成(三)增进爱眼意识和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心理图片,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照片中一共出现多少个人呢?”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强?提问:“有关眼和视觉,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问后,及时归纳总结,进而明确: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基于对眼球结构的了解。适时指导、启发并
3、参与学生的交流。认真讲解眼球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蓝眼睛和黑眼睛呢?”将眼球和照相机结构对比图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深入设疑:“照相机能利用这些结构拍出美丽的相片,而眼睛又是怎样利用这些结构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的呢?”针对视觉的形成过程,创设两个问题,引导探究:1. 外界光线依次通过眼睛的哪些结构并最终在什么结构上成像的?2. 眼睛是通过哪一结构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3. 视觉是怎样产生的?参与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同讨论、交流。学生探究学习后,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回答可能有一定难度,通过展示:眼球视近物、远物的课件,解决这一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同时利
4、用课件将视觉形成过程呈现出来,并设疑:“真实物体与所成物像有什么差别?”“那为什么通常我们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进而学生明确:“视觉形成于大脑”。通过课本中猫的瞳孔大小可以调节,引起学生的思考,那“人的瞳孔大小可以调节吗?“以一个例子来思考问题“视觉形成的三大条件是什么”请同学来谈谈一谈自己近视形成的原因,以及近视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利用课件,详细的讲解近视与远视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仔细看黑板上的大相片,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对探索“人体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说出自己想弄清的
5、相关问题:近视是怎么回事?眼睛是怎么看清物体的?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会近视?利用眼球模型,书中插图,以及课件上的图片,分组合作学习了解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学生认真听讲,并且通过老师讲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内容。观看大屏幕对比出眼球和照相机结构、功能上的相似之处:“镜头晶状体光圈瞳孔胶卷视网膜”每组任选一题派两名选手参加竞赛。通过分组竞赛,加深对眼球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分组探究观看课件,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最终成像于视网膜,2、眼睛是通过晶状体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总结、归纳视觉形成。认真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主
6、动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和同学们分享。认真听讲。学生结合课本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体会来谈一谈,平时应该怎样老保护眼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设亲身经历的情境,无疑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兴奋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主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有关眼球和视觉,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他们还想弄清哪些问题,适时引导、启发: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基于对眼球结构的了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既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得以最有效的开发,并与他人共享,同时也获取了新知识。在学生有了解眼球结构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地将照相机与眼球的结构进行对比,并进
7、一步设疑,激发学生对了解眼球成像的渴望,顺利引入“视觉的形成”。主动的学习者是成功的学习者。而探究学习是主动学习的方式之一。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于同样的问题常常会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较为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课件在这里发挥了最有效的作用,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直观,容易理解。适时的归纳、总结,将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化。从自身的经历来回答问题,更加的容易引起共鸣
8、,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此时,学生对“眼与视觉”已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也充分意识到了眼睛对视觉形成的重要性。小结引导学生整合本节知识、内容。并及时的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几道练习,进行及时的巩固。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科学地来了解眼球的结构,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更好的来爱眼护眼。结束语 “六月六日是爱眼日,它的设立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个人要爱护好眼睛,因为它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的眼睛,使其变得更加明亮。倾听、感受真挚而诚恳的话语寄语学生,进一步深化主题。七、教学启发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
9、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十分清楚。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板书设计: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p89页图)2、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3、近视眼及其预防:(1)病因: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2)矫正:配戴凹透镜(3)预防:“三要四不看”附上练习题: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10、)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5、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6、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7、为了节约时间,应边走路边看书学习。( )8、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 )9、躺卧看书很舒服,应当提倡。( )10、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 )练习题的答案:CDB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