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汇编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4.50KB
约10页
文档ID:51876301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汇编_第1页
1/1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汇编《世说新语》两则咏雪1.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 (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 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论语十二章》【第一章】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 (知识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3.课文探究:第 1 句:讲学习方法第 2 句:讲学习的乐趣第 3 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 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1.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 规矩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第四章】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 师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 会有疑惑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第六章】1.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3.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学习态度)【第七章】1.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 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3.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第八章】1.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2.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 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3.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第九章】1.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 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 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第十章】1.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3.课文探究: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1.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课文探究: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第十二章】1.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 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3.课文探究: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思、多问)诫子书(诸葛亮)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 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狼》蒲松龄1.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 /有麦场,场主 /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 /径去,其一 /犬坐于前久之,目 /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 /前狼假寐,盖以 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 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 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 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 了《穿井得一人》1.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2.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打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杞人忧天》1.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 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 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 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