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9263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 班主任工作论文架起心灵的彩虹托起明天的太阳摘要:基于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和体会,每七天的“心理周记”师生互动心理教导是老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学生取得沟通的有效路径。让学生乐于参加;做好保密工作;让学生乐于交流;利用交流,突出疏导;是实施这个活动的关键步骤。“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和学生难以达成共识的青年班主任的肺腑之言,这句话也道出了目前很多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艰苦。为了更加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班级心理教导工作的开展,多年来,我经过每七天一次的书面“心理周记”教导有效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使之成为班级德育工作

2、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谈一谈本身的实践和思索。一、班级开展“心理周记”活动的必须性伴随学生年纪的增加,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她们开始不愿意向他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自我封闭属于学生的一个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消极手段,割裂了师生间的心灵接触。另外,老师在和学生当面谈心时没有选择好场地也是造成学生不愿吐露内心想法的原因。老师办公室经常是老师用来和学生沟通的场所,可当有其它老师和学生在场的情况下,问题学生更是不太可能当面向你透露内心想法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于是,心理周记便成为一个应对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极佳手段。另外,经过周记谈心,假

3、如班主任有较高的心理学素养,即使她不从周记中透露真实想法,有时也可从她述事的笔端发觉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这同著名的投射测量方法、作品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显示:日常交往中,只有10%的学生“会和班主任无所不谈”,只有14%的学生“常常找班主任谈心”。有56%的班主任不能在一学期内和班内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谈心,有72%的老师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是她们不能常常找学生谈心的原因。心理周记以其时间的周期性和交流的全方面性、所占时间的短暂性等特点,有效地填补了师生平时交流的随机性和不全方面性。在心理周记实施之前的一项有关“你在心情不好时通常跟谁聊天”的问卷调查中,有31%的学生选择

4、了跟谁全部不说,有34%的学生选择了跟同学说,和老师说的则占了18%,和家长说的仅占17%。可见,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没有可倾诉的对象,而关键的倾诉对象还是同龄人。调查结果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对有生活阅历丰富的家人和老师的信赖程度不高,这说明了一点:现在的孩子对成人并不很信赖,她们缺乏成熟的成年人的心理支持,也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心理,不可避免会有多种问题。因此借助心理周记这一形式,老师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和老师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一位成熟的能够信赖的长者作为她们倾诉的对象和成长的导师。心理周记是班主任搜集班级工作全方面信息的一个主要窗口。对于班级里发生的部分事,同学中的部分不良思想倾向,老师了解

5、得再多,也没有学生知道得全方面。碍于同学面子,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愿把班级中的不良倾向告诉老师,从而使班主任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阻。经过周记这一形式,只要确保相关信息仅在学生和老师两人之间传输,学生就比较愿意把实情告诉老师,为班级工作出一份力。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或对任课老师的教学难以适应时,学生会和班主任作部分交流,请老师在学习上给帮助,甚至会有学生提出某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好之类比较挑剔和尖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经过周记这一形式,班主任是极难了解到的,因此心理周记是全方面搜集多方信息的一个主要窗口,为促进班主任和同学、任课老师的三方了解,加强三方沟通,形成协力,师生共同提升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二、

6、班级“心理周记”的实施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乐于参加。开始,班主任应在做好班级学生心理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班级活动,说明写周记的目标是为自己排忧解难,为班级出筹划策,而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愉快地接收这一活动。当学生在周记中表露真实思想的时候,老师应赞赏学生敢讲真话,并用真诚的评语打动学生,引导她们在以后的交流中能够深入表示思想。并在详细实施中让学生体会到“有收获,得到了帮助”,学生自然会乐此不疲。做好心理周记的保密工作,让学生勇于倾诉。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收、发周记本的工作全部由自己负责,批阅心理周记后决不放于桌面上,而是锁在办公桌内,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感到和老

7、师交流安全、放心。对学生周记中所反应的本身问题,我们严格遵照心理咨询的保密标准,绝不张扬。哪怕是其它老师和家长,我们也尽可能守口如瓶。当部分学生指出了其余同学的错误言行时,我们在找该犯错同学谈话时,应该说“有很多同学指出了你的错误”,一来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二来也为检举者保密,预防产生同学矛盾。让学生对写周记有一个安全感,使她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想法,也使老师能真正听到学生的心灵之声。主动地关心和尊重,让学生乐于交流。书面交流尽管有其优势,但书面交流受条件限制,不可能从学生那儿取得语气、表情等多渠道的信息,而且受学生表示能力的影响,会出现文字含义含糊不清的现象,同时老师也不可能向学生一下子反馈大量

8、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又差,这是不得不认可的书面交流的部分缺憾。怎样克服这些不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询者中心疗法,提倡进行无条件地关心、了解和尊重,这给了我们处理问题的突破口。所谓询者中心,是指以来访者为中心。因此老师想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应设身处地去体谅学生的处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她以为你是了解尊重她的,是能够信赖的一位老师。如有位性格外向的女生,上课常随老师的讲课忍不住大叫起来,同学老师全部被吓一跳,有的老师对她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但她有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这令她十分苦恼。当她把想法写在周记上时,老师这么给她回复:你的大声叫喊,正表明你对所学知识达成很深的投入,说明你是

9、一位学习认真的同学,不过你应该考虑一下其它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我想只要你能想她人所想,急她人所急,是一定能改掉这一习惯,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的。诸如这类的了解,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就愿意继续同老师笔谈,使工作顺利开展。老师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表现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1认真批阅,立即反馈。每篇周记,老师必需有评语,绝不能一个“阅”字敷衍一下,老师书写必需工整,语言也应精心组织。这是对学生的劳动的尊重。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也是一个主动的暗示你也必需认真对待这件事。2讲究措词,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书面交流得以顺利进行,从而很好地表现“询者中心”,必需有老师的反馈语来实现。“良言一句三冬暖”,给学

10、生进行书面回复时,话不在多,关键是说到点子上,暖到心坎里。对反馈语的精心设计,要努力做到;第一,让学生能接收,说教式的话语,或批评当头,先一棍子打死,学生自然不能接收。第二,让学生以为有用,不至于让学生以为这话谁全部这么说,听得烦全部烦死了;第三,让学生能了解,语句不要太专业化,要充足考虑学生的了解能力。第四,让学生读了有味,讲究点文学性和诗意,富于点哲理,这会让学生重复咀嚼,回味无穷。3立即强化,促发后继良好行为。让学生得到激励,善于赏识是和学生交流的一个艺术,这会让学生从心底先接纳自我,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改变自己。如上面评语中“你的大声叫喊,正表明你对所学知识达成很深的投入”就表现了这种

11、赏识的艺术。赏识就是一个强化,对学生后继良好行为的产生起着推进作用。我常将好的周记用“”标出,时不时地在班会课上朗诵部分含有代表性,主动关心班集体的周记有些内容不属于隐私,是能够公开的。因为每个同学被尊重、被肯定、要求她人重视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她们关心班级的言行也就受到了强化。这么她们会愈加主动参加班级管理,反应问题。真正把自己当做主人翁来关心班集体。同学间相互提醒、督促,这么,班级管理就逐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利用交流,突出疏导,让学生取得收益。经过心理交流,班主任会发觉,学生身上不一样程度地存在部分心理问题,如幻想、焦虑、自卑、偏执、逆反、自满、羞怯、厌世等。针对不一样的心理问题,班主

12、任给不一样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立即地走出成长的烦恼,这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还对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起到主动作用。详细实施中,我们注意了教导形式的灵活利用:1笔谈和面谈相结合。上文已谈到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笔谈理应和面谈相结合,使疏导的效果更加好。对通常的小问题,老师写些评语,坚持一段时间往往能够处理,但对较严重的问题,面谈理应发挥其优势。我们认为,盲目标只认可一个教导形式对是不科学也不足取的。2部分教导和集体教导相结合。对周记中反应的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班主任能够在班级中开展集体的心理教导。比如:我班里某段时间有不少女生反应有些男生下课常爱抚弄她们的头发,她们又不好意

13、思翻脸,内心却产生了焦虑,我就进行了一次名为男生、女生的青春期心理教导,教导男生该怎样尊重女生,女生在碰到类似现象又该怎样应对。很快使这些不良现象得以抑制。3学生工作和家庭访问和老师交流相结合。学生周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心理问题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妥,我们称之为“亲源性心理问题”。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必需立即处理,不然光处理学生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一样,校内也会因部分老师管理教育方法的不一样而产生“师源性心理问题”,必须时,班主任老师还应协调好师生关系,并帮助同事改变教育的方法方法。三、几点提议和思索心理周记让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地疏导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全部能一如既

14、往地从事这项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有献身教育的强烈信念,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灵关心”的使命感。从事这项活动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老师要具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教育管理理念,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当然,作为班主任,应不停更新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自己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只有这么,心理周记才能发挥更大、更深远的作用。“你把心灵交给我,我把关爱献给你。”小小一个周记本,虽不起眼,但它统计着学生成长的足迹,记载着老师育人的点滴,试想一个经班主任引导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学生,十几年后,拿出这个泛黄的周记本,再一次感受老师对她的引导和激励,内心将会是何等的感激。作为班主任老师的你,精心设计的评语假如能够换来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人生幸福,这一过程将使我们以为做班主任并不累,反而满身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心灵也得到一次次的洗涤和陶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吧!多年来,我经过心理周记的实践和探索证实,心理周记跨越了师道尊严和青春期逆反造成的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在师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彩虹。为托起明天的太阳,我坚信,只要不停的深入实践和探索这一心理教导模式,她必将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效。参考文件:1、中小学教育2021、22、班主任之友2021、73、教书育人,老师新概念20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