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5241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村级组织建设的调查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我镇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新农村试点镇建设以后,村级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全面铺开,对村级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全镇村级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全镇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近日,我们深入全镇42个行政村,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镇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 村干部队伍情况。全

2、镇共有村党支部42个,村干部180人。 1、任职结构:在职干部180人,主职干部114人,副职干部66人。 2、在职村干部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21人,占12%;35岁到45岁的59人,占33%;46岁到60岁的89人,占49%;60以上的11人,占6%。 3、在职村干部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94人,占52%;高中、中专68人,占38%;大专以上18人,占10%。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5万元以下的40个,占97%;5万元到10万元的2个。 (三)村级阵地建设情况。有村委会的22个,占52%;没有村委会的20个,占48%。 二、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村干部整体素质偏

3、低。我镇共有农民党员1176人,45岁以下的247人,占21%;46岁至60岁520人,占44%;60岁以上409人,占35%。中专以上文化34人,占3%,高中以上文化的168人,占14%,初中及以下文化的974人,占83%。绝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尤其是在土地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村,常年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从而导致“村官”难选,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导致经济发展没有后劲。村干部中掌握专业知识的少,懂得现代农业的少,了解熟悉市场经济的少,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抓好支部建设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村干部是老办法不

4、管用,蛮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又不会用,缺少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 (二)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热情不高,村级组织缺乏活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支部建设是基础。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 是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村党支部的活力还有待增强。一是党委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的激励手段。调查中发现,村干部年工资不过在4000-6000元之间。由于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想头,造成了村级组织干部很难安心工作,队伍难以稳定的现象。二是村党支部缺乏增强自身活力的经济基础。调查中发现,全镇仍有50%左右的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客观上影响到基

5、层组织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村级组织的活力难以增强。 (三)村级组织负债较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运转困难。部分村级组织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有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债务,使村级组织背上了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包袱。村级组织开不起会,办不成事,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政策刚性不强,村干部工作压力过重。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上级组织要求依法行政,不能搞强迫命令。所以,现在的群众是“吃饭不靠你,花钱不求你,有麻烦就找你,处理不满意就骂你,结下怨恨就报复你”。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重大项目建设、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少数群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四处上访告状,蛮横无理,捣乱不断,使村干部的绝大部分的精力和

6、时间都用在调解矛盾和处理纠纷上,没有心思考虑如何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使村里一些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感到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和隐退的念头。 (五)村干部民主责任意识不强,民主化进程推进缓慢。在推进民主政治过程中,村级组织遇到的明显问题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村干部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思想认识跟不上,缺乏工作经验,部分村干部遇到问题束手无策。二是村干部工作责任意识淡薄,“走读”现象严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部分村干部在县城或是公路沿线买了房子,与原来的村和村上的老百姓脱离了,他们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村上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回去有时即使有事情也见不到人,使党委政府的要求无法及时宣传

7、到户到人,老百姓办事也找不着人,导致村干部名不副实。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虚设。现在虽然村级财务虽然统一由镇财政所代管,但这并不意味着村级财务无需村再管,部分村财务没有账目,一年花了多少钱,花在哪儿不知道,一年到头过糊涂日子。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没有公开即使公开了也不符合党委政府的要求,公开也不及时,致使老百姓对村干部意见大,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在人民群众的威信,更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四是村级重大事物不按“一会两票”制度严格落实。很多事情都是村干部或是村上一两个人说了算,党员、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时连村干部之间也没通气,等到事情发生时大家才知道,有时事情过了才知道,这严重违背了基

8、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老百姓上访埋下了祸根。五是村干部一碗水不能端平,有失 公平公正。六是有些村家族势力有所抬头,影响和削弱了村“两委”班子职能的正常发挥。七是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和谐,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削弱。 (六)村干部配备不完善,村级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按上级党委和水坪镇村级组织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无论村大小,村干部工资财政只认可主职干部、计生专干和纪检小组长,但对有些建设任务大的村来说,光靠财政认可的村干部,不利于村上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必要配备副职干部并给工资,大村要配,小村要酌情考虑。 三、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村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现在的村干部学历

9、都不是很高,文化素质有限,加之年龄普遍偏高,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等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建设的发展。 (二)村干部学习力度不够。由于村干部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他们事情多,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学习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之党委政府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同时又没有硬性的监督机制,从而使村干部根本不会去自觉学习,导致在调解矛盾、处理事物时底气不足。 (三)村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村干部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应变能力不强,引导力度不够,缺乏创 新意识,尤其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深不透,仍沿用以前的老路子、

10、老办法,“一年一个会,年末扣党费”,就党建抓党建,没有找准党建工作和农村具体工作的结合点,缺少必要的党建活动载体,结果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创收来源,更没有发展项目,党委政府很多项目都是优先于交通便利的省道沿线村,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少甚至是没有收入,加之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村集体财产流失、造血功能减弱,出现了一些集体经济“空壳村”。另外,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由于没有好班子带领,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也把集体经济搞垮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类似的村级组织不但不能为群众谋福利,而且维持自身运转的一些必要开支都要靠向农民摊派,

11、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号召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 (五)农村家族势力和班子“贿选”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村级“两委”班子“两推一选”,村民委员会的海选,大大加快了农村的民主进程,但是也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村一方面是家族势力干扰,不管能力水平如何,谁家族大就选谁。另一方面,农民的狭隘思想、认人唯钱、认钱选人现象也比较严重,完全背离了选出好班子、选出好干部 的指导思想,致使有些素质不高的人进了村班子,群众意见很大。个别当选的干部存在“一年干,二年看,三年就滚蛋”想法,没有长远思想,走马灯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根本谈不上为群众谋

12、利益、带领群众发展,既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又影响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老年党员由于其社会角色、身体状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范围、程度都受到影响和限制;贫困党员由于自身的生产生活难于维持,甚至靠社会救济、供养,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可想而知,其先进性已经打了折扣;流动党员忙于奔波、忙于生计,致使一部分人组织观念淡化,有的超过六个月不落组织关系成为“口袋”党员,不少人成了“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模范作用、甚至不缴纳党费”的“四不”党员;一些在村里无职无权的党员,感到自己靠不上前,也不愿参与。 (七)村干部管理

13、监督机制不健全。现在大部分村干部工作只是出于应付,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想过真正为村集体发展付出点什么,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做点什么,很多时候想的都是我怎么能最大限度的赚到钱,工作很多时候都直接与经济挂钩,没有油水的事情不愿去做甚至是以各种接口推诿,基层组织建设本来就是一件出钱又出力的工作,很多人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加之现有的机制不健全,对于村 干部的管理监督没有现成的方式方法,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是根本无法开展,部分工作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都是随着村干部的性子开展抓落实的,这使得工作很被动。 四、对策建议 (一)不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人才。一是充分利

14、用好镇党校,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解决“双建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充分利用镇党校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同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提高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政治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三是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更新观念。 (二)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一是继续抓好水、电、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

15、条件。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引导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多渠道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三是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有计划地从最贫困的村入手,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 利用当地资源及市场信息抓经济发展,解决“造血”功能问题。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村级组织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承担者和组织者,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报酬低,权力小。因此,镇党委政府要着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激活基层,放权基层,减负基层。减少达标验收,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做好指导、引导、服务。对村级组织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努力为村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全力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后备人才。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作用弱化的实际,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把培训教育党员、发展新党员、处臵不合格党员等项工作列入农村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是抓住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有利契机,培训教育农民党员,提高党员素质。二是注重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培养和吸收那些文化素质高、作风正派、有带头致富本领、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农民入党,充实后备力量。三是对那些年纪轻、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