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7434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年呼和浩特中考地理试题地理部分(满分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分,共3分)1、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读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地位于热带B、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C、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3、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该国首都纽约B、河流甲是世界第三长河,航运价值高C、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我国东北平原相似D、该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4、我国下列省级行

2、政单位中,既有陆上国界线,又有海岸线,同时还有阳光走向现象的是、桂 B、奥C、滇、辽、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少数民族为傣族、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因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被誉为“东方甜岛”D、夏秋多台风暴雨读图2“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2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A、春旱、低温冻害 C、地震 、洪涝读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图3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气候类型A、 B、 、 D、9、图3中,亚洲最为显著的

3、气候类型是、 B、 D10、图3中,欧洲西部和美国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 、 C、D、读图4“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若考察小组在甲处突遇泥石流,最佳的逃生方向是、B、 、D、12、当地农民在荒山因地制宜种植的经济林是、苹果 B、茶树 C、柑橘 D、橡胶13、关于乙河叙述正确的是A、无结冰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读图5“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正值、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C、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15、

4、下列日期中,呼和浩特昼夜长短悬殊最大的是A、三月八日 B、六月一日 C、七月一日D、十月一日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18分)16、读下图“极地经纬网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该图是以_(填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2)图中所示节气为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3)图中时间三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4)C在的_方向。(5)如图所示,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点的地理坐标是_。1、读“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区域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地区。(

5、2)A城市的名称是_,是_海峡,C地的地形类型是_。()图示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8、读下图“某区域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所在半岛西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_。()由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_,气温年较差_,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_,从河流开发利用的角度,河流中上游地区_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是_。三、简答题(2分)19、简述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15 CBDD 6-DCDB 115BAC16、(1)北 (2)夏至 .5N(或北回归线)()c (4)西南 (5)11W 017、()南方(2)福州 台湾 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低山、丘陵交错分布(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分布)18、(1)峡湾 ()减小变大 (3)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水能 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三、19、(1)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2)提供农业、工业、生活用水。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