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28985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九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九 中级工考核模拟课题一、 任务描述在趣味小课题的学习基础上,强化提升万能板的制作水平,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级工考核二、 教学模块1)互补对称 OTL 功放电路制作。2)声控开关电路制作。3)延时定时器制作。4)拍手开关电路制作。5)逻辑测试电路制作。6)光控音乐门铃制作。模块一互补对称 OTL 功放电路制作(一) 、知识链接1、电原理图R5R6C3D1R1R3R7VD2C8C5R9VT3C7R8C2BVT4R4VT2C4R107C10R2R112、元器件选择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二极管 VD1 VD2IN414822三极管VT1 VT23DG6 或 901323三极管VT33BX31

2、 或 901314三极管VT43AX31 或 901215电阻R147k Q、0.25W16电阻R23.9k Q、0.25W17电阻R32.7k q、0.25W18电阻R46.2 Q、0.25W19电阻R5100 Q、0.25W110电阻R6150 Q、0.25W111电阻R7680 Q、0.25W112电阻R851 Q、0.25W113电阻R913k Q、0.25W114电阻R105.1k Q、0.25W115电阻R112k Q、0.25W116带开关电位器RP4.7k Q、0.250.5W117电解电容C1、C2、C510 卩 F/10V318电解电容C333 卩 F/10V119瓷片电容

3、C40.01 卩 F120电解电容C6 C& C9100 卩 F/10V321瓷片电容C76800pF122电解电容C10220 卩 F/10V123扬声器B8q、0.25W124电源6V13 、电路原理图中VT1是前置放大器,采用NPN型硅三极管。因硅管的温度稳定性较好,而采用了较简单的偏置电路。 R1 是 VT1 的偏流电阻。 R4 阻值很小,对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不大,主要起交流R9 R10 是 VT2负反馈的作用。VT2是激励放大管,产生足够的推动信号送到功率放大输出级。的偏置电阻, R6 R7、R8 是 VT2 的集电极负载电阻。 VT3、VT4 是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管, 组成功率

4、 放大输出级。R6 C8 组成“自举电路”,扬声器 B 是负载。VT2、VT3 和 VT4 是 OTL 电路的主要部分。由于输出级是用一对管型相异的NPN 型管 VT3 和 PNP型管 VT4 组成,所以对于交流信号来说,两管的输出端及输入端实质上是并联的关系。因此, 只须用一个输入激励信号而不需要倒相电路。 由于两管极性相反,在同一个信号激励下,正负 半周总有一个管子导通而另一个管子截止。 NPN 管在正半周信号时导通,起正半周的信号放大 作用;PNP管是在负半周信号时导通,起负半周的信号放大作用。这样,两管轮流工作,在负载上就得 到了一个完整的音频信号。4、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低放频率特性

5、(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指的是在不超过规定的失真指标条件下, 低频放大电路所能输出的最大功 率,即在失真度等于 10%寸的输出功率。将低频信号发生器接到互补对称 OTL 电路的输入端,晶体管毫伏表、示波器和失真度仪都接在 输出端上以测量输出的信号。逐步增大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调整失真度仪,观察失真度,直到输出信号的失真度达 到 10%将此时的输出电压换算成功率,即为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扬声器的阻抗为8Q ,则最大不失真功率为: P=U/R。(2)低放频率特性频率特性的标准是信号频率为1000Hz时,基准电平为OdB。低频信号发生器由输入端接入1000Hz 的信号,晶

6、体管毫伏表接在输出端。将音量电位器开到最大位置,调节低频信号发生 器的输出达到额定值。此时,在记录纸的交点位置画一点。然后改变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但仍应保持其输出电压不变 (因信号频率改变后其输出电压会引起变化, 故应注意重新调整)。分别记录 150Hz、200Hz、250Hz、300Hz、400Hz、600Hz、800Hz、1200Hz、1500Hz、2000Hz、2500Hz、3000Hz、3500Hz、4000Hz、5000Hz、6000Hz 等不同频率时的输出电压值,并将逐点连接起来即为所求的频响曲线。5 、常见故障及原因(1) 产生低频自激振荡如扬声器发出“扑扑”声或“嘟嘟”声。

7、 造成原因可能是电源内阻过大, 或电源滤波电容、退 耦电容开路或失效引起的。(2) 产生高频自激振荡从扬声器里听不到声音, 但推挽管的工作电流很大。消除高频自激,可在VT2的集电极和基极 之间并联一只50300pF的电容器,对高频信号产生并联电压负反馈来排除。(3) 调节 R9 时,如果中点对地电压不变,则可能是VT2 损坏或 C5 C9 短路等原因造成的。(4) OTL 放大器无信号输入时,常有轻微的“沙沙”声;如用整流电源供电,则可能有轻微的交流声。这主要是由于OTL放大器的通频带很宽,频率较高的晶体管噪声和频率很低的交流声都得到 放大的缘故。如果放大器产生的“沙沙”声较大,可在VT2的集

8、电极和基极之间并联一只50300pF的负反馈电容器,这对降低晶体管噪声,稳定放大器的工作有显著的作用。OTL电路抗交流干扰能力较差,应加强电源的滤波和稳压。(二) 、任务实施1、准备工作OTL功放套件、直流稳压电源、 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万能板,220V内热式电烙铁2、安装、调试与检测具体过程(1)OTL 功放元器件的正确查找(对照元器件 明细清单)(2)在图纸上设计合理的布局,并在万能板上按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3)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4)对照原理图利用镀银丝进行正确的搭线;(5)接上5mA+6V电源(S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用电流表接在S开关两端,电流正常值约为左右。然后先拆掉电流表

9、接线再接通开关,用电压表测量三极管VT3 VT4的发射极中点电压,调节R9 的阻值,使中点电压为 3V。(6)用电流表测量VT1集电极断口处电流,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在0.91.5mA范围内,然后圭寸上断口。(7)把信号从输入端输入,调节RP,可使扬声器B发出适中的声音。( 8)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的测量。(9)低放频率特性的检测。(10)将制作、调试结果填入下表中。互补对称式OTL电路技训表测量点电压值(V)绘出频响曲线图ebcVT1VT2VT3IC1(mA)RP阻值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及排除的方法(三)、探究与习题1、如何设计最佳的合理布局(灵活处理 R11)。2、根据调试现象结合常见故障问

10、题查找故障原因四) 、自我反思根据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 结合问题与探究,总结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撰写学习报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如未解决则准备如何处理)已解决未解决五)、教学评价项目配分评分标准扣分1电路设计图20布局设计不合理,每处扣2分2元器件查找20元器件与清单不符每个扣1分3手工焊接20手工焊接有问题每处扣1分4对照图连线20连线错误每处扣5分5通电调试20通电不成功每次扣5分安全文明生产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规程扣 5 30分定额时间2课时每超过10分钟依次扣5分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时间成绩注:每项最高扣分不超过该项的配分模块二声控开关电路制作(

11、一)、知识链接1 电原理图该电路主要由声频放大电路、双稳态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72冃KR4 47uF/16V3.3KC3uF/16VVT2R5 -C013120KIII7K R122. VD4r-AKA KB1N4 袍 04098+7.5VKCR11KLC40.01uFR10R1110KVD1R93.3K仆 4148二 C6C50.047uFR1410K0.047u FVD3 1N4.1488050 立 VD5Vvt51N4148iR1312KD6R15R162K 2K2、元器件选择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二极管 VD1、VD2 VD3 VD4IN414842发光二极管VD5HFW3140

12、01 红色13发光二极管VD6HFW314001 绿色14三极管 VT1、VT2 VT3 VT43DG100 (9013 代)45三极管VT53DG130 (8050 代)16电阻R11k q、0.25W17电阻R2300k Q、0.25W18电阻R382k Q、0.25W19电阻R4 R93.3k Q、0.25W210电阻R520k Q、0.25W111电阻R64.7k Q、0.25W112电阻R7390 Q、0.25W113电阻 R& R15、R162k Q、0.25W314电阻 R10 R11、R1410k Q、0.25W315电阻R122.7k Q、0.25W116电阻R1312k q

13、、0.25W117涤纶电解电容C10.022 卩 F118电解电容C247 卩 F /16V119电解电容C31 卩 F /16V120涤纶电解电容C40.01 卩 F121涤纶电解电容C5 C60.047 卩 F222电解电容C7100 卩 F /16V123继电器K9V, 4098124驻极体话筒MIC自定125直流电源7.5V13 、电路原理VT1和VT2组成二级声频放大电路,由 MIC接收的声频信号经C1耦合至VT1的基极,放大后由集电极直接馈至VT2的基极,在VT2的集电极得到一负方波,用来触发双稳态电路。R2, C1将电路频响限制在 3KHZ 左右,为高灵敏度范围。电源接通时,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为 VT3 截止, VT4饱和,VT5随之截止,继电器K不吸合,红色显示等亮。当MIC接到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