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4492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收稿日期: 2007-11-19Dissection of a“ post orientated ” teaching mode foradvanced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JIANG Sheng-ch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Sanmenxia Polytechnic , Sanmenxia 472000 , China ): Traditional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 me

2、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for talent s physical stamina competence. The author established a “ post oriented ” new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provided with occup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apacity and meeting social needs, and carried out a helpful discussion on its guiding ideology,

3、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forms.自 2000 年 10 月国家提出要“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 1 以来,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已有较大的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推动经济、科技、教育发展, 对人才体能胜任力和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然而多年来,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多是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忽略课外指导,注重统一标准,忽略个体差异和职业需求。因此,积极探索适应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已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就

4、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特点并以健身和终身体育为方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 ,提出了“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想。1 构建“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趋于合理化,为此,体育教育改革也必须从传统的“传习式”模块转变到与整体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轨道上来, 体育教学要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性”。 因此, 我们必须打破长期以来以竞技项目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传统思想, 把学生的自主锻炼与职业岗位体能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体育资源的整体优势, 构建具有职业体育能力、 适应于社会的“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新模式

5、。“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构建体育项目自主锻炼体系, 目标是把学生导向职业岗位、 工作环境所需的体能胜任力培训体系, 其理念基础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 是“能力本位、 行动导向、职业技能”等教学思想的内在统一3 。“岗位主导”是把体育引向以培养职业岗位 “体能胜任力”为重点,以体育项目训练 为主线,促进体育活动行为能力的发展。体能, 也称体适能, 一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或特性”; 二是指“一种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能够有活力地完成日常的各种活动, 而不会因为过早出现的健康问题而发生生命危机

6、”。 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是指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中, 能够抵抗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强抵御疾病的免疫力,提高工作效率,以精力充沛的良好体能状态去胜任各种工作的能力。 它包括心肺耐力、 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 4 。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实施体育运动项目带动身体素质锻炼的教学模式。 其实质是在思想上树立“岗位主导”的体育教学理念, 使职业岗位身体能力培养更加明确, 从单纯运动成绩或传技中解放出来,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体育教育品牌。2“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1) “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职业岗位“体

7、能胜任力”的需求为标准,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选择适合个人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以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整合组织体育课程内容, 使学生在完成这些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实现满足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需求,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2) “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 首先是以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来确定体育教学内容, 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 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体能胜任 力,就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其次,职业岗位决定的是能力结构, 起主导作用。 “瞄准岗位设课程”以实现职业岗位身体能力为体育教学的立足点 5 ,整个体育教学必须围绕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来开展。体育项目是培

8、养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载体,是“瞄准能力搞教学”的最佳设计和最大诉求, 在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主导下, 通过学习一个个运动项目, 最终实现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目标。 第三, 应把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作为主线, 贯穿体育课程的始终; 运动项目带动身体锻炼作为教学载体,引领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 “岗位主导”与“项目带动”是目的与手段、 目标与途径的关系, 是横向主线与纵向教学实施的关系。3“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1) 逻辑结构: 新模式建立在面向未来“岗位体能胜任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发展目标之上, 其结构是确定各个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各个专业培养所面向的每个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和 身体素质

9、要求-分析确定自身体能素质与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 的差距-针对差距设计、选择训练项目-针对选择的训练项目形 成课程单元教与学一完成每一单元体育课程所针对的练习项目 一完成每一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综合项目练习一达到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基本要求, 具备履行职业岗位体能胜任的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2)模式结构: 在体育教学的模式上, 采用两种形式一个目标( 如图 1)学生自查与职业岗位体能要求的差距和选择适合自身锻炼的运动项目, 目标就是达到各个职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时, 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全体学生参加和适合于群体性的教学形式,既要防止“形式化”的“岗位主导”体育教学,

10、 又要避免“重达标成绩”的竞技教学过程。 充分运用岗位体能胜任力的主导和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带动身体锻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 内容结构: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针对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体能胜任力的需求, 选择相关的职业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要求。 (1) 师资类专业学生, 其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站立基本功和站姿,体型健美、匀称等,应着重发展肩带肌、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体操、实心球、手倒立、田径、篮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2) 会计、电脑、绘图类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

11、要求是具有较长时间的坐姿和注意力的专注等能力, 应着重发展腰背肌力量, 颈椎腰椎的一般耐力和手指的协调能力等, 让学生选择有氧健身操、跳绳、俯卧撑、体前屈、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3) 安装修理、地质类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上肢力量、 静力性耐力和手指的灵巧能力等, 应着重发展上肢动力性耐力, 肩带躯干的耐力和 滞空能力等,让学生选择哑铃、单杠、举重、球类、游泳等运动 项目进行锻炼; (4) 导游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 力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体型与姿态、 上下肢协调等能力, 应着重发展身体的一般耐力、 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等能力, 让学生选择体

12、型训练、健美操、韵律操、跳绳、羽毛球、游戏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4“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3.1 转变观念,加大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是一个复杂、 动态的系统工程。积极创建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关键6 。由于职业教育是按照从事一定职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来系统地组织教学,因此,在实行体育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岗位主导”自身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 但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教材、 大纲基本上是运用高校进行翻版的, 缺乏可操作性,建议高职高专有关职能部门,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组织专家、 学者,进行有关课题研究和学术

13、活动, 使“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化。3.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教学第一,在“岗位主导”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对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要求, 对照学生自己现有的身体素质,找出差距,并制定高职院校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计划和分段目标, 再根据发展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状况和喜好, 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和上课教师。 第二,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已有的体育运动场地、 体育器材设施和体育教师自身的特长, 确定各个专业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大菜单, 供各个专业学生去选择, 每一学期可以选择 12 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教师

14、和运动项目, 各专业教师再根据不同项目特点结合各专业学生不同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第三,体育课程模块的设计, 体育老师根据各专业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要求, 设计出若干个体育课程模块内容。 一个课程模块对应岗位体能胜任力领域的一个单项要求,一个单项模块就是一个体育教学单元,具体结构为: (1) 根据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任务划分,明确本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 (2) 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体育训练项目。(3) 制定完成该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练习步骤。 (4) 提出完成训练项目的学习态度要求等, 最后达到完成该课程模块的体育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

15、,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相长,相得益彰。4.3 处理好终结性学习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对学生体育考核办法, 也要将学生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应在每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活动和课外锻炼中,以体能为核心对学生的锻炼意志、学习态度、技能掌握、体能提高等因素都要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 学期结束时再进行终结性评价7 ,这样对学生最终评价会更准确、公正、合理,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岗位主导”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经济系统对人才的要求是这个模式的目标, 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终身体育习惯,适应社会,积极乐观是这个模式追求的目标。组成这个模式的几个方面:“岗位主导、项目带动”、课堂教导、课外活动、 教师主导, 学生自主及社会体育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学生的体质、生理、心理、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影响模式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在因素;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教师素质, 学生会、 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是影响模式目标实现的外在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完善应依赖于各方面的实施, 形成良性互动以产生新质的突现, 进而推动模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