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技能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50KB
约17页
文档ID:509941101
心理咨询技能_第1页
1/17

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包括建立关系、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咨询和评估效果等基本内容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第一单元 尊重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1.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2. 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3. 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4. 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5.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 尊重应以真诚为就础咨询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应当成为咨询氛围的基调.第二单元 热情热情与尊重相比,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尊重以礼待人,平等交流,富有理性的色彩,而热情则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咨询师的热情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2. 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 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第三单元 真诚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背后,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在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 真诚应实事求是4. 真诚应适度第四单元 共情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 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 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1) 求助者感到失望(2)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3) 影响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 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 表达共情因人而异4.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 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为了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盲目乐观2. 反对过分消极3. 立足实事求是第一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工作程序:(一)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收集资料要围绕七个问题进行:“Who”他是谁?“What".发生了什么事?要了解事情发生的细节。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要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某个时间比如儿童的某个时期,还是现在Where”,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有什么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表层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是什么?“Which”与哪些人相关?事情往往与他人相关,或父母家人、或朋友恋人、或同事领导等,他们与求助者的关系如何? “How"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事情发生后,求助者是如何认识的,情绪、行为如何反应,有无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事情发生至今,有了怎样的变化? 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如下思路:1. 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 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 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映,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 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二) 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三)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1. 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2. 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四)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要素:1. 具体2. 可行3. 积极4. 双方可以接受5. 属于心理学性质6. 可以评估7. 多层次统一(五)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三、注意事项(一)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二)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三)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行为主义学派对人本主义咨询目标提出了批评 ,行为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 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第二单元 制定咨询方案工作程序:(一) 划分咨询阶段1. 诊断阶段此阶段的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2. 咨询阶段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3. 巩固阶段这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二) 制定咨询方案 一般来说,咨询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 咨询目标2. 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P743.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 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 咨询的费用7.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第一单元 参与性技术(一) 倾听1. 如何倾听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倾听应: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2.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 急于下结论(2)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问题(4)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5) 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询问过多; 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3. 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二) 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1. 开放式询问 开放式询问通常用“什么” “如何"“为什么”“能不能” “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2. 封闭式询问 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 “对不对” “要不要” “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三) 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四) 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管理,再反馈给求助者.(五) 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上述的释义很接近,但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六) 具体化 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可采取相应的“具体性”对策1) 问题模糊(2) 过分概括(以偏概全)(3) 概念不清(七) 参与性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八)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1. 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涵义2. 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尽管非言语行为有它一定的涵义,但这种涵义并不是惟一的3. 如何看待言语内容和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第二单元 影响性技术(一)面质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我们把咨询中常见的矛盾归结如下:(1) 言行不一致(2)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 前后言语不一致(4) 咨访意见不一致在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事实根据(2) 避免个人发泄(3) 避免无情攻击(4) 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 可用尝试性面质(二) 解释 指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三) 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四) 情感表达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让求助者明白,即为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与情感反应不同,前者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后者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叙述的情感内容五) 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内容表达与内容反应不同,前者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后者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六) 自我开放自我开放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自我开放有两种形式:1. 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2. 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七) 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影响性概述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不同,前者概述的是咨询师表达的观点,而后者概述的是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八)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言语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以下是关于非言语行为的相关知识.1.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1) 加强言语(2) 配合言语(3) 实现反馈(4) 传达情感2. 目光注视3. 面部表情4. 身体语言5. 声音特质6. 空间距离7. 衣着及步态 第三单元 识别和处理阻抗(一) 阻抗的识别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以下是阻抗的表现形式1. 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 :沉默、寡语和赘言2.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常见形式: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3.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4. 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指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二) 阻抗产生的原因1. 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1) 开始新的行为问题(2) 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问题]]2. 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1) 阻力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有获益.(2) 阻力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3. 阻力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1) 阻力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 阻力来自求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