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83328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断加 强,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各 国间的文化交流、渗透也不断加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 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传统文化也受到 了极大的考验和挑战。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 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 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我们 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

2、分的中 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 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 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 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 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在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既要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现状采取具体措 施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又要在保障文化安全的前提下 充分吸收外来文化、新文化的优秀成果,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 代价值。一、发展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传统 的基础上

3、,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 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 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1、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应持批判与摈弃的态度。在传统文化中 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传统文化中具有封建性质 的观念形态,我们必须持彻底的批判态度。大如等级观念、宗法思想、 人治传统之类,小如待人接物的礼貌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等等。 对于这 些传统文化中遗留于现实社会的糟粕,应当予以抛弃。另外,还有一 些不为封建文化所独有,但反映了思想狭隘的东西,如重农轻商的观 念,狭隘短浅的目光,听天由命、不求进取的心态等等,也应随着时

4、代的进步而将它们淘汰。2、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的。中华 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 有百折不挠的抗争与自强精神。这些传统是我们民族过去、现在和将 来始终需要的支柱精神。这些精神并不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优点发生冲 突,相反,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积极成分过去 促进了我们祖先的成长,作为民族文化中应当继承的宝贵遗产今后也 将伴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更好的进步。3、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仔细辨认, 善于辨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依据选择性

5、的继承。 我们如 今出于抵制工业文明的负面效益,不再重蹈西方国家重物质、轻精神,重人类、轻自然之覆辙的需要,会自然地重温“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孝”等传统文化观念。但我们在重新评价 和运用这一些传统观念时,一定要赋予它们崭新的时代内容。比如, 把那种极端的、以单方面绝对服从为基础的旧式“愚孝”转化为以相 互理解、相互尊重为本质的新式“孝道”;从“礼”的观念中森严的 等级制度,而代之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文明礼貌;从“耻”的观念中去掉虚伪的、不正常的“面子”思想,而代之以现代人的新式 道德观、荣辱观等等。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

6、就是要使中国 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 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即学校教育和各种媒介的 传播。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 的一项工作。若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将其作为一门专门 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 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 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 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

7、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这 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 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 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 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 在吸收 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 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 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 孕育中国悠 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蕴 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 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 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满怀信心地去继承、择取我们民族和世 界各民族一切优秀文化,肩负起总结过去、创造未来的任务,为中华 传统文化的繁盛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