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0180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育自学论文(管立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育自学”论文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管立群论文摘要: 如何运用“引导自学”课型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学的“学堂”?“引导”的“引”,指的是“引领”、“引发”;“引导”的“导”,指的是“向导”、“指导”。自学,其意思是清楚的。无非是“自主学习”、“自动学习”、自觉学习”、“自得学习”的意思。在课堂上,自学绝不是“自发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和自学是辩证的统一:引导越是得法,引导的水平与意识越高,自学的能力便越增强,自学的水平便越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了,水平增高了,又要求引导更加得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在这种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心心相印的教学境界中,才能共享学的愉快

2、与成功,教的幸福与升华。 正文: 在从教育原点出发一书中,何炳章先生说到“自育自学”论是系统的教育理论,是关于与人的本质论和方法论,是素质教育的原点论和途径论。一部教育思想史表明,“自育自学”是教育滋生的根本规律、遵循这个原理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自育自学”实验,就是通过系统的操作模式,将系统的“自育自学”理论变为教育现实的教育实验,“自育自学”实验,是坚守教育本质、运用教育根本规律、遵循人才成长普遍原理的教育实验,是从教育远点出发、谋求学生终生受益、向学生“烧心香”的教育实验。如何运用“引导自学”课型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学的“学堂”?“引导”的“引”,指的是“引领”、“引发”;“引导”的

3、“导”,指的是“向导”、“指导”。自学,其意思是清楚的。无非是“自主学习”、“自动学习”、自觉学习”、“自得学习”的意思。在课堂上,自学绝不是“自发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和自学是辩证的统一:引导越是得法,引导的水平与意识越高,自学的能力便越增强,自学的水平便越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了,水平增高了,又要求引导更加得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在这种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心心相印的教学境界中,才能共享学的愉快与成功,教的幸福与升华。什么是“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通常情况下,”引导自学“课型有以下的个环节。. 明确自学重点。明确重点的过程,在教的方面,是驾驭教材的过程,

4、是吃透学情的过程;在学的方面,是目标激励的过程,是有的放矢的过程。. 围绕重点自学自学确定后,紧接着安排自学时间,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潜心自学。. 交流自学情况首先是小组讨论的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第一: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最佳途径。第二:可以增进感情交流的一个有效渠道。第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个难得形式。第四:可以促使教师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讲授者,变成走进学生间的亲切引导者。4. 点拨自学得失5. 巩固自学成果近年来,我们音乐学科也开始了“引导自学”课型的教授。传统的音乐课教授也存在着一些小小的弊端,比如:在上常态音乐课时,只有那些真正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有小部分学

5、生(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会容易走神,完全听不进去老师在说什么。而现在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会让每个同学都带动起来,积极的思考,激烈的讨论。在围绕重点自学的环节,每个同学都可以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演唱歌曲或歌谱,有不懂,不明白,觉得有难度的地方,马上就可以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请教,这样一来,基本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明明白白的理解歌曲,学会歌曲,把重点,难点的地方搞明白,搞透彻。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

6、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上,学生在初听音乐后可以更好的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完全体会歌曲的情境。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把传统型课堂上的弊端都解决掉了。但是,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上,也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在常态课上,教师教授完新课后,可以让同学们自由的上讲台来表演,伴奏,而自学型课堂上,学生只能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有时候会限制了学生上课时丰富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不久前,我教授了一节“引导自学”型公开课,课题是小溪流水响叮咚。自育自学教案如下:关

7、于本课教学的相关说明教材分析: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通过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之情。3.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2.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休止符的控制时值,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跨小节连线部分音的时值要演唱准确。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

8、琴、打击乐器、教学光盘环节学生自学事宜教师引导事宜明确自学重点(3分钟)1能够用准确的速度、情感及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聆听、哼鸣、读拍节奏、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会歌曲,并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演唱。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出示自学重点和自学方法。3.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20分钟)一、 个人自学。1、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2、 复听歌曲,拍一拍、划一划。找一找有哪些音的时值比较长,唱了几拍?3、 学唱歌谱:用“Lu”音哼唱歌谱旋律,随伴奏慢速小声的学唱歌谱。二、 小组学习。1、 手划拍,慢速度跟伴奏唱歌谱。(一人一遍唱)2、 标出演唱困难的地方,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9、。(将难点字条出示在黑板上。)3、 自学歌词: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 组内跟唱歌词:随伴奏,每人跟唱一遍,另外三人听。5、 标出填词困难的地方,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找一找一字多音的地方)6、 全班交流,填词演唱。巡视指导,适时点拨1注意聆听学生的演唱,正确演唱切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2 提醒学生圈出难点节奏和歌词的部分。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情绪的表达。交流自学情况(8分钟)围绕自学重点组内继续巩固、练习、相互评价。小组讨论全班讨论1、 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评价,2、 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同伴。点拨自学得失(4分钟)1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集中点拨,解决重点难点。2分析

10、把握歌曲的情绪。巩固自学成果(5分钟)1小组展示(如请部分小组表演,并用打击乐伴奏)2拓展,寻找大自然中其他美妙的声音。点拨:指导学生以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小溪流水响叮咚1=G 2/4 中速 优美 抒情地 难点节奏:X. X X X X 通过这一次“引导自学”型的授课,我感悟很多:小溪流水响叮咚这一课,我上过两次公开课,一次是上学期教授过音乐常态课,还有一次就是这次的自育自学型课堂了。通过这两节课的对比,我发现,在音乐常态课上,教师对于这首歌曲的旋律歌谱需要一遍一遍的教唱,有些难点的节奏部分,学生始终唱不标准,到最后教师范唱或者教师反复点拨时,才能唱准节奏。而在自育自学型课堂上,在教师范唱之前,学生就分组学习,讨论,通过组内学习、讨论,有很多问题,难点就已经在小组内解决掉了,等到教师再范唱,点拨时,学生就会更加巩固这些难点的地方,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唱错了。所以,光从这一点看来,音乐学科的自育自学型课堂还是很有效果的,学生在自学、讨论、互相帮助中学会了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学会了以前需要老师反复教好几遍的内容。 其实,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关于自育自学理论、“引导自学”型课堂,我们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音乐学科中,如何让学生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上体会到快乐,完全的理解歌曲,学会歌曲,享受歌曲是值得我们一直研究的。希望我们可以在自育自学理论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