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无机与分析化学专科作业题答案作业题(一)答案一1√;2×;3×;4×;5×;6√;7×;8×;9√;10×二1A;2D;3D;4C;5B;6A;7B;8B;9D;10D;11C;12B;13D;14A;15D;16A;17C;18B;19C;20A三 1(2)(4)(5); 2 (青蓝色); 3(A=abc)(比色或分光光度)(摩尔吸光系数)(对光)(测定波长);4(0.2~0.7)(0.434)( 36.8); 5(0.53~0.57); 6(HCO3-+CO32-); 7(准确过量)(标准)(过量)(返滴定); 8 (偏高); 9 ( t检验)四 1不合理原因:(1)分析天平可称至0.0001 g,所以称量有错; (2)前面称量是三位有效数字,结果不应该是四位有效数字2加入H3PO4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生成Fe(HPO4)2-,降低Fe3+/Fe2+电对的电极电势,使滴定突跃增大,这样二苯胺磺磷酸钠变色点的电势落在滴定的电势突跃范围之内;二是生成无色的Fe(HPO4)2-,消除Fe3+的黄色,有利于观察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五 1. 检出限量:1:4×106=m:0.04m=1.0×10-8g=0.01μg最低浓度:1:G=1:4×1062. ω(CaCO3) =66.33%3. 设m(NaBr)=xg,则m(NaI)=(0.2500-x)g m(NaBr)=0.1738 g, m(NaI)=0.0762 g4. c (KMnO4)=0.1500 mol·L-1设可得Mg2P2O7的质量为x g x=0.2957 g作业题(二)答案一、填空题 1.(6)(25.5)(0.0474) 2.(甲基橙) 3.(5.3~8.7) 4.(CO32-+HCO3-) 5.(颜色更深) 6.(φSP=3φA′+2φB′/(3+2)) 7. (6) (多)(1:1)8.(控制溶液的酸度) (掩蔽干扰离子) (分离干扰离子) 9.(纯度高99.9%以上)(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包括结晶水)(稳定)(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0.(系统)(随机)二、选择题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cbbdbbbcabdcbdcbcacb三√××√×××√××四、简答题 1. 浓度,酸度,温度,溶剂,干扰。
2. 不正确因为用NaOH滴定剩余的HCl时,HAc也要被中和五、计算题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 解: Q计<Q表(0.41) 保留2. 解: V总= V1+V2 = 35.00 V1= 30.00 V2 = V总-V1 = 5.00∵V1>V2 ∴组成为NaOH + Na2CO3 ω(Na2CO3) = 22.08 %ω(NaOH) = 41.67 % 3. 解:4.解:设该化合物中有x个氧原子x=3作业题(三)答案一、填空题 1.(偶然) 2.(标定) 3.(选择性) 4.(2)(NaHA)(甲基橙)5.(c)(Kb) 6.(酸效应)(降低) 7.(HNO3) 8.(标准溶液)9.(Q) 10.(直接法)(间接法) 11.(0.008063) 12.(HCl溶液)13.(溶液浓度c)(离解常数K) 14. (宽)二、选择题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cacdbacbeacdcccaccbd三√××√√××√√×四、简答题 1.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变色原理是:指示剂成分的电离状态与未电离状态的颜色是明显不同的;酸、碱的加入破坏了指示剂成分的电离平衡。
在水溶液中,由于电离作用,一元弱酸/碱总以一对共轭酸/碱两种型体存在如不管是CH3COOH溶液还是CH3COONa溶液,均存在CH3COOH与CH3COO-两种醋酸存在型体比如在硫酸或硫酸盐的水溶液中,存在H2SO4与(SO4)2- 两种型体石蕊在碱性环境中为蓝色,在中性环境中为紫色(红蓝同存),在酸性环境中为红色,这就是一种物质的不同型体此处石蕊有不同形体是因为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电离程度不同因为石蕊分子颜色与其电离出的离子的颜色不同,所以会因电离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剂就因为在不同酸碱度环境中的型体不同而能指示酸碱性石蕊是一种酸,可简作HIn(即以“In”简记石蕊的酸根)在水里有可逆的电离:HIn → H+ + In-H+ + In- → HInHIn分子为红色、In-阴离子为蓝色若加入酸,则大量掺入氢离子离子,由于氢离子与In-的浓度积是恒定的,电离程度就会立即剧减,几乎没有了离子、全部为HIn分子,故显现为红色反之亦然若中性,则红色与蓝色均有,两者叠加为紫色指示剂的变色临界点不一定都是中性石蕊由于本身就是一种酸,其变色临界点是偏向酸性的指示剂由于本身就是根据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被“排斥”的情况来指示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弱酸或弱碱,要参与反应,因此变色临界点总要偏差。
下面是变色范围: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石蕊 变色范围 PH5.8——8.0 由红色变为蓝色 之间为紫色甲基橙 变色范围 PH3.1——4.4 由红色变为黄色 之间为橙色酚酞 变色范围 PH8.2——10.0 由无色变为红色 甲基红 变色范围 PH4.4——6.2 由红色变为黄色 若要检验碱性,则选择变色临界点偏向碱性的指示剂若要检验酸性,则选择变色临界点偏向酸性的指示剂上面所列的指示剂中,酚酞应该主要用来检验碱性,其它应该主要用来检验酸性2. 什么是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1)您所完成的系统目的是什么?注意不是功能要求,而是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建设、为什么要现代建设 2)您所完成的系统有哪些方面参与,各方面的初衷是什么?那些人可能在系统建设中起重要作用,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对他们有多少影响力?五、计算题 1. 解: Q计<Q表(0.76) 保留2. 解: 相对误差 称量试样越重,相对误差越小。
3. 解:4. 解: =90.27 %5. 解: =3.200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作业题(四)答案一、填空题 1. (2)(NaHCO3)(酚酞)2.(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操作误差)3.(5)(HCl)(H2SO4)(NH3·H2O)(NaOH)( )4.(大)(完全)5. (碱性)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选择题10分bccbaaccbd三、判断题15分×√××××√√××√××√×四、简答题 1.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变色原理是:指示剂成分的电离状态与未电离状态的颜色是明显不同的;酸、碱的加入破坏了指示剂成分的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由于电离作用,一元弱酸/碱总以一对共轭酸/碱两种型体存在如不管是CH3COOH溶液还是CH3COONa溶液,均存在CH3COOH与CH3COO-两种醋酸存在型体比如在硫酸或硫酸盐的水溶液中,存在H2SO4与(SO4)2- 两种型体石蕊在碱性环境中为蓝色,在中性环境中为紫色(红蓝同存),在酸性环境中为红色,这就是一种物质的不同型体此处石蕊有不同形体是因为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电离程度不同。
因为石蕊分子颜色与其电离出的离子的颜色不同,所以会因电离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剂就因为在不同酸碱度环境中的型体不同而能指示酸碱性石蕊是一种酸,可简作HIn(即以“In”简记石蕊的酸根)在水里有可逆的电离:HIn → H+ + In-H+ + In- → HInHIn分子为红色、In-阴离子为蓝色若加入酸,则大量掺入氢离子离子,由于氢离子与In-的浓度积是恒定的,电离程度就会立即剧减,几乎没有了离子、全部为HIn分子,故显现为红色反之亦然若中性,则红色与蓝色均有,两者叠加为紫色指示剂的变色临界点不一定都是中性石蕊由于本身就是一种酸,其变色临界点是偏向酸性的指示剂由于本身就是根据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被“排斥”的情况来指示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弱酸或弱碱,要参与反应,因此变色临界点总要偏差下面是变色范围:石蕊 变色范围 PH5.8——8.0 由红色变为蓝色 之间为紫色甲基橙 变色范围 PH3.1——4.4 由红色变为黄色 之间为橙色酚酞 变色范围 PH8.2——10.0 由无色变为红色 甲基红 变色范围 PH4.4——6.2 由红色变为黄色 若要检验碱性,则选择变色临界点偏向碱性的指示剂。
若要检验酸性,则选择变色临界点偏向酸性的指示剂上面所列的指示剂中,酚酞应该主要用来检验碱性,其它应该主要用来检验酸性2. 什么是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1)您所完成的系统目的是什么?注意不是功能要求,而是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建设、为什么要现代建设 2)您所完成的系统有哪些方面参与,各方面的初衷是什么?那些人可能在系统建设中起重要作用,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对他们有多少影响力?五、计算题 1. 解: Q计<Q表(0.64) 保留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解:相对误差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3. 解:用分析天平4.解:作业题(五)答案一、填空题 1. (大)(完全) 2.(AgNO3)(K2CrO4) 3.(1/3B)(1/4B) 4.(无) 5.(直接法)(间接法) 6. (5)(HCl)(H2S)((NH4)2S)((NH4)2CO3)( )1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