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教案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43521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教案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怀古迹(其三)教学反思 李运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这首借昭君之事抒发自我之情的诗。课后我进行了一种进一步的反思,但愿能结识到这节课的局限性,也但愿能捕获这节课的优秀之处,进而对后来的发展有积极地指引作用。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先进入了一种高效的导入,以四大美女为突破口,引出王昭君。进而写杜甫的这首诗的文学地位。然后点出本诗的学习目的:(一)理解王昭君的故事及其命运的悲剧性,品析诗人复杂的情感。(二)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进而说出,教学措施预习法;诵读法;揣摩法。其实在此目的的设立上,以此诗来理解杜甫的沉郁顿挫,不是很恰当,由于在下一首登高中简

2、介杜甫的沉郁顿挫会更好。但是这首咏怀古迹多少也能突出沉郁顿挫的特点。杜甫的诗有的主旨鲜明,有的含蓄深婉。学生在赏诗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学过诸多不同类型的诗,在此,我设立了一种问题,引导她们思考总结和概括诗歌类型和不同诗的特点,找了一位同窗让她简介一番。然后思考这首诗的所属类别。这一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回忆诗歌的类别,进而对这首诗有一种简朴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引导其她的学生补充咏怀古迹的定义和特性。示例对于增强学生的结识很重要,因此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 之前学的怀古诗。有学生说出了所学的杜牧的赤壁,这是一首有怀于三国成败之事抒发自己的幽深之情的。这位学生的结识很独特也很

3、深刻,但是这是对之前知识的一种固定记忆,如果让其目前分析一首陌生的诗,学生也许没有那么得心应手,因此措施很重要,实践也很重要。在一首诗的初次接触中,对的的断句对理解诗文的意义极其重要。因此,我又给她们简介了一下诗的断句要领。(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种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称于一种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一X一X和X一XX一一XX。)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首七言律诗都是如此断句,像这首咏怀古迹,断句应当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首联、颔联和尾联是同样的断句,但是颈联却是与其他的三联不同。学生应当根据语感,理性地分析。学生们在看到“其三”二字时,心里有疑问,会不由自主地好奇是不是有其她的诗。思及至此,我便给她们简介了一下其她咏怀诗的内容和所波及的人物。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诗组,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有关它的整体构造,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较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接着我们进入对杜甫的理解,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堂是学生的

5、,她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足的尊重她们。在这节课上,学生简介了杜甫及她的诗风和作品。然后我们便进入诗文的正文分析,引出王昭君这一人物形象。学生们初次试读,即可把握住诗中“怨恨”的情感,便是能把握诗眼。然后,我就适时地简介诗眼的定义及特点和作用。通过简朴的简介,学生对这首诗的把握会更精确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是我们鉴赏诗歌应当注意的环节。例如,这首诗,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对理解诗人的写作主旨极其重要。为此,我请一位知识渊博的同窗给全班同窗简介了一下王昭君的人生经历。此处问题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对下文诗人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及诗的主旨都很重要。 下一环节是对全首诗中各联的分

6、析,设立问题是:1、首联写景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赏析颔联所写的内容;3、鉴赏颈联中“空”的体现效果;4、如何理解尾联?在此处,引入现代文中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由于无论诗歌还是词文,都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们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应当以一种联系的视角看问题,学着进行知识的迁移。首联写景景与所咏之人昭君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们能说出景物的气势磅礴的生机勃勃的特点,但是在把景物和昭君联系时,学生分析的不是很抱负。在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适时的补充。以磅礴的景色和诗中的女子形象与否相符为突破点。并且借用某些有价值的评说。学生恍然大悟。颔联的分析重要抓住律诗的对偶和押韵,从上联和下联的各字各词入手。进而

7、分析昭君的生死惨淡的毕生。在此又引导学生分析昭君嫁匈奴当阏氏(注意读音),相称于汉朝的皇后,她尚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此处的问题设立和原先的教案有突兀的地方,然而又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课堂是常常会浮现某些新生成的问题,对此,教学不应当逃避,而应当认真看待。而这个问题也是教学环节里的内容,只是顺序不同样在尾联上,我重点引导她们思考“空”的体现效果。这一问题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她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目前语文试题诗歌鉴赏题会考察炼字的作用。我在此处还简介了炼字的定义和作用。语言和对诗人情感的体现及诗文主旨的作用。最后从整首诗分析王昭君的人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们从杜甫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杜甫的人物形象,进而分析

8、诗人和昭君的人物形象的相似之处进而总结诗歌的主旨。在知识拓展方面,又设立了一种高考题,以此来检查学生们对咏怀古迹诗的把握水平 。 这节课,我用了一种学时讲授,整体上以学生问题探究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在课件和教案的设立上都多向别人学习,然后能根据本班学生状况具体分析运用。局限性之处是在引导学生思考环节做的不是较好,节奏过快,学生的思考不够进一步不够系统,学生回答的问题语言不够规范。下次应当让她们提前把诗文翻译为现代白话文,提前听音频,有节奏的多朗读。这样学习会更夯实,她们也会更喜欢语文课。学生是一种智慧的小集体,她们有诸多真知灼见,我们在教学环节中应当注意,并且有效运用。此外,教师也应当规范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认真看待一切细节,尽量消灭口头语,规范使用一般话,认真看待一切。这是我这节课的反思,但愿后来长处继续,缺陷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