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06268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 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FreeBSD全能服务器安装手册之基础介绍篇-UNIX的简史UNIX 系统诞生于1969 年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的Ken ThompsonKen Thompson 与 Dennis RitchieDennis Ritchie发明。UNIX的全称是戏谑操作系统的大而无当所产生的谐音字。MULTICS(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UNIX系统诞生的前因后果1957 年 10 月,前苏联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此举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决定投下

2、巨额的经费用以支持及发展科学,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便是在这个时空下设立了,该单位负责推动系统发展等相关计划,成为当时美国电子计算器发展的重要推手。1960 年是大型计算机的发展年代,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因最先实现了兼容分时系统(CTSS,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在电子计算器领域享有相当崇高的地位。1963 年,麻省理工的里克莱德(J. C. R. Licklider, 19151990)推动了 MAC 计划,MAC 以 IBM 的大型计算机做为主体,连接了将近 160 台终端

3、机,这些终端机就四散在学区以及教职员的家中,可以让 30 位使用者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这项计划到了 1965 年便不堪负荷,于是麻省理工便决定开发更大型的分时计算机系统。新的计划便是 - MULTICS。一个计算机史上最为庞大的分时计算机系统,企图连接 1000 部终端机,支持 300 位使用者同时上线的分时计算机系统。她面临的是,操作系统的分时观念还在各学术与研究机构探索成形中,计算机硬件亦需重新设计的双重挑战。当时,麻省理工原本找 IBM 来配合这项计划,但 IBM 正忙着应付自己的问题而无意配合 MULTICS 计划。此时,通用电子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4、也就是奇异公司正好在发展自己的大型主机,见机不可失,便极力邀请麻省理工参予她们的 GE 645 大型主机的规格制定。有了奇异热心主动的计算机硬件配合,麻省理工找上的不能贩售计算机却人才济济的贝尔电话实验室来负责承包软件工程。 1965 年MULTICS 的计划由麻省理工学院、奇异公司及贝尔电话实验室这三个成员开始共同发展。1969 年,MULTICS 计划在历经四年的奋战后,仍旧未达到原先规划设计的理想,贝尔电话实验室决定退出计划。功能未达原始设计理想的 MULTICS 还是安装在奇异公司的 GE 645 大型计算机上供麻省理工使用。奇异公司在该计划草草结束后不到一年便完全淡出大型计算机市场。

5、日后,MULTICS 计划被嘲解为Many Unnecessarily Large Table In Core Simultaneously。农夫我个人认为, MULTICS 计划诞生在大型计算机将开始鼎沸的1965年,夭折于大型计算机最为辉煌的 1969 年。她如果适时在 1960 年代末期成功的话,绝对可以助长当时已经普遍被计算机权威人士视为理想的计算机公用事业,至少可以让大型计算机的发展与资源集中的应用模式就不至于会在 1970 年代初期就迅速萎缩。因为MULTICS 计划如果成功,至少能让当时的大型计算机的应用规模大上 10 倍左右。然而,MULTICS 计划失败了。她严重地打击了当时

6、依赖大型计算机主机的计算机公用事业业者在发展上的信心。更由于没有相似的计划后继进行,使得集中式的大型计算机主机没有明显的 使用效能提升,而加速催化计算器工业的转变,以寻找新的道路。另一方面,MULTICS 计划失败的经验亦让当时参与该计划的软件工程师们得到相当宝贵的经验与正面的影响。几年后,就在 AT&T,MULTICS 计划这个不同凡响的失败换来的一个不同凡响的成功。一个戏谑她的名字诞生了 . UNIX。创世纪1969 年贝尔实验室的计算器科学研究中心(Computing Science Research Center)成员退出 MULTICS 计划的同时,贝尔实验室本身其实也没有一套完善便

7、利的交谈式计算器服务环境。在其中不少工程师们也正为了改善程序设计环境努力着, Ken Thompson、Dennis Ritchie 和其同事们在当时草拟一个新的档案系统架构,这个档案系统也就是早期的 UNIX 操作系统的档案系统的前身。当时的 Ken Thompson 忙着使用 Fortran 语言将原本在Multics 系统中开发的game 叫 Space Travel(太空旅游)转移到 GECOS System 上开发。当时 GECOS System 大型计算机的 CPU Time 相当昂贵(一秒要 75 块美金),同时控制 spaceship(宇宙飞船)的效果不甚理想,于是 Ken T

8、hompson 不得不寻找替代的开发环境。Thompson 看上了一台很少被人使用的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PDP-7 迷你计算机,当时 PDP-7 使用的是 Graphic-II 显示器,具有不错的图形处理能力。Brian kernighan于是 Ken Thompson 便与 Dennis Ritchie 连手将程序设计转移到 PDP-7 型计算机上。Ken Thompson 在移转工作环境的同时为了得到较好的发展环境,便与Dennis Ritchie 共同动手设计一套包含 File System、Process Subsystem 及一小组 Util

9、ity 的操作系统,当时这套系统仅能支持 2 个使用者使用。由于贝尔实验室对于 MULTICS 计划失败的阴霾还未消散, Brian Kernighan 这位仁兄开玩笑地戏称这套新的操作系统为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System,缩写为 UNICS,之后大家取谐音便叫她为 UNIX,没想到这个开玩笑的名字会被人叫到今天。初期的自由发展1971 年的一个正式计划,才使当时仅是私下的被使用的没有得到多大重视的UNIX才正式被搬上台面。1970 年,当时贝尔实验室的专利部门(Patent department)缺乏一套文书处理系统,为了设计开发的需要,

10、于是买了一台 PDP-11 计算机。当时 PDP-11 计算机的交机过程并不顺利,处理器先到,硬盘则多等了好几个月。当 PDP-11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便将 UNIX 移植到拥有 512K bytes 硬盘的PDP-11/20 型计算机上,并在此系统之下开发了一套文书处理工具。而这套工具便是后来 nroff / troff 的前身。那时的 UNIX 提供 16K bytes 给系统、8K bytes 给使用程序,档案最大的极限是 64K bytes。而此套含有文书处理工具的系统,也正式获得贝尔实验室的专利部门采用,系统名称并被编为 First Edition。在 UNIX 移植成功后 Tho

11、mpson 用 B 语言为它添加了 Fortran Compiler,但因为 B 语言属于一种解译语言(interpretive language),执行成效并不是很好,于是 Ritchie 又将它 - Compiler 发展成可产生机器码、允许定义数据形态及结构, Ritchie 称它为 C 语言。1973 年并以 C 语言改写全部UNIX 原始程序,UNIX 于是首度出现正式版本-V5 (第五版)。此时的 UNIX 慢慢地在贝尔实验室内部蔓延开来,装机数也变成了 25 部之多。由于当时的贝尔实验室实际上是掌控在美国电信电话公司(AT&T)及其子公司西方电器公司的手上,实验室主要是负责研究改

12、进西方电器公司制造的和美国电信电话公司在贝尔系统中使用的电信设备。同时根据军方合同,从事与国防有关的研究与改进的工作。而 AT&T 本身由于有反托拉斯法的限制并不能从事于任何有关计算机方面的销售,所以 AT&T 的主管阶层们对于当时 UNIX 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支持,因而当时贝尔实验室内部对于 UNIX 的发展并不是相当在意也无意于将之推广。不过为了应付实验室内各部门日益增加的 UNIX 使用者与相关技术支持需求,还是成立了 UNIX System Group(简称 USG)。但该组织也仅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未赋予继续发展的任务。所以当时的 UNIX 发展,全靠AT&T 的工程师们的努力。

13、这段期间 UNIX 的发展完全没有组织及系统性可言,而玩家尽是一些工程师们,于是乎种下了 UNIX 日后较难以被一般人所接受的命运。出埃及1974 年 Thompson 与 Ritchie 共同在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发表了一篇 UNIX 论文 UNIX Time-Sharing System 得到相当大的回响。 1975年 UNIX 发表第六版(V6)其提供的强大功能更胜过当时昂贵大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其最大特点是以高级语言写成,仅需要做少部份程序的修改便可移植到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 UNIX V6 版本并附有完整的程序原始码在 1976 年正式从贝尔实验室内

14、部传播到各大学及研究机构,UC Berkeley 也就是依据这个版本开始研究并加以发展。1977 年发表 1 BSD(1st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版本的 UNIX OS,其后续的发展更为 UNIX OS 贡献良多且影响深远,此点稍后再为你说明。同年 UNIX 因它提供良好程序发展环境、网络传输服务与及时服务 (Real-Time Services),而广得各电话公司采用。Interactive System Corporation 更因 Value Added Reseller (VAR) 运用 UNIX 来强化办公室自动化环境,成为第一家应用 UNI

15、X 操作系统的公司。此年 UNIX 亦被修改并第一次装到 Interdata 8/32 型计算机上。这也是 UNIX 操作系统首次安装在非 PDP 型的计算机上。自此 UNIX 系统开始被移植改装到各型微处理机及新计算机上 。一个稳定的基石 1978 年 UNIX 发表对今日影响最重大的 UNIX 第七版(UNIX Time-SharingSystem,Seventh Edition)也就是 V7。此版本包含 Fortran 77 compiler、Shell(只有Bourne Shell)、文件处理工具(nroff/troff、roff、MS mocro等)、UNIX-to-UNIX-fil

16、e-Copy(用来支持两台 UNIX 机器间的档案传输)、数据处理工具(AWK、SED 等强悍的工具)、除错工具(ADB)、程序发展工具(MAKE)、Lexical analyzer generator(LEX、YACC 等)、简单的绘图工具、并支持 C 语言及 LINT verifier,主要执行于 PDP-11 及Interdata 8/32 型计算机上。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其系统的架构与功能已经是相当的完备的了。Bourne Shell 的原作者称她为 improvement over all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Unices,在今日也有人称这个版本是 last true Unix。由此可见 V7 在 UNIX 发展里程上的扮演了相当重要的盘石角色。在当时 DEC 公司推出了一款 3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