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57307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感市玉泉小学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唐晓红精品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 师唐晓红单 位孝感市玉泉小学课题名称 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

2、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认知障碍点:虽然这一单元已经学了古诗三首冬阳 童年 骆驼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情感迁移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实现一定的情感迁移,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但是感悟园子对于作者萧红的精神意义,还是很有难度的。文中这样的一句话“一切都活了,要什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离开了萧红的成长经历、离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对这一句话、对文本的理解会是空洞的。如何移情入境,结合当时

3、的时代背景走进作者心灵,真正体会那种奔放的、鲜明的、追求自由的精神,应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 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并积累优美的词句。能力目标: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爱和对我的关怀。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步骤1、2、3学

4、习方式一、 谈话导入,走进童年1、 说一说本组的课文,回顾学习课文的方法,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童年总是美好的。2、 说一说自己的童年,谈一谈童年的趣事。3、刚才大家谈了很多童年的趣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等等都可以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宝。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童年的记忆也是不一样。这节课我们走进作家萧红,走进她的童年。谈话导入内容落点2步骤1、2、3学习方式二、 整体感知,酝酿情感1、 读课题。这个故事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流离颠沛的萧红非常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创作了这部小说。祖父的园子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2

5、、 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认真读课文。3、 认读词语:蚂蚱 蚌壳 倭瓜 樱桃 水瓢 圆滚滚 毛嘟嘟4、 小组合作学习: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哪些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以篇略读课文,文章非常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主动获取信息,并在交流中补充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5、 交流6、 你认为园子中有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有关词语,并与学生展开二度对话:(1) 快乐的、自由自在的:我看见黄瓜摘黄瓜,看见蜻蜓追蜻蜓,跟着蜻蜓没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2) 好奇的:蝴蝶随意的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到谁家去?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内容落点3步骤1、2、3学习方式三、 潜心

6、会文,品味情感1、 祖父的园子对童年的我来说,简直是一块乐土,让我玩在其中,乐在其中。认真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拿出笔来,把它画上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批注。2、 小组交流。3、 全班交流,重点体味:句一:祖父整天都在院子里,我也跟着他在园子里面转。(1) 、祖父整天在园子里干什么,我也跟着他在院子里面转,转什么?(2) 、从这个“转”里你体会到什么?(3) 、体会我的调皮(4) 、体会祖父的慈爱(5) 、扩充文本资料,体会我对祖父深深地依恋和爱。等我生下来,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又了祖父就够了,害怕什么呢?句二:一切都活了,要做什

7、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1) 、学生反复朗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2) 、指名诵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3) 、自由读课文第17自然段:“花开了,好像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4) 想象练笔:南瓜愿意 蜻蜓愿意4、小结: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是快乐的,幸福的。慈祥的祖父给了我童年生活特别的爱,以至于我对这种爱久久难以忘怀。自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内容落点4步骤1、2、3学习方式四、 拓展延伸,领悟写法1、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反复读,多形式的读,

8、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自由、快乐的、无拘无束的。2、 小组发言。3、 全班交流。4、 出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萧红进行采访。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内心感受理解,走进作者心灵世界,感受那份精神境界。(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学习的过程当成是自己的生命历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5、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源自于作者敏感的心,源自她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热爱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人。合作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 拓展延伸,领悟写法 潜心会文,体味情感 整体感知,酝酿情感 谈话导入,走

9、进童年起点作业或预习预习:1、了解萧红的个人资料。2、 读呼兰河传。3、 预习祖父的园子,查工具书,理解不懂得词语。课后作业:1、 模仿课文的第17自然段,揣摩萧红的语言特色,写一个片段。2、 小组交流自己的片段描写,说说好在哪里。自我评价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处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以前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力图通过“潜入-内化-释放”这样的层次进行悟读指导,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一个童年细节,进行文本解读,多元感悟,体味情感,引导学生把文本“欠缺的、空白的、沉默的地方”读出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认为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自我建构、熏陶感染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阅读方法的过程,而这,正是略读课文的要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