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2463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危险分析电气常发生的有触电和电气设备着火事故。1。1电气设备着火事故当电缆绝缘层老化(或老鼠咬线)造成短路、室外电箱防水效果缺失造成线路短接和电气保护设备或输电线路超负荷运行造成过热等均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着火。电气设备着火如果处置不及时,可能造成部分线路和设备损坏停产,严重的可能造成厂房、设备和物资大面积损毁及人员伤亡。由于电气设备的特殊性,正确扑灭低压带电灭火办法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电气设备着火的前10分钟内,正确扑灭低压带电火灾是扑救的关键,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停电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砂子等,迅

2、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1。2电气触电事故电气触电事故是企业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当电气设备接地缺失造成设备本体带电或操作人员个人防护不当(未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均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事故。一旦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如果应急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次生伤害.相反如果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可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体系电气事故应急组织结构图。2。2 指挥机构及职责2.2.1 总指挥 副总指挥事故发生时,负责指挥各应急救援行动小组投入扑救战斗,执行各项紧急应变计划。当总指挥不能及时赶赴现场时

3、由副总指挥履行总指挥的职责。2。2.2 现场指挥事故发生时,负责执行上级意图,现场指挥施救或紧急事件处理。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不在现场时担任总指挥职能。2.2.3 各应急小组职责2.2。3.1通讯联络组通信联络组,安全环保部经理为组长,安全环保部其他成员为组员。其职责为:事故发生时,负责对外紧急报警及联络各有关方,对内紧急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2。2。3。2后勤保障组职责后勤保障组,由储存运输部经理为组长,储存运输部其他员工组成(必要时可请求叉车、装卸组人员协助),其职责如下:依据现场指挥要求,协调、组织应急物资(必要可请求总指挥在公司范围内协调应急物资)。负责向救援行动组提供作业工

4、具、准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负责向现场指挥汇报可用应急物资情况;2。2。3。3疏散引导组疏散引导组,由采购贸易部经理为组长,和采购贸易部其他员工及储运部保管员、防化员共同组成,其职责如下:依据现场指挥要求,划定疏散区域,并疏散区域内无关人员;负责应急通道的疏通,保障应急物资、应急力量顺利参与救援;2。2。3。4救援行动组救援行动组,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为组长,和生产技术部其他成员、各车间班长、主管、维修车间员工、人事行政部保安人员共同组成,其职责如下:依据现场指挥指令,组织应急抢险工作,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完成异常处置、人员施救、工程施救等各项救援工作;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处置进度、所需物资情况;必要时

5、要求现场指挥组组织紧急避险。2.2.3。5警戒组警戒组,由运营部经理为组长,和储运部保管员、防化员共同组成,其职责如下:负责对事故现场、设备建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及时将警戒情况上报至现场指挥,依据现场指挥指令,进行警戒区域扩大或缩小。2.2.3。6事故调查组由安委会指定人员为组长,人事行政部及质量安全部部分成员组成,其职责如下:对事故的起因、性质、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影响、责任落实、采取的处置措施、应急救援能力、事故现场污染处理情况、生产秩序恢复情况、各过程的记录情况、恢复重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和评估,出具调查证据和处理、评估报告,向公司总经理报告.3。 处置程序 3。

6、1信息报告程序3.1。1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或触电)事故,发现者第一时间向部门主管和质量安全部报警,报警时一定要说明事故发生的部门、地点、燃烧物资、有无人员伤亡、火情火势及报警人姓名等情况,报告的方式可以用对讲机或手机向有关人员报告。质量安全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总指挥及所有应急人员,迅速赶往事发现场.同时指挥人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或触电事故的扩大,总指挥根据响应的级别和现场事故情况判断是否要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要向外部应急力量求援-报警。3。1。2 如需对外求助报警,应做好准备,接应外援救灾人员;3。1。3 紧急应变成员联络电话(见附件一“电气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名单”)3。1.4 对外

7、求援电话:火灾:119 急救:1203。2应急响应程序3.2。1接警报告程序质量安全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并同时通知其他应急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将接警的信息(报警人、事故发生的时间、部门、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情况等)记录在案。3。2。2应急指挥程序3.2.2。1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第一时间指挥人员采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如果处置不当造成事故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总指挥应根据响应分级要求判断是否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如需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总指挥应宣布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3.2.2.2应急指挥: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后,总指挥应按以下程序指挥各应急小

8、组:第一、指挥通讯组向外部应急力量求助-向县消防大队报警(119),如果事故现场有人员受伤或窒息应立即向县急救中心报警(120),同时安排专人引领外部救援人员;第二、指挥后勤保障组调集救援应急物资运至事故现场;第三、指挥疏散引导组,疏散现场被困人员;第四指挥救援行动组利用现场应急物资扑灭火灾,在此之前应派人关闭电源,电源关闭后方可施救,在未关闭电源时严禁使用消防水灭火;第五、指挥警戒组在火灾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保护好被救出的重要物资;第六、如果自身救援力量不能有效控制火势,出于安全考量应立即指挥救援组撤离火灾现场,等待消防官兵灭火,避免造成次生伤亡事故。4. 处置措施4

9、。1电气火灾事故处置措施4.1.1设备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断开电源,在起火的10分钟内,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确定疏散人员是否安全撤离火灾现场;4。1.2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一般都在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电源切断后,扑救方法与一般火灾扑救相同.4。1.3 当用各种电气开关切断电源比较困难,或者已经不可能时,可以在上一级变配电所切断电源;或按要求低压带电灭火;4。1.4 专业人员在扑救尚未确定断电的电气火灾时,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和灭火装置,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应注意不要让人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电体,并注意通风。非万不得已不得使用自来水、

10、泡沫灭火器灭火。否则,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或更大危害。4.1。5扑救人员根据电气火灾的扑救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扑救方法,在公司保安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接手扑救工作为止。4.2电气触电事故处置措施4。2。1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4.2.2 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拔除电源插头等等;4。2。3 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4。2。4 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禁止操作此项)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11、;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4.3 紧急救治4。3.1 救护人员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接手救护工作为止:4.3.2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将伤员抬至通风处,将伤者放平躺下,受伤部位可适当的涂抹药膏,等待救援。4.3.3若伤者昏迷不醒,立即送至医院救治。4.3。4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4。3。5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

12、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4.3。6 触电后意识丧失,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的伤员,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要求心肺复苏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随便放弃。4。4 应急结束电气事故抢救完毕后,总指挥立即组织调查组及安全员进行故障调查,找出故障原因、责任人以及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情的整改措施,并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和修订.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事故指挥部批准,由现场指挥人员宣布应急结束。附件(1)电气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联系电话组 别部 门成 员联系电话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徐长根副总经理程国强副总经理余孔瑞现场指挥总经理助理救员行动组长生产技术部通讯组质量安全部警戒组运营部后勤保障组人事行政部疏散引导组采购贸易部调查组安委会急救电话120警匪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