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77010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感情一般来说,按诗歌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就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古诗词的感情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 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友谊之真挚蔑视权贵之高 洁时光易逝之感慨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表达 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

2、 手法上大多是采纳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常见感情:A依依不舍的留念。B情深意长的鼓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常见特征:季节时间地点景物送别秋季或春季清晨或黄昏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 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土;逢年过节。 了解常见思想感情。羁旅愁思:孟浩然宿X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乂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表达思乡之情方法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

3、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思妇闺情诗常见感情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含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悲伤,或者少 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感情有三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 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其它,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 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感情。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 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

4、的依恋,期望被君王重 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感情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沉着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言语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怀古咏史诗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

5、想昔盛今衰,感慨个人遭遇,抨击总揽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成心借题发挥。技法上:或借古讽今,有古今比照的,有用典的。鉴赏要点 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咏物言志诗特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欣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 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行,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比照,正面描写、侧面衬托 的手法。鉴赏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6、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边塞征战诗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 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总揽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 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表达国运兴替。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表达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 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

7、 才有可能精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总揽者(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难)。2感情: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 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常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帝王黩武开边和 对边将恃宠贪功的挖苦。3常用手法一一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照衬托、动静结合、虚实 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 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人生感慨诗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

8、人生感想,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彳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彳得义蕴。常见感情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潦倒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5、告慰终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地:杜甫春夜喜雨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要点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

9、是比照衬托。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给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给予的,是人们在观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 的小池。忧国忧民诗常见感情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总揽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X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X作汴 州。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古诗词内容鉴赏技巧“六看1. 看题目认识对象3. 看意象把握感情5. 看注释破解难点2. 看作者了解背景4. 看

10、尾句参透主旨6. 看题干得到启发累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1、梅花一一最先放开,傲霜斗雪一一敢为人先,不畏权贵一一君子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 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兰一一清雅幽香,姿态优美一一追求淡泊一一君子隐士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郁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4、菊花黄花、东篱一一临秋而开,颜色淡雅一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 求闻达一一志士、君子5、草一一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一一触动忧思、思念绵绵一一表现离别羁旅之情6、落花一一花落春归一一伤春悲秋,青春易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 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7、扬花柳絮一一飘忽不定一一离愁别绪一一游子思妇、好友相别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8、杨柳柳、杨一一“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一一送别怀 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李白屡次称赞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11、莲一一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一一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 往一一壮士、游子、怀人。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14

12、、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一唐杜甫登高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一一叫声凄切一一悲凉凄清一一,忧愁忧思16、鹧鸪鸟离愁别绪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 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参军行王昌龄:X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X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 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 宵酒醒哪里,杨柳岸晓风残月。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 伤感之情。关山月一一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