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儿”与“嫌弃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56945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缘儿”与“嫌弃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缘儿”与“嫌弃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缘儿”与“嫌弃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缘儿”与“嫌弃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缘儿”与“嫌弃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缘儿”与“嫌弃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缘儿”与“嫌弃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缘儿”与“嫌弃儿”摘要 要改善幼儿的同伴地位,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必须改善幼儿的行为特征。途径有三:一是加强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二是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正确地评价他人;三是家庭与幼儿园协作,共同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活动机会。关键词幼儿同伴人缘儿嫌弃儿研究评价协作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关于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伴接受说”认为:在班级被同伴接受,或在同伴中具有显著地位的儿童为社会能力较强者。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存在着差异:有的幼儿人缘较好,班上很多小朋友都爱和他们玩;有的恰相反,很少有小朋友喜欢他们。为表述方便我们分别称之为“人缘儿”和“

2、嫌弃儿”。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否在于这两种类型的幼儿存在着行为特征的显著差异呢 ?这种差异表现在哪里呢 ?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研究,以便于为教师和家长改善幼儿的行为特征提供依据,以使每个幼儿被更多的同伴接纳,提高其在同伴中的地位,促进其社会能力的提高。二、研究对象,方法及程序1 研究对象:我们从本园 6 个大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运用社会测量技术在 40 名幼儿中确定“人缘儿 嫌弃儿”各若干名作为研究对象。2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法。3研究程序: 设计问卷, 从 40 名幼儿中随机抽取10名进行口头初测和重测以确定调查问卷。收集问卷,统计每个幼儿被同伴正面或反面提名的

3、次数,判断提名次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确定是“人缘儿”或“嫌弃儿”。统计“人缘儿 嫌弃儿”被正面或反面提名的原因,比较其行为特征的显著不同。访谈老师,了解“人缘儿” “嫌弃儿”在园各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访谈家长,了解“人缘儿 嫌弃儿”在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三、调查资料的分析1据调查资料发现,幼儿园确实存在着“人缘儿”“嫌弃儿”。在收回的 39 份有效问卷中,某幼儿被正面提名最多达 11次,某幼儿被反面提名最多达10 次。2 通过幼儿问卷发现,幼儿被同伴接纳或嫌弃的直接原因在于他们的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人缘儿”的行为特征多表现为,聪明学习好、能很好完成教师的指令、对同伴友好、

4、不打人、不骂人、与同伴玩得开心等。“嫌弃儿”的行为性表现为:好打人或骂人、欺负同伴、扰乱他人、不能完成老师的指令、学习不好、不讲卫生、不能或不会与同伴友好游戏等。3 从教师访谈记录中看出, “人缘儿”多表现为:做事认真、细致、聪明、好学、各种能力较强、听话懂事、活动中少违纪行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而“嫌弃儿”多表现为:好惹事打人、欺小傲气、不能或不善于与同伴相处、活动中多有违纪行为等。4,从家长访谈记录看,“人缘儿”的行为性多表现为:认真、好学、听话、老实、懂事、聪明学习好等;“嫌弃儿”多表现为:不听话、调皮、好动、有的虽聪明却管不住自己等。四、讨论与建议1 加强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

5、形成自我概念。幼儿的自我概念是幼儿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幼儿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幼儿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尤其是在各种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加深幼儿对自己的社会特征的了解。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要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使幼儿内化这些规则,自觉按规则行动,减少违纪行为。另外还应该教幼儿掌握一些解决问题、冲突的方法和技巧,使幼儿及时找到行为策略,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2 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正确地评价他人。成人对幼儿的评价要全面、公正,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多与幼儿过去比较,少与他人比较。尤其对于遭到同伴嫌弃的那部分幼儿,教师在批评他们的缺点的同时

6、,也要看到其身上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以引起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同时要教育引导幼儿正确评价同伴,当某侵犯事件发生后,评价不应仅指向行为后果,而应了解事情原委,客观地处理问题。对于能力较弱、交往技巧较差的幼儿,除了要注意在能力培养、方法传授上给予个别教育外,也要善于发扬其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及时肯定其进步。对某方面表现突出好的幼儿要树立榜样,要求幼儿学习榜样,并促使幼儿努力表现榜样行为, 努力使自己成为榜样。3 家园协作,共同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活动机会。幼儿的良好行为特征是在与人交往和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并被他人认识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组织与安排可以培养幼儿认真、好学等学习习惯;通过频繁、长期地与人交往可以使幼儿认识更多的同伴、加深对同伴的认识,可以学会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以上是对幼儿园确实存在的“人缘儿”和“嫌弃儿”行为特征差异性的调查研究。在对比了 “人缘儿” 和“嫌弃儿”显著不同的行为特征的同时,谈了自己关于如何改善“嫌弃儿”行为特征的几点看法。希望能为广大幼教同行和家长在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提高社会能力方面提供参考,并欢迎大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人缘儿”“嫌弃儿” 形成的原因,进行假设检验的实验研究,以确立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